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鄂城寺塔与张衡墓豫鄂自助游


  我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张衡,是南阳石桥镇夏村人。他于公元132年发明创造了"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公元117年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测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在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文学方面,著有《二京赋》、《南都赋》、《四愁诗》等30余篇。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了"侯风仪",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制造有指南车、计里鼓车、土圭、活动日历等。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张衡被后人誉为"科圣",在咱们几千年重文轻理、舞文弄墨的文化氛围中,在欣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轻视动手实验、制作创新的机制下,能出现张衡先生这样的科技天才,真是凤毛麟角,誉之为中华文明史上的"科技圣人",不为过也!
  有机会来南阳游玩,一定得拜访张衡墓,参观张衡博物馆。9月18日一早在火车站斜对面的马路边,找到从南阳开往鸭河的城乡班车,至石桥镇下,票价5元。
  01 前面就是张衡博物馆,博物馆门前雄浑的汉阙和朴拙的仿汉建筑显得端庄大方。拍摄时间7:37分。
  02 走近张衡博物馆,大门紧闭,进不去,正好欣赏匾额和门柱上的楹联。
  03 大门的上方挂了二块匾额,门柱上有二幅楹联。
  博物馆为汉代建筑风格,厚重的大门上方高悬"张衡博物馆"大匾,下方匾额小一点,上书"名炳星月"。两边柱上内联是:"穷天究地通百家名昭日月,善赋能诗贯六艺誉满乾坤",称赞张衡是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文理相通的奇才。外联是:"穷五经通六艺赋两京制两仪闲吟四愁一生无憾;研七略精九章思三代究三坟漫步八极千载有灵"。联内含"五六两两四一"对"七九三三八千",对仗工整,好对联,是对张衡的才华与业绩的赞美歌颂。
  我想,博物馆开门怎么也要到9点钟,还有将近一个半小时,总不能站在这里等。我们是来旅游的,先到附近逛逛,说干就干,就漫无目标地闲逛起来。
  04 南阳石桥镇夏村是伟人张衡诞生与长眠之地,穿过村庄,看到马路边的围墙里有座古塔,拍摄时间8:04分。
  你看,照片的左上部还拍摄到一只飞翔的小鸟,心中一喜,这就是目标,看古塔去。这次是专程来寻访张衡墓,向伟人致敬,事先并不知道附近有鄂城寺塔。由于博物馆还没有上班,进不去,才有机会偶遇古塔,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缘分。沿着围墙向左拐,发现古塔位于南阳市十一中(原张衡高中)校园内,跟门卫说明来意,得到友善的回答,让我们登记一下,就可自行参观游览。谢谢!
  05 古塔边发现有块指示牌,塔名"鄂城寺塔",塔身上有块"重修鄂城寺塔记"碑刻,说明是隋朝大业十三年的建筑,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1963年就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资料说,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6 退后几步,拍张鄂城寺塔全景。
  因汉代、隋代这里属南阳郡西鄂县,故名鄂城。佛教自东晋永昌年间传入南阳,隋代佛教发展较快,仁寿四年(604)和大业十三年(617),淅川县法相寺、西鄂县鄂城寺塔先后兴建。元朝末期,南阳除香严寺规模依旧外,鄂城寺及其它名刹皆毁于乱世。根据寺内碑刻和历史文献的记载,鄂城寺建于隋大业年间,北宋元符二年(1099)寺、塔重建。现存鄂城寺塔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通高18.88米,第四至七级是解放后仿建的楼阁式建筑。塔底层西面有券门,可通塔心室,塔心室亦为六边形。第二层塔的六面各有八尊砖雕佛像,雕工精细,形态逼真。寺内其他建筑包括山门、前殿、中殿各三间及东西配殿,均为清代硬山建筑,总建筑面积406平方米。寺内西侧门两边还有宋代石狮一对雕工精湛,形象生动。
  07 以鄂城寺塔为背景,坐在神龟上拍一张。
  08 从这个方向拍摄,还可以看到鄂城寺遗留的部分建筑,地上堆放青砖黛瓦,估计,鄂城寺遗留建筑还在修缮过程中。
  离开鄂城寺塔,原路返回,张衡博物馆已开门,赶紧进去参观游览,这是此次远郊行的主要目的。
  09 进博物馆大门,站在"汉尚书令张公神道"上拍一张。
  步入景区大门,中轴甬道,即汉尚书令张公神道的两侧翁仲、石兽对立,左边花园里安放着浑天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张衡的《东京赋》;右边花园里安放着地动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张衡的《西京赋》;东西碑廊,分别刻有"举世瞩目的中国科学家"和"影响世界的外国科学家"的画像和简介。
