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产业来说,流量就是业务量,哪个行业业务量有翻倍增长的"?中兴通讯(000063.SZ)董事长侯为贵对于通信产业仍抱有着十足的信心,信心正是来自于眼下依旧高速增长的移动通讯网络数据业务,"我认为在通信行业,不断地有分化、优胜劣汰,大王旗不断更换,但通信业依然是朝阳行业,变革者永远充满机会"。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越来越多,消费者已经非常适应使用4G网络的日子。当然,流量爆炸,与通讯相关的企业收入也盆满钵满。 对于运营商来说,更大的视频数据流量使用意味着更多的市场空间;而对于中兴通讯来说,则意味着更多的通讯基建设备和工程量,以及更多新业态中出现的新机会。 未来行业持续成长的"钱途",也体现在中兴通讯高层历次的表态上。2014年初,中兴总裁史立荣表态要"再造中兴","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做出改变,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通信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成为整个通信行业发展的又一个拐点,这已经在中兴通讯的利润水平上有所体现。 2015年,中兴通讯前三季度盈利增幅增长42%,净利润达到26.04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在5G乃至更高级别的网络通讯连接之下,万物互联将得以展开,产业之间的融合更加紧密,一系列全新业务将被激活。中兴通讯去年提出万物互联"M-ICT"战略,发力物联网配套业务。 不过通信企业风头再劲,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也无法与互联网企业媲美。去年中兴的年收入远高于小米,但小米3000亿的估值几乎是中兴的3倍多。尽管互联网企业近几年不断侵食传统通信产业的版图,然而运营商在整个通信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动摇,通信体系建设与维护的重任,仍落在中兴通讯等企业肩上。 "在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干活的是我们,软硬件服务、核心的东西都在我们这里,但有人赚钱容易,有人赚钱难一点,我想这就是命不同吧。"侯为贵笑称。他相信,通信设备与服务有着更高的技术门槛,也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而这些价值在更长的时间考量中会越发显现出来。 错位竞争 通信行业的高歌猛进,普通消费者最直观的认知,就在于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 各类手机产品快速创新迭代,基本每半年都会有大量功能更加强大的新产品登陆市场。当小米、魅族等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竞争缠斗时,中兴手机则试图在不同的市场空间中形成错位优势。 与此同时,在各种外交场合上,中兴手机不仅作为政府高层用机频频出镜,也被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元首。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兴通讯的手机业务都以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如今市场思路切换至直接面对消费者时,侯为贵要求终端业务高层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突出中兴品牌,并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我们过去和运营商合作比较多,现在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把产品的定位弄清楚,到底主导哪一个群体?肯定不能中国13亿人都照顾到",侯为贵告诉《英才》记者,即便是在中高端机型中,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细分市场。 为了适应终端业务战略的变化,侯为贵要求团队改变传统面向运营商的"To B"思路,尽快转向直接面对消费者的"To C"思路。 "转变思路,产品要聚焦,聚焦在哪个消费群体,就把这个价值链做上去,这是需要依靠技术积累的。"侯为贵对"To C"业务模式的基本判断,已经成为了中兴通讯现阶段拓展手机业务的核心思路。 从主打通讯安全的天机系列,以"国礼"和高层领导专用而闻名,到分别以语音操控、拍照功能等为突破口的其它机型,中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错位优势"快速抓住目标用户,并以这些中高端用户群为基础扩展其他使用者群体。 相比国内,中兴在国际上的市场业务要更成熟,这也是公司的另一个优势所在。中兴终端CEO曾学忠向《英才》记者介绍,国内厂商试图向印度等新兴市场推进的时候,中兴却早已在国际业务上开始复制成功经验。 根据ITG数据显示,中兴目前占据美国手机市场第四的位置,特别是在美国预付费手机市场中势头较强,占得17.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名;澳大利亚预付费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后付费市场紧跟苹果三星列第三位。 在美国这样的高标准市场获得成功并不容易,这也是中兴手机重要的品牌价值点。曾学忠正在试图将在美国积累的品牌口碑与价值进行推广,把中兴手机卖到世界各地,同时提升大本营中国市场。为此中兴与一系列NBA球队建立赞助合作关系,并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开展体育营销。受益于此,2014年中兴手机在欧美、亚太地区销量持续增长,并拉动国内手机销量逐步复苏。 经过一系列运作,中兴的手机品牌开始被国内消费者逐步追捧,但曾学忠认为,这仍只是个开始,"国产智能手机的品牌建设是很大的挑战,想要接近苹果和三星,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更专业、更高效的下工夫。" 流量为王 4G技术的成熟,大大刺激了智能移动终端以及各类移动应用的需求,全球通信产业掀起了一轮新的增长浪潮。很多人因此觉得,通讯企业的获利过程轻松愉快。 但纵观通讯产业发展的历史,摩托罗拉、北电、阿尔卡特等一系列大牌企业,并没有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迭代而更加强盛,反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衰落甚至消失。 在传统的、以语音业务为主的通讯市场中,发达国家大规模建设完成之后,市场空间迅速缩窄,老牌欧美巨头在新兴市场面对来自以"巨大中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节节败退,一些企业由此走向没落。 还有一些企业,很早就意识到了通讯行业的广阔前景,企图占领先机而追逐最为先进的技术路线,但又忽视了当时市场需求并未萌发的实际情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加拿大巨头北电花费巨资追逐技术,研发了一系列高端产品却遭遇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又在2005年就过早押宝4G业务,最终破产。在增长速度迅猛但节奏很难把握的通讯行业中,冒进现象非常普遍,就连很多财大气粗的运营商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