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人面岩画 阴山人面岩画 北美洲西海岸人面岩画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文汇报(许旸):沿着北美洲西北海岸近5000公里分布的人面岩画,从何而来?直至上世纪90年代,美国、加拿大学术界主流观点仍是:人面岩画由南往北传播。他们不能想象寒冷如阿拉斯加地区,会出现一种具有强大活力的文化因子,顽强地沿海岸"漫步"到遥远南方。岩画研究学者宋耀良经过考察提出,西北美洲人面岩画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环北太平洋地区人面岩画在宗教、艺术内涵上具有同一性。 上海人民出版社即将再版宋耀良专著《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中国岩画考察》,书中500余幅配图再现史前人面岩画实存状况,大都由作者实地跋涉拍摄,属首次发表。日前,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加拿大温哥华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宋耀良做客海上博雅讲坛,讲述人面岩画分布之谜。 虽相隔甚远,符式却高度统一 岩画本身就是艺术化、物化的人类早年遗存,倾诉着远古初民的心曲钟情。有趣的是,5000多年前,中国各地人面岩画相隔甚远,却表现出高度严格规范的统一性--通常它们刻在无法移动的岩石上;出现在有水源的开阔地附近;小圆凹、同心圆及太阳图案最为常见。 考察足迹曾遍历11个省份的崇山峻岭与沙漠戈壁,行程达4万公里,宋耀良发现,国内人面岩画虽分布多地,但它以连续线性方式自成独立系统,与动物岩画清晰区分不混淆。他指出,人面岩画在国内衍生出3条大分布带。其中,东分布带沿太平洋海岸线延伸,从内蒙古赤峰地区到福建闽南和台湾万山;北分布带从赤峰始,沿内蒙古高原和东亚平原交界处向西分布,几近到达新疆;中分布带从内蒙古临河一带,溯黄河南下,到宁夏中部贺兰山南端止。 凿刻在深山幽谷或悬崖洞穴的人面岩画,在很多方面构成中国上古文明的源头。如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与岩画中的无轮廓人面有明显承继关系。《山海经》中的很多记载,能在人面岩画遗址中得到印证。岩画中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祖先崇拜等观念,与中华民族上古文化哲学相一致,甚至不少图形成为与巫术和祭祀有关汉字的祖形。#p#分页标题#e# 求证人面岩画自东北亚传向美洲 一次偶然的机会,宋耀良获知西伯利亚和美洲西海岸也有大量岩画,于是投入环北太平洋史前人面岩画的比较研究。结合考古发掘,他认为,最早可能在距今4000年左右,两大洲之间还有一次相当规模的迁移,东亚人类途经阿留申群岛抵达美洲。 论据之一便是阿留申群岛上发现了刻在石头上的人面岩画,这些图像的表现方式和东亚、美洲的人面岩画很相似。此外,以北美科迪亚克人面岩画嘴角下凿两个点为例,这在东北亚黑龙江下游遗址的人面岩画中十分常见。尤其是两个圆凹凿在两边脸颊中间,尤为典型。不少龙山文化的玉器上也铭有此图。 宋耀良在太平洋嘎伯留日小岛上,找到埋在半米厚草皮底下的大片岩画区,情形壮观,其中人面岩画与中国贺兰山岩画高度相似。在临近的岛屿发现的岩画图,兽口中含有人面,而南美玛雅文化中兽口含人首的石雕很多,此类图形与中国殷商时期青铜器中的主题纹饰"虎噬人首"相近,这些巧合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相关报道:人面岩画之谜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一种特殊的岩画――人面像陆续被世界各地的学者发现。从北美洲西海岸到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一直延伸到中国大陆。在岩画学者宋耀良的笔下,一个清晰的环太平洋地区人面岩画带被勾勒出来。这些人面像似乎都指证着同样的事实:它们具有一致的宗教文化内涵,共同的构图特征、制作技法和表现风格。由此,一个大胆的推测被提出,在史前文明时期,东北亚和北美洲之间发生过一次跨越大洋的人类大迁徙。 1969年春天,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政府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李祥石,前往金山乡执行公务。在返回的路上,他无意中发现,在贺兰山口两侧的石壁上,密密麻麻地刻画着类似人面的图形以及各式各样的动物和奇怪的符号。当时天色已晚,带着一连串的不解,李祥石下山了。 李祥石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岩画的人。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中就留下了有关岩画的大量生动的记载。他说,黄河自甘肃北流到宁夏,经过宁夏陶勒县至内蒙古磴口县一段五百里黄河沿岸的山中,有被刻画的山岩,图像似虎似马,所以被人称之为画石山。#p#分页标题#e# 1979年,李祥石再次来到了贺兰山口。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些岩画。这一次,他带来一部照相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让这些古老的面孔第一次离开它们所依存的岩石,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贺兰山发现岩画,这个消息一经披露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贺兰山岩画的大规模普查也随之开始。