  正前方是张衡的塑像,塑像后面的建筑称"享堂"。张衡博物馆于1986年建成,博物馆馆藏1030余件文物,三级以上藏品600余件,类别有石、陶、瓷、金银、铜铁、书画等。该景区主要由张衡墓园和博物馆两大部分组成。博物馆部分主要有综合展厅、古天文馆、模拟地震馆、碑刻长廊、综合展厅等,全面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创造发明及文学成就。1956年10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10 博物馆中轴甬道的右侧陈列着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其文学作品《西京赋》。
  11 博物馆中轴甬道的左侧陈列着张衡发明的"浑天仪"模型,基座石碑上刻有其文学作品《东京赋》。
  12 走近张衡塑像和享堂。
  13 享堂的大门没有开,门柱上有幅楹联: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这幅楹联出自张衡的《应问》,此文清晰地表达了张衡的为人和志向。原文:"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意思是君子不忧虑地位不尊荣,忧虑的是德行不高尚;不以待遇低为羞耻,羞耻的是学识不渊博。张衡在《应问》里针对那些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择手段,"怀丈夫之容,而袭婢之态"的依势趋利者,十分蔑视和憎恶。张衡说:"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意思是有些人把邪门歪道当成升官的捷径,我却不愿迈一步;取悦权贵以求富贵的人,我绝不同他为伍。这些话语掷地有声、气壮山河,充分彰显了张衡的铮铮傲骨和高尚情操。
  14 镜头右移,看享堂右侧的楹联。
  上面内侧的上联与图15的下联构成一幅楹联:"浑天地动惊环宇,名赋妙词誉九州",上联赞叹张衡的科技发明震动全球,下联歌颂张衡文学成就享誉海内。
  15 镜头左移,看享堂左侧的楹联。
  上面外侧的下联与图14的上联组成一幅楹联:"胸怀宇宙君先觉世犹未觉,步涉星河世未登君已先登"。高度赞美张衡先生取得世界领先的辉煌成就。
  16 享堂的左侧陈列着"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也叫精密赤道浑仪。
  玑衡抚辰仪,由乾隆亲自命名。名字出自于《尚书》的"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玉衡指的天文仪器;七政指的是五大行星,抚是顺的意思,辰是星辰,就是用天文仪器测量星辰。由钦天监监正(相当于现在的天文台台长)戴进贤和刘松龄监造,历时十年,1755年完成,重5吨,高3.36米。玑衡抚辰仪的用法虽和赤道经纬仪相似,但不同的是它多了一个可以转动的游旋赤道圈,这样在测星的赤道坐标之时,可以直接从上面直接读出此星的赤道经度,测量起来误差小、方便。
  17 看看玑衡抚辰仪的细节,制作精湛。
  这架由青铜浇铸成的古仪,设计巧妙,制造精美、细腻,几条游龙栩栩如生,气魄宏伟,令人叹为观止,不愧为我国古代天文文物中的瑰宝。
  18 享堂的左侧陈列着康熙年间制造的赤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在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1673)完成,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等组成。主要用来侦测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重2720公斤,高3.38米。
  19 看看赤道经纬仪的细节,整个观测部分镶嵌在一个半圆云座内,由一条南北正立、昂首修尾的苍龙托起,龙的四只利爪分别抓住下面十字交梁的一端,每端都装有调整仪器水平的螺栓。
  赤道经纬仪的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叫做"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着,两面有刻度盘。中间的圆环呈南高北低,与天赤道平行叫做"赤道环"。环面上均匀地刻有24个大格,代表24小时,每个大格再分成4个小格,代表15分钟, 在赤道环面的中心垂直地竖立着一根轴承,叫做"极轴",与子午环相连,朝上的一点指向北天极,朝下的一点指向南天极,并由南极伸出的两个象限弧支撑着。里面的圆环叫做"赤经环",还可以绕极轴旋转。该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恒星以及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
  20 过享堂,就可以看到张衡的墓园。墓园前左右两处竖立明、清石碑,石碑上加盖了碑楼,碑楼后一道月亮门通向张衡墓冢。
  21 走近张衡墓园,月亮门前立着一对大石狮,并镶嵌一幅楹联:"素月清风凭古墓;苍松翠柏留公魂"。
  22 走近石狮,与平时见到的有所不同,昂首站立,气宇不凡。
  23 张衡墓碑上书"汉尚书张公墓",在静穆庄严的氛围中,我站在墓前肃立,向中华先贤致敬!然后,从右至左缓缓绕墓一周,以表达对科圣张衡先贤的崇敬之情。
  24 离开先贤的墓冢,向博物馆大门出口走去,发现那边陈列着又一古代天文仪器。
  近前,有说明指示牌,这架古代天文仪器叫天体仪,从康熙八年开始制造,历经四年于康熙十二年完成,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重3850公斤,高2.735米。球面上布列着大小不等的镀金铜星1876颗,并把它们分为282个星官。该仪用途有60多项,但它主要用于黄道、赤道和地平三个坐标系统的相互换算以及演示日、月、星辰在天球上的视位置等。
  离开这架康熙年间制造的天体仪,快速步出博物馆,走的马路边等路过的班车回南阳市区,去拜访医圣祠。张衡博物馆在远郊,医圣祠在城里,先远后近,在时间上容易把握。下一篇医圣祠见。
网站目录投稿: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