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市场可谓火的飞起。 年初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引爆一地眼球。10月Uber宣布落地中国,并进行最新一轮融资,额度高达10亿美元。预计此轮融资完成后,Uber的最新估值将飙升至70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人初创企业。 Uber的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宣称"要占领全球每一座城市",现在看来是快了。 "战斗人生" 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年仅39岁的卡兰尼克有着很多年的创业经历,并且不会轻易满足于现状。无论是在美国的投资人还是竞争对手眼中,卡兰尼克一直都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 1998年,读大四的卡兰尼克首次创业建立了Scour网站,用户可以下载盗版音乐和视频,他因此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和一张法院传票。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和音乐出版商等联合起诉Scour侵犯版权,要求赔偿2500亿美元,于是卡兰尼克首次创业毫无悬念地破产了。 Scour的失败并没有让卡兰尼克认输,2001年他和小伙伴们又开了家新公司RedSwoosh。为了缓解公司的财务危机,卡兰尼克决定不给员工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为他再次赢得了一张法院传票——当地的税务部门给了两个选择,罚款或者坐牢。 幸运的是风波过后公司逐渐发展起来,2007年卡兰尼克卖掉了公司。那一年,卡兰尼克31岁,成为了千万富翁。 2009年,卡兰尼克与合作伙伴开发了一款名为UberCab的软件,他们和司机签订合约,以iPhone为计费器,让高级轿车可以在闲时提供出租车服务,并在旧金山正式运行。这次卡兰尼克没有收到法院传票,而是收到了来自政府的公文,勒令停止营业。 当时争论的焦点在于,UberCab并没有出租车运营资质(Cab有出租车的意思),于是卡兰尼克把UberCab更名为Uber,然后继续在大街小巷运营。事实上不止是在旧金山,Uber在每一个城市的扩张都是一场战役。 芝加哥和丹佛分别发了禁令阻止Uber进入,前者的市长邮箱被抗议邮件塞爆,后者则组织了一场示威游行。在伦敦和巴黎,愤怒的出租车司机举行了罢工,抗议Uber的不当运营,卡兰尼克立即宣布当地Uber免费,于是打不到出租车的市民纷纷下载使用Uber,一场全市罢工就此演变为Uber的全城推广。 随着Uber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卡兰尼克将重塑商业运输系统作为自己的战斗方向,Uber在旧金山的总部主会议室被命名为War Room(作战室),他在各种场合抨击出租车行业和监管机构,宣称出租车行业即将灭亡。 对此,曾经投资过卡兰尼克的美国企业家马克·库班评价:他只是想要打仗,而非赢得战斗。 从3.3亿到700亿美元 许多创业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独角兽公司指的是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Uber成立后很快就迎来了投资人的好评。卡兰尼克最主要的合作伙伴加雷特·坎普在宣传时提出的理念是:每个人都能像百万富翁一样乘车。 2011年10月,美国风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马克·安德里森与卡兰尼克进行了融资谈判,因为估值没有达到预期,卡兰尼克选择了放弃此次融资。仅仅一个月后,风投公司Menlo Ventures的谢尔文·皮舍瓦等人就为Uber投资了3750万美元, Uber的估值一跃达到3.3亿美元。 随后几年Uber融资额越来越高,2014年夏天估值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70亿美元。而最新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将使得Uber的估值飞升至700亿美元。 Uber的高估值并不是偶然,卡兰尼克开创的共享经济模式为Uber带来了飞一般的扩张速度。Uber不仅是一个高效的打车平台,商业模式背后的社交属性,将司机和乘客如同滚雪球一般凝聚在一起。 短短5年的时间,Uber已经覆盖了全球300多个城市,在提供给潜在投资者的文件中,Uber的业务保持着每年300%的增长速度。 对于Uber的高估值也有人发出了质疑,美国风险投资家Mark Suster曾公开表示,在最近的几个高估值案例中,进入了很多非风投圈的投资者,这些人多半是手头有大量闲置资金想升值,但对于历史价格缺乏理性的观察。 63亿砸中国市场 虽然Uber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非上市公司,然而在中国的战役却不同于其他地区。面对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挑战,不想成为另一个Google、Facebook的卡兰尼克,试图在中国打造出一个升级版的Uber2.0。 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Uber落地上海自贸区,以"优步中国"作为独立主体公司负责Uber在中国的运营。意识到无法以轻资产模式与来自中国本土的打车软件开展竞争后,Uber在武汉投资建立了美国以外首个运营中心,并承诺未来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将达到63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卡兰尼克加大了在中国市场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卡兰尼克告诉中国媒体上半年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中国。这些改变并非心血来潮,根据7月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专车市场规模高达4205亿元。 尽管Uber的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甄强调,Uber与中国竞争对手有着品牌和产品上的差异化,然而突出拼车功能并没有给Uber带来多大的优势。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国专车市场的份额分别为82.3%和14.9%。 另一方面,备受争议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被认为会对Uber产生不利的影响。卡兰尼克也在中国意识到战争不仅包括对抗,也包含了合作。在继续加深与百度合作的同时,Uber中国又与中国太平达成了战略合作,以规避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的安全隐患。卡兰尼克表示,引入中国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各国国情完全不同,一些情况下不需要合作伙伴,但中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