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摘要: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活动,是一种集眼、口、耳、心多种感官的阅读活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已得到师生的认可。语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培养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爱好, 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他们以后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朗读的重要性
  1、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阅读中最重要的活动。有证据显示,朗读在课堂里成果非凡。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因此,提倡:"朗读不仅在小学语文中进行,而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2、朗读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文字的理解是简单的,很难直接明白课文的意思。只有通过一遍一遍地阅读,在重复的朗读中增加理解和记忆。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口、耳、眼、脑等器官的并用,能及时地对课文的意思做出反应,并且通过反复阅读,不断读出课文的情趣,领悟文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从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抓住每篇课文里的"情感点",用教师的情感去点燃孩子心中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朗读的激情。我们都知道,语文课本中所节选的文章就是一本精选的文学经典,具有优美的意境,且每篇文本都有一个可以激活学生"想读"的"情感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个点。
  2、以富含情感的朗读感染学生,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朗读时,要设身处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激昂处不低沉,委婉处不豪壮,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读得入情入境,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而教师好的范读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引起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想象。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他们大多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极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文朗读时,我一般采用播放录音和反复范读的教学方式,师生先共同听录音,多听几遍,把握好语音语速、重音句读等,然后做好范读,读准语音,读好重音,读好停顿,重点句子重点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有学生在我范读时情不自禁地模仿着跟读,这让我很欣慰,因为我唤起了他们朗读的欲望。
  3、抛开支离破碎的文本解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自己感悟每个细节该怎么读。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能力很强,我一直这样想着,也这样努力着。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去读,不过这读要有形式(适合独立朗读的决不分角色读,因为那样会破坏文本的美感),还要有梯度(你引导孩子们去评价朗读的过程其实是体现孩子对文本理解梯度的最好表现形式,所以,在这时,千万别着急去讲出你的见解),更要有汇报(就是在每堂课上让尽量多的孩子有机会体现自己的读,他读了,你才会逐渐掌握他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以便做适度的朗读引导)。在不同形式、不同梯度的朗读中,学生其实在感悟着、理解着,他给你汇报的朗读就是他对文本最好的解读,因为他理解了,才会知道这段应该饱含深情地读,因为他感悟了,他才会知道这句要读出气势、读出豪迈,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不断地取得进步。
  4、教给学生抓准文章中心、理清文本脉络的方法,会为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我一直认为充分利用文章题目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理清文本脉络是一种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好方法。学生在你的点拨和训练之下,具备了这一能力,会让他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点的朗读都把握得越来越准,我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着。
  5、以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牵引孩子将朗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恰当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但教师评价时切忌使用一些没有指引作用并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如你读得不好、不行,读得太没有感情了等。这样的语言不仅没有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还会打消学生以后进行朗读的积极性,抑制他们朗读能力的发展。
  总之,重视朗读是重视语文学习的表现,指导朗读和示范朗读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学生和老师这一对教学的矛盾体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朗读水平,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桂君.刍议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技巧[J].新课程(小学).2015(11).
  [2] 李政辉,张彩中.关于提高朗读能力有效方法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5(17).
  [3] 陈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5(08).
网站目录投稿:凌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