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各种馅配料全的各式饺子,那是何等的惬意和开心啊! 可在50多年前,我却因吃饺子在除夕夜伤心地哭了一回。 记得那是在我七八岁时,妈妈因为忙于工作,无暇照看放寒假在家淘气的我,因此寒假期间,妈妈送我去了乡下姥姥家。那里有我年龄相仿的表姐和表妹与我玩耍,而且因为我来自城里有一种优越感,自然而然成为小小村庄那个年龄段的孩子王,每天被小伙伴们前呼后应感觉美滋滋的,一天天过得十分开心快乐,到了快过年时妈妈想接我回城里,我竟然舍不得虽然贫苦的乡下生活,愿意在姥姥家过大年。(可是没有想到给姥姥家平添了大乱) 那年的年三十中午,四世同堂的姥姥与十几个儿孙们刚刚吃过年饭,她就开始分配大舅妈和老舅妈忙乎着晚上包饺子的东西。只见她们将大棵的白菜劈啦啪啦地剁了一大盆,白里透红的猪肉(那个年代肉以肥为佳品)切成精细的一小块一小块,看着表姐揉好面,揪成一个个的大剂子,我灵机一动,突然跑到一家之主的姥姥跟前建议说:"在我们家过年,妈妈包的小饺子,煮出来又水灵,又好吃。"当时80岁的姥姥立刻采纳了我的主意,摆出威严的家长作风,向大家发布命令。因农村大家族的观念非常强,四世同堂,一家老少20多口人在一块过年,图个吉利。老寿星的一道圣纸,立刻把大的面团分成了三个小球,大家七手八脚包起小小的饺子,摆放在一个个盖帘上煞是好看,我走过来走过去,欣赏着由于我的建议而有的成果时,心里洋洋得意地想,我不仅是孩子王,而且我还能叫大人们听我的话呢。 夜幕降临了,一大锅的水沸腾起来了,"饺子该下锅了",姥姥吩咐着。在六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条件太差,那时候还没有电灯,我回想当时的情景是:只见老舅妈点着一支蜡烛去掀开煮饺子的大锅盖时,正在往灶膛里塞柴禾的我,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啊……好端端的饺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一锅片汤或称之为菜粥呢…… 当一家老老少少围坐在小小的油灯下,皱着眉头吃这"片汤""菜粥"时,我心里难过极了。尽管有姥姥替我撑腰没人说我什么,可我当时心里就像打碎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除夕夜,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再也没有心情随着表兄妹提着自制的花灯去游玩,索性早早地钻进被窝,想想80高龄的姥姥盼着过年吃顿饺子,却叫我给搅和黄了,越想越伤心,不由地"呜呜"地哭出了声。姥姥抚摸着我的头柔声地解劝说:"这事怪你舅妈她们太笨了,连小饺子都煮不好,姥姥等外甥女长大了,再给我包小饺子吃。"听了姥姥的话,也许是哭累了,也许是心里责任减轻了,我眼里含着泪疲倦地睡着了,在那个乡下的除夕夜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长大了,手里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煮饺子,递给姥姥吃,只见姥姥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 过年后好长一段时间,这个煮饺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令我百思不得一解:为什么好端端的饺子破了皮、露了馅呢?若干年后,我长大了,回想起来这件事才恍然大悟了,从前乡下条件艰苦,难得逢年过节吃一顿饺子,由于肉少菜多,只能蒸大饺子,所以包蒸饺子的菜馅粗糙,和的面松软,加之肥肉多瘦肉少不粘糊,再者没有电灯,做饭的堂房里黑灯瞎火的,盖着锅盖煮饺子,咳!种种历史造成的原因,这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历史遗憾,因为,我亲爱的姥姥在那年的夏季因病过世了,再也吃不到她疼爱的外孙女亲手包的煮饺子了。 一晃50多年过去了,每逢除夕夜的晚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乡下吃饺子的那一幕。为了还愿,十几年前我随着老母亲又一次回乡下过年。临行,特意去超市买了6袋各种馅的速冻饺子。由儿子开车两个多小时,傍晚才赶到乡下老舅家,一进村口,这里已经是灯火辉煌了,在舅舅家明亮的大堂屋里,锅台上放着摆满饺子的盖帘,当我提出煮速冻饺子尝鲜时,大表嫂直率地说:"平常乡村小卖部里就有货,不过味道哪有刚包的新鲜呢。"表弟接着说:"今年包的饺子有大蒸饺、小煮饺,有猪肉馅、牛肉馅、三鲜馅,好几种呢!保证你们吃好。"已近80岁的老舅妈颤抖抖地走过来了,解嘲似地说:"这回可不能怪舅妈笨手笨脚不会煮饺子了吧!"听着这弦外之音,我会心地笑了。 今年还未到过年的日子,表弟就从乡下打来问候的电话,并特意告诉我;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在镇上饭馆包了桌,也像你们城里人那样,免去亲自动手包饺子之劳,潇洒地花点钱,美滋滋吃夜宵饺子宴。 真没想到,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下吃饺子也更新换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