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建筑色调与城市风采


    城市是市民的家园。把家园装点得亮丽优雅,是市民的愿望。城市是文化的橱窗,通过橱窗表达市民的文化追求。
   建筑是城市实质的主体,研究建筑艺术表现力,是个好办法。
   城市风貌成因甚多,色调涉及风貌。此外,诸多种文采表达也很重要。
  一. 主色调
   城市建筑有主色调吗?没有。如果一定要探求,那也是一道难解的题目。好象一斤猪肉加一瓶酱油,并不能等于二一样。有点哥尔巴赫猜想的味道。
  试想有位客人从火车站下车,乘巴士直到高新开发区,在十多公里的街区,一码是一种建筑色调,那位客人一定会产生视觉疲劳。其感受是淡而无味!
   人们常说,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啊,这个丰富多彩正是市民的追求。这儿说的丰富多采并不了是花里胡哨、杂乱无章,而是一种有章法的美。
  城市风貌,实际上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的;其一 造型_ 建筑形体与其组合。其二 质感_ 建筑材料与其装饰。其三 环境_ 建筑群体布局与其周边景色。其中,质感之中包含着色调。颜色与质地相因相承,互为因果。离开了质地、离开了环境,颜色丝毫没有感染力。这一点,有经验的水彩画家最清楚。
  二. 徽 派
  合肥城市用徽派色调好吗?不好。
  徽派建筑是优雅的,但是大城市的建筑体量、城市环境,与山区村镇有很大差异。
   徽派建筑是粉墙黛瓦,粉墙质地明快平滑,黛瓦质地粗糙沉稳,反差很大,而观感亮丽。在绿树浓荫的山区,质朴而秀美。但是,粉墙黛瓦并不是徽派建筑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它的造型:马头墙、砖雕门罩,才是识别它的标志。再者,绿树浓荫的高山背景、俯仰多变的观察视角,全方位表现出徽派建筑的秀美。
   徽派建筑的确很美,但合肥市大体量的多层建筑、高耸云端的高层建筑,根本用不上去。如果硬要去用,那就会是大人戴上娃娃的帽子,围上围嘴,搞得不伦不类!
  三. 城 市
   合肥是省会城市,市区有很多的功能区。如商贸区、工业区、农贸手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行政区等。因其功能性质不同,其造型色调也相应不同。
   商贸区,尤其是代表先进技术产品的商贸以及金融区,要反映时代化、信息化,自然其建筑造型及质感、色调有必然的表达,五光十色、目不遐接。甚至那儿的交通中枢,必须通达流畅,设施先进。此处的道路应不宜再种植行道树,路的上空任其暴露,把空间留给视野。居住区却相反,要绿树成荫,安详而封闭。建筑造型简朴,色调淡雅。工业区多属一片一片的用地,一片就是一个厂家。因此惯常的方法是用色块来标识厂区,以加强其识别性。
   凡此种种,都不能色调划一,不分你我。
  四. 绿 色
   合肥城市的建筑色调,徽派也好、海派也好,其实都能选用。问题是要用得好、用在地方。但万万不能划一、生硬。强行划一事实上也做不到。
   常言道:得法者,法无定法;善法者,法非法也。
   如此说来,合肥是否还能有个统一的城市色调呢?自然有,而且它早已为市民所认可、那就是"绿色"。
   合肥市多年来已被全国视为绿化城市、园林城市。这是一个非常高雅的格局,现在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迈进一步。
   绿化的全面含义,应该是;绿化、美化、香化。以浓荫绿树为背景、以五彩纷呈的花卉为前景、以幽香泌人的空间为情景。合肥将是现代化的桃花源。不是杭州胜似杭州。
  五. 借 鉴
   现在的合肥城市建设,正在向西欧学习,这很好。西方城市的布局有很多优点,比如,因地制宜,不受模式限制,随弯就曲生动自然,交通流畅。尤其它可以自由扩长,利于城市发展。
   我们的前辈告诉我们,在借鉴他人经验时,务必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决不要采用双手投降的方式。外国有外国的章法;中国也有中国的章法,因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章法就各有各的道理。借鉴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优势。纵然就是用嫁接的手法,把整块整块的枝叶移过来,那也是要接在自己的老根上呀!
   现在有些追求时尚的人,思想开放,在借鉴中会流于模仿,流于猎奇,常会做出过尤不及的事。比如合肥的"赛纳河"、"天鹅湖"之类。这些命名与中国人习惯不协调,惊奇之中很不受用!试想,让你家的孩子取名玛丽亚、约翰笙或露西亚、柴可夫你会答应吗?
  六. 文 雅
   杭州西湖有一个苏堤春晓(春)、柳浪闻莺(夏)、平湖秋月(秋)、断桥残雪(冬)。这些名字饱含着中国文化,其形式和内容都精巧入微。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情理相依,既有情思,又有道理,让你提到名子就会联想到景象。
   中国文化讲究意境,所谓意境是"言外之意、物外之境",决不是赛纳河、天鹅湖那么直露,那单调。
   还有一种格式也可参考。北京有个骡马市、锣鼓巷、沙帽河、皇城根。这种取名方法,别有风趣,它是平民化、口语化的精典,雅而不俗、雅俗共赏。
   合肥是一个文化古城,底蕴深厚,文物繁多,发掘决不困难,现在是难在茅塞未开、手捧着金饭碗去讨饭!
   在发掘历史文化时,也要想到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注意与时俱进。合肥曾经一度用过"通政门"之类的老掉牙的名称,似也不雅。我们不能让瓜皮小帽、对襟马卦再度走上合肥街头,否则,青年一代就会嗤之以鼻,会嫌我们太过于迂腐了!
网站目录投稿:碧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