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思维遇上建筑领域的工地管理,到底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看~ 去年11月末我参加了一场建筑行业的黑客马拉松,作为"黑客梦之队"(我所在的比赛队伍名称)唯一一位产品狗,方案制定的重任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肩上。虽然没获奖,但是这个方案却赢得了团队所有成员以及Autodesk一位技术人员的好评。 后来,我曾向部门提议过这种方案,但与公司战略目标不同,这个方案就再也没人过问了。距离这次活动已经3个多月了,但心中还是未忘记这次活动。本着抛砖引玉的理念,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那次活动的设计方案,若有帮助,不慎荣幸! 方案的背景 国家政策 国务院相关政策规定,截止2020年将全面实行工地人员实名制,减少讨薪、恶意欠薪等现象的出现。目前,全国各地城市也陆续推行工地实名制。 BIM应用 参加这个建筑黑客马拉松时,我特意请教了我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朋友。当时我询问他有没有一个建筑可视化的工具,他告诉我"有",就是BIM(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来源百度百科)。 目前,BIM的应用成本较高,还需要人工将信息导入才能够实现可视化模型。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通过数据,自动更新模型呢? 工地进度管理 目前国内的工程进度管理还是以人工为主,虽然有的建筑公司会用相关软件做项目分配,但是项目进度的验收还是靠施工员自行去记录,加大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建筑公司的开销。那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像互联网、软件公司那样:当项目经理分配完任务后,每天的进度都由工人通过软件自行反馈呢? 方案设计 方案功能 通过上述背景,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痛点:工人薪资纠纷问题、工地管理过于传统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当时设计的方案要解决的主要需求。 薪资发放,通俗地说就是"按劳分配"。劳,就是任务量和完成量的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一天任务量用0.5天完成和用2天完成等到的薪酬福利理应是不同的(PS现在有一些喜欢压榨员工的公司,效率高的福利是分配更多的任务)。分配,就以人为基本单位,作为薪酬发放的对象,并与项目建立一种对应关系。为了区分并将薪资准确地发放给每个人手中,就需要记录我们的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照片、工种等信息。 工地管理,莫过于分为两大类:管理项目、管理人。管理项目的前提,是先将项目进行合理的细分、拆解,再分配到人,并以时间为节点,进行相关统计。管理人,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这个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没有在规定的地理范围内,在线考勤就能轻松实现这种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方案要解决薪资纠纷、工地管理的痛点,需要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线考勤、项目分配与统计、薪资发放、BIM展示(衍生功能)。 方案实现 在线考勤,就是类似于钉钉的签到、签退功能,能够知道工人是否进入工作区域,作为是否出勤以及薪酬发放的一个重要参考。 项目经历在后台完成工程量细分后(演示略),每个工人每天都会领取相应的任务。工人在完成分配任务后,选择完成量,并拍照提交后,即表明今天的任务完成。后续可通过施工员核查即可,无需进行二次统计。 因为项目完成数据和BIM模型接入,所以在BIM的会根据工人的任务完成量回传直接更新模型。原来透视的空心墙面,直接用实心墙面代替。平台提供多账号管理,建筑公司、监理、开发商相关人员都可以登录后台查看工程进度。鼠标点击建筑模型上的每一个点,均可以显示有谁何时完成的,包括联系方式等(演示略),方便未来的事故追责。 最后,系统根据任务量完成情况和周期,就可以对每位工人进行薪资发放了(演示略)。 结语与反思 在整个活动期间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其商业、技术问题,缺发方案市场需求量的调研,缺乏工地复杂场景实现可行性的分析……但是,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收获了一些不错的东西,自己领域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确实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也使得自己跳出了自己圈子里的高墙,希望以后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