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在贺兰山东麓的27个山口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内容涉及人物、动物、植物、天体和不明含义的符号,而这其中,最为诡异和神秘的图形就是近千幅也被称为是"类人首"的人面像。 岩画,被称为是凝固在石头上的史诗。考古学资料表明,人类最早的岩画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但岩画被大量发现的历史至今才不过一百多年。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世界岩画分布图上,中国还是一片空白,国际岩画委员会对中国岩画遗存的状况一无所知。 1986年4月,国际岩画委员主席阿纳蒂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信中介绍了中国当时已发现的100多处岩画遗址。寄信的人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兆复。 收到这封信件之后,国际岩画委员会立即派人来到贺兰山考察。当这些世界顶尖的岩画专家们来到贺兰山口,眼前的情形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 在一片高达20米的山崖上,从上至下密密麻麻地刻画了60余个人面像。这些人面像表情各异: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傲慢不屑,有的温柔慈祥,有的神秘莫测。这些斑驳的面孔把一个个疑问抛向了每一双注视它的眼睛:它们凿刻于什么年代?创造它们的究竟是些什么人? 考古成果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前,贺兰山东麓的山坡下生活着一群原始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他们慢慢学会了打造简单的石器,也学会了制造简陋的武器猎取动物、守护部落族群的安全。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经常迁徙,追逐丰沛的水源和更多的兽群是他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宋耀良,曾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知青,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了大学。在转向对岩画的研究之前,宋耀良就职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从事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中国的改革大潮正在席卷大江南北,宋耀良却离开了喧闹的都市,不断追逐、醉心研究那些刻画在岩石上沉默不语的线条图形。#p#分页标题#e# 1989年7月,宋耀良从苏裕口穿越贺兰山来到了阴山考察岩画。正是在那里,他有了第一个重大的发现。当地一位年长的学者用激动的语气讲述了他发现阴山岩画的故事。这位长者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岩画之父"的盖山林。 30多年前,盖山林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水经注》中所记载的画石山。在韩乌拉山口这块卧牛状的巨石上遍布着大量的人面像,没有人知道它们已经存在了多少年。 当这一副副神秘莫测的阴山人面岩画出现在宋耀良眼前,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立刻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贺兰山。在那里,他曾经见过几乎是与阴山岩画一模一样的人面像。 宋耀良在对掌握的众多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后,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散布于中国各地的岩画遗存中的人面岩画显示出了惊人的相似性。 两年后,宋耀良对于中国境内人面岩画分布规律的理论逐渐成熟。根据他的研究,中国人面岩画系一种同源文化所致,在中国境内呈三条带状传播线。一条是沿内蒙古高原与华北、河套平原的边缘线,从赤峰往西,沿各山脉的南麓,经狼山、阴山,到达巴丹吉林沙漠。还有一条是逆黄河而行,从内蒙古磴口,经宁夏贺兰山,到甘肃,在两岸面河的山谷口,留下众多遗址。另一条则是从赤峰向南经江苏连云港,沿海岸线到达福建闽南、台湾万山和香港。 1992年,集结了宋耀良对国内岩画研究成果的《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像》在上海、香港、台湾的三家出版社同时出版。 在书中,宋耀良论证了散布在各分布带上的中国人面岩画是一种同源文化,它的背景是史前人类的迁徙。这一理论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个贸然闯入的青年人竟为岩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1993年夏天,宋耀良接到了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聘书:有鉴于宋耀良教授在中国史前岩画研究方面的成就,特别邀请您为哈佛大学燕京学院访问学者。那年秋天,宋耀良来到美国,专注于史前岩画的比较研究。 宋耀良来到美国的第二年,有一天,在哈佛大学图书馆一间地下室里,一份100多年前的考古报告引起了他的注意。1897年,美国考古学家劳弗尔在俄罗斯东部边境的萨卡齐阿梁村发现了一个人面岩画遗址,在黑龙江入海口的大石头上雕刻着100多个人面像。1899年,劳弗尔在《人类学》刊物上发表了他的调查记《黑龙江岩刻画》,第一次使用"人面像"这一岩画术语。