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乌鲁木齐市的大寨沟不叫大寨沟,而叫打柴沟。大寨沟名字是"文化大革命"时"中央文革"号召"红卫兵" "破四旧"(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时由当地"红卫兵"更改过来的。从此,打柴沟这个名字永远成为堙灭的历史。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退休老干部、前新市区老干局局长郝鹏贵,71岁的他快速地在隐隐约约的记忆大海中打开了搜索引擎,他陈述的那段渐渐迷离的传奇,勾勒出了大寨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脉络。 他肯定地说,这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名称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红卫兵起的名字,后来沿袭至今,并被冠以公交车车站名,他说:"事实上,在乾隆年间,这一带名称叫中营工,清兵驻扎在此,设置了左、中、右三个营的兵力看押流放到此的囚犯。"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在沧海桑田的岁月更迭中,始终没有大的事件唤醒大寨沟这片沉寂的土地,在郝鹏贵老人的记忆中,这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民散居,周围是一些耕作较为粗放的农田,周围杂乱地长着一些榆树和杨树,杂草丛生,与今日现代化繁荣的场景比较相去甚远,倒也不失为一派田园风光。 "现在这一带成为了交通要道,以往却只有两条通往北边的路,一条是沿着和平渠到黑山头,另一条是从宣仁墩到安宁渠。"老人对这一带印象很深,他说,那时,大寨沟这一带只居住了两大家族,回族韩家和汉族赵氏,两大家族世代交好,并无纷争。 解放后,这一带先是有了互助组,1957年,又成立了红色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一任社长是韩玉山,韩玉山去世了,他的儿子曾经还当过郝鹏贵的学生,后来该合作社又更名为红旗公社,归郊区人民政府管辖,那一带当时只有一所学校,是乌市第14小学中营工分校,学校只有一名老师,就是郝鹏贵,郝鹏贵毕业于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新疆教育学院),那时,学校里只有一个教室,教室中坐着4个年级的30多名学生,孩子们的家都在学校附近,常常要过和平渠,家长常常不放心,上学时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时由郝鹏贵把孩子们送回,那时没有一座桥,只有一根被一劈两半的大木头搭在渠上,人们忐忑不安地来回过往,哪里比得上现在搭建的很多桥呀。当时,大寨沟一带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商店,店主姓徐,经营一些日杂用品,他的孩子也在该校读书。 大寨沟那一带还有一个清真寺,最早时立在如今的核工业二一六院内,1957年又搬到了乌鲁木齐海关附近,前几年南移了几百米,这个清真寺名为中营宫,与老地名中营工一字之差,周围的回民常常到那里做礼拜,中营宫清真也成为这一带独特的风景。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片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到了本世纪初,这里已发展为乌鲁木齐市较为繁华的路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