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又称为良性震颤,属于中医学"颤证"范畴,常见症状以震颤为主,常因肢体功能障碍而降低生活质量,随着病情的进展,震颤的幅度不断增大,严重时甚至影响饮食、书写、语言等其他精细动作。西医多采用普萘洛尔治疗,但因该药作用强度较小,部分患者因其疗效不佳或因加大剂量后毒副作用大、不能耐受而限制了使用。王世龙医生对特发性震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临证尤重肝肾的学术思想,辨病用首重肝肾,以调补肝肾治其本,柔肝疏肝、活血通络治其标,对颤证的论治形成了"病、证、肝肾"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审病机:以虚为本。 震颤疾病多为虚实夹,与肝肾关系密切,本病病程较长,呈进行性加重,以肢体震颤为要表现。中医著作《赤水玄珠》关于颤震的介绍"颤证乃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有痰火,虚则肾虚"的理论,明确指出肝阳上亢是本病的发病病机。肝阳上亢常见于中老年人,因此震颤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且肝与肾关系尤为密切,中年以后,肾精渐亏,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劳欲伤及肾,性生活频繁、不能节制、肾精亏耗更甚,不能滋养肝木,筋脉失濡(肝主筋),木燥生风(肝属于阳脏,阴血不足不能滋养肝脏、就会出现肝风内动的现象,故见四肢震颤。肾虚水不涵木,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震颤乃成。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因肝肾亏损,肝风内动,气血不足等导致手足抽搐、肢体震颤的疾病,特发性震颤患病因素有:遗传性和后天性,它会在紧张、激动时加重,劳累饥饿后明显,不受意识控制,越刻意加以控制时常会手抖、头抖等症状愈发明显,严重者还会伴有下肢震颤、语言发音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但是大部分有震颤症状的人是处在手抖或头抖阶段。 2、辨证型:抓主症。 细察病症,善用经方,辨证施治,临证时,首要抓疾病主症,主症震颤是诊断本病的依据,伴随症状是审因论治的突破口,必须明辨。用经方辨证治疗是基本手段。总结了特发性震颤临床常见的证型有以下3种,与近些年来临床报道的大量颤证样本辨证分型统计分析结果相似。有学者通过对临床报道的224例颤证统计分析发现肝肾阴虚型占58.84%,气血不足型占23%,并指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颤证的主要发病机制。 2.1肝肾亏虚,虚风内动证 肝脏的生理特征:肝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极易化风动风。"风气通于肝 "、"风胜则动",病变多表现为肢体振摇。 主症:肢体、头部震摇不止;次症:头晕眼花,腰酸耳鸣,心悸多梦,记忆力减退。舌质淡或红、苔白少或无苔,脉弦细。治以滋肝补肾、育阴熄风为法,方用泽元复髓汤为基础方加减。 2.2血虚肝郁,肾精亏虚证 肝肾乙癸同源,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休戚相关。如果肾精亏虚,肝贮藏血量减少,可出现肝的濡养筋脉功能减退,而见头部或四肢震颤。肝阴不足,肝气失养,其疏泄功能不及,则见肝气郁结。因此,血虚肝郁证其震颤最大特点是精神紧张时震颤明显加重。 主症:头摇肢颤,不能自主,精神紧张时加重;次症:急躁易怒,头晕眼花,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弦细。治以疏肝理脾、养血柔肝,方用舒肝止颤汤加减。 2.3气虚络瘀,经脉失养证 气虚则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失养,故发为震颤。早在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抖门》就已记载气虚、血虚致颤,并提到"气虚致颤,用参术汤"。过劳损伤正气,气虚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肌肉筋脉失养,不能自主,发为震颤。 主症:头摇肢颤;次症:头晕眼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纳呆食少,自汗出,爪甲青紫,甚则心悸气短;舌脉象,舌质淡,有瘀点,苔薄白,沉细无力或细涩。治以益气养血为主,兼以活血通络、柔肝熄风。方以舒肝止颤为基础方加减。 3、治法要论:标本兼顾,有所偏重 多年的临床实践,王世龙医生总结了特发性震颤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常用调肝补肾、补气养血以扶正而治病之根本,用熄风、活血、通络以祛邪而治其标。临证时须辨标本、察虚实,只有辨清标本虚实才能抓住本病的主要矛盾。辨证首先要辨别标本虚实孰轻孰重,关键是要分清是因虚致实,还是因实致虚。治疗上本虚注重固本为主兼以祛邪,标实注重治标为先兼以扶正。其次,辨本之阴虚与气虚孰轻孰重,以分别补益。再次,辨标之瘀、郁有无,气虚多夹瘀,阴虚多夹郁。若标本虚实兼夹并重者则应补虚泻实,攻补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