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未来教学质量、未来学生在新形势下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发展能力影响巨大。本文主要从社会发展需求、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育方式阐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三个层次,同时设计了一整套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块的可实现实施路径,以期对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措施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概述 "互联网+"本质指创新驱动,是将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要素全方位跨界融合,全方位的跨界连接和深度融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新形态。"职业教育"是具有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财经类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了解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导向,熟悉各种市场运作手段和现代企业基本发展原理,运用现代金融工具、财务知识、会计能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财务、会计、金融等管理服务,并且高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一线岗位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嵌入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多技术手段相关的利益者共同协作,参与教学培养与职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新常态,对学院教育系统改革,让学生学习把握市场的动态,成为更为优秀的财经类人员,搭建学院使其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学院文化。 "互联网+"不仅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时代背景,更是对职业教育起到引领作用的全方位变革的推动力,对职业教育进行教育理念方面的创新和变革,让培养和就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满足的一种教育培养平臺,形成以"用户中心"为特征,引领职业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变革;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全方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度结合职业教育"产、教、研",校企之间合作的多元化,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招生决策平台,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化的制定,让教育资源能得到共享,让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能有机结合的一个协同发展育人机制。以泛在网络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泛在与开放的教育环境、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互动交互的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体验和职业体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生态;以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为特点,整合学院、企业等与学生相关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培养过程性数据,进而支持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学习评价及其应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水平低 长期的理论教学,财经类专业课教师习惯手把手的黑板演算,习惯PPT+板书手段的45分钟课程教学,通过多媒体的设备进行小视频和PPT的播放完成教学,这种最基本的教学内容,PPT演示和小动画的播放只是互联网技术的初级应用,大部分教师还不具备制作精美课件的能力。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部分年轻教师也开始探索微课、慕课等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更多的教师受限于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教学成长中学习计算机应用能力缺失,对信息化、"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理解不够,教师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 (二)网络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的教育资源有四种类型。第一,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计划,自行制作PPT课件,用于对本书和板书的替代,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第二,教师在网上进行的资源收集,以动画视频和图片为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扩展、纵向分解。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上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源,教师有针对性的加工使用,内容处于零散状态,有限的教学资源既没有统一的数据格式,也没有统一的支持平台,形成以教师个人为中心的数据孤岛,不便于信息共享,不能充分的利用,教学效果质量不高。第三,通过课程进行教学资源产品的购买和定制,仿真实训类模拟系统、操作软件,建设实训室,用于理论课后的实验或实训课程开展。第四,通过学院进行精品课程的建立,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这种在线资源的共同开发,是当前最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的手段,但实际点击率很低,平台教育资源基本上都是有偿服务的教育资源,很难在教学中全面使用,偶尔有尝试使用的教师发现好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如预期而放弃,教师基本没有发挥课程平台的作用。 (三)缺乏信息化教学的正确认识 信息化教学在财经类职业学院的开展并不是由学院自发进行的教育变革,是在外部压力推动之下而造成的,财经类院校的课程多数是与数字打交道,要从扁平化的理论教学转向多维的信息化教学推行难度很大学院对硬性考核指标的重视,造成教师们惯性使然,尤其是一些年龄比较偏大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产生抵触的情绪。有部分老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教师板书或者是用电子课件上课,教师把制作课件当成一种装饰门面的手段,认为只要进行几次多媒体的教学课,就能说明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现代化教学了。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要点 (一)信息化教学素养 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与网络运用技能,针对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应能利用网络搜索资料,会使用PowerPoint、优芽、Flash、Authorware、斧头演示AxeSlide、Prezi、电子书制作软件等工具制作课件、视频,把书本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视频、图像、文字的教育资源转化,对传统的表达方式进行革新,利用技术手段的平移、切换、缩放,让教学更为有意义、想法更加生动有趣,以更简单的方式打动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要注意力集中。 (二)课程整合素养 上课不是展示黑板和粉笔的过程,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技术+课程"的叠加。教师迫切得用信息化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需要培养教师能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及教学对象选择、针对课程体系分解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与资源将课程教学融入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这种能力是一种教学思维的改变,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技术,让教学多样、自然、流畅,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各种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入课程中。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要对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熟练操作运用,教师除了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与资源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专业素养,在课程教学设计时编写脚本、分解知识点、再整合知识点,结合相关素材制作课件,把知识点信息化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设计现代化的理念和手段科学安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真正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设计能力在教师当中非常缺乏,是教师需要重点训练、培养的。 四、"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措施与实践 "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是以互联网为手段,以云计算和泛在网络技术为支撑,融入信息通讯技术而构建的在职业教育招生、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一体化体系。"互联网+职业教育"可以概括为"一个智慧平台、两个数据库、三项支撑技术、四类参与主体、五种服务功能"的架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 (一)加强对信息素养较高的年轻教师的引进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中老年教师长期教学的思维固化,教学认真负责,不喜欢变革,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受信息技术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变革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式,积极顺应现代化信息发展的要求。学院可积极引进具有信息化高素质的年轻教师,让信息化的血液注入教师化的队伍中,调整职业院校的师资结构,增加信息化师资的比重。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促进年轻教师与中老教师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年轻老师向中老教师学习基本教学技巧,中老教师向年轻老师学习信息化的教学途径,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提高认识,端正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态度 提高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认识信息化教育水平,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立信息化教育示范课,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开设信息化教学示范课,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让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有进一步的认识,鼓励教师把示范课教学方法带入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师对信息化的教学能力,让教师每堂课都能展示信息化示范课的效果,让教师在教育示范课当中注入自己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二是把开办信息化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通过培训指导等方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认识水平,提升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每学期至少开设一到两次相关专家讲座,端正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态度,让教师系统地學习信息化教学相关宏观知识,认识其重要性,知道信息化教学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能起到什么效果。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水平的认识,端正对信息化的教学态度,提升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 新课程和新设备的加入可以让教学信息化速度加快,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保证设备高效使用。院校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计量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另外,对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要及时统计,通报使用不当或使用不到位的情况,奖励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师。学院应注意投入资金,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让教师能进一步获得信息化教育设备的使用能力,确保教师与时俱进。 (四)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的培训 高职学院应组织与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各种培训。培训针对学院特点开设,对培训侧重点、培训级别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课程在培养方面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把机会和空间给处于不同教学周期的教师,使其沉下心来精心设计他们的教学,以便让教师信息化教育软硬件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院在进行培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培养达到相应的效果,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进行学院、省级、市级、校级多层次培养模式的建立,保证培训知识的衔接和稳定。院级培训针对全院教师,培训后参加过校级培训的老师可进一步逐层展开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确保了培训教师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参加高层培训的质量。二是从校级培训中选拔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再推往省、国家参加更高级别的培训,达到激励的目的,让培训的效果可以稳定的衔接,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水平。三是各学院针对老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绩效考核,督促教师能进一步的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四是加强校外培训过程中的管理,严格培训过程中的考勤和考核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五)全员参与,整体提升 学院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教师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相关软硬件知识的理解,在比赛过程中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参赛获奖的大赛作品,学院可以以多种形式组织老师观摩、学习,达到提高全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衍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基于42个国家资源库建设方案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8. [2]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1):6. 作者简介: 张延昕,1984年7月生,女,汉族,四川富顺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财、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