但是在之后100多年时间里,这份薄薄的报告并没有引起美国学术界的重视。#p#分页标题#e# 而宋耀良看后认为:"凭我这直觉,这个岩画是中国去的。" 当时的宋耀良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是到目前为止被发现的亚洲最东面的一个人面岩画遗址,隔海相望就是北美洲大陆。 科迪亚克岛,位于阿拉斯加西南。1947年,美国考古学家海泽在此发现北美洲第一个人面岩画遗址,100多个图像凿刻在海边的岩石上,其中,主要是一种无轮廓人面像。如果这时候有人将这里的人面岩画与隔海相望的黑龙江下游的岩画相比较,就不难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也无人做这样的比较研究。 时至上世纪70年代,美加学者在美洲西海岸发现了众多密集的人面岩画。这些人面岩画沿着阿拉斯加岛屿,沿海岸向南延展到北美中部。由此看来,只要在东亚和北美两大人面岩画区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这两大系统的岩画就贯通了。而最早发现的两个人面岩画遗址俄罗斯萨卡齐阿梁村和科迪亚克岛,恰是这样的连接点。 宋耀良决定大胆地画一条传播线。当他把中国大陆到俄罗斯、阿拉斯加、美洲西海岸沿线的诸多人面岩画遗址用一条线连接起来,一个清晰的环太平洋地区人面岩画带被勾勒出来。这些人面像都似乎指证着同样的事实:它们具有一致的宗教文化内涵,共同的构图特征、制作技法、表现风格,自成体系。而在世界其他岩画遗存地区,人面岩画极少发现。 宋耀良相信,人面岩画是一种同源文化的传播。 199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室里,面对着上千幅在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面岩画图片,宋耀良隐约感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史前文明世界图景就隐藏在这些刻画于岩石上简单线条的背后,凭着一个学者长达七年在大洋彼岸孤独研究所建立起来的直觉,他相信一些重大到足以改写史前文明历史的发现即将展开。 根据海平面上涨的速度与岩画位置的关系,宋耀良作出了这样的推断:人面岩画传入北美洲西海岸的时间大概在距今四千年前。 越来越多已无法用巧合来解释的证据,都在向学者们隐隐传达着一个信息,遍布于北美洲西海岸的人面岩画很有可能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中国,人类在四千多年前有一次横跨太平洋的长途迁徙。那究竟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漫长征程呢?#p#分页标题#e# 从贺兰山到阴山,大兴安岭一线水源充沛,动植物丰富,自古以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的一条交通线。学者们分析,远古时代,这群东北亚先民的迁徙也同样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线。他们从黄河两岸顺流而下,沿着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的走向一路向东。在水草丰美的地方,他们会停下来临时定居。而当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就不得不继续迁徙。 在充满着不安、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刻制岩画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慢慢做为一个传统保存下来。一种图形、一种格式也被固定下来代代传承,不因时过境迁而改变。 贺兰山有一幅最为特殊的人面岩画,它被凿刻在距离地面19米高处一块醒目的崖壁上。它的面部呈圆形,重环双眼,长有睫毛,头部上方有着放射线状的光芒。类似的图形在环太平洋地区都有发现。从阴山、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到北美洲西海岸,虽然线条略有删减,但其母型不变。 2001年,宋耀良的学术论文《环北太平洋史前人面形岩画研究》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刊物上发表。宋耀良全面论述了他多年实地考察后的重要发现,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与中国境内的贺兰山、阴山、连云港等地的人面岩画存在七种以上相似的符号和特殊表现形式:十字形、同心圆、弧形人面、X光形人体、泪线、眉心纹和脸上的小圆点。这是一种同源文化跨洲际传播的结果,它的源头在东方。 在宋耀良的叙述中,远古先民一次波澜壮阔的史前迁徙之路终于在世人面前变得清晰而生动,人面岩画起源于中国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在北传播带上,由东往西传播,经由赤峰的红山、狼山、阴山,传到贺兰山时达到高潮。 最晚在距今四千年之前,具有镌刻人面岩画宗教文化需要的亚洲史前居民,经由内蒙古赤峰,沿着大兴安岭东麓,到达黑龙江;再沿江而下,在乌苏里江河口和黑龙江下游,分别留下众多人面岩画遗址;而后出海,在阿留申群岛上,以跳岛的方式,向美洲大陆前进。携带刻有小型人面像的卵石,就地制作此类图像。当登上美洲西海岸时,又恢复了在山岩上制作人面岩画的传统。在沿海岸线向南迁移至加州北部时,一路留下密集的人面岩画。完成这个过程,大概经历了数千年的时光。#p#分页标题#e# 一次偶然的发现,连接起了一种神秘的文化。从中国西北到华南、从东北亚到北美洲西海岸,通过这些数量巨大、相隔遥远却极其相似的人面岩画,一次发生在史前文明时期,环太平洋持续千年的迁徙之旅就此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