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中的"陷阱"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去,甚至血本无归。然而有些人却因为知道这其中的猫腻,成为理财赢家。因此,这些理财"陷阱"和理财意识,你必须懂。 存单变保单 投不好就本金不保 当你去银行处理你的存款时,会遇到各式劝说,声称普通的存款利息太低,推荐一种收益率高的存放方式。并称分红型保险也是存款,不但可随时支取,每年还有7%-8%的收益,现在一些钱用不着买成理财产品,不但大病可保障,20年后还可一次性提取10万回报……劝说者就是抓住你的心理,让你意识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要多给自己多一些保障。但是我们要知道,有些理财产品是投资理财型保险,不保障收益和回报,甚至本金不保。 防护秘籍:提高警惕,勿忘初心。存款就存款,不被虚假回报诱惑。银行保险渠道有15天的犹豫期,可申请撤销。 高利息集资 庞氏大骗局 很多民间借贷公司,将自己包装成有资质的理财咨询公司,从事高息融资业务。有的将店面开进社区,以高额回报吸引老年人参与。理财专家提醒,诱导性集资,以高额利息吸收资金。利用后加入者的资金,营造出年利率高达20%以上回报率的庞氏骗局。经常出现携款跑路的事件,让参与者血本无归。 防护秘籍:擦亮眼睛,远离借贷。认清投资咨询公司的资质,不被表面的高回报蒙蔽。 收益被夸大 概念被混淆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越来越低,整存整取一年的利率才不到两个点,去年此时还接近三个点。很多原本存定期的市民,转而购买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因为我们肉眼看到的年化收益率要高于银行的利率。其实,年化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这就是文字游戏,混淆概念而已。 防护秘籍:读懂收益,理性购买。清晰认知年化收益率,认清合同里面的相关扣除费用。 现货原油、白银投资"陷阱" 2016年6月18日,来自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的35名投资者,共同状告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下称"深油所")从事非法期货交易。2014年-2015年,这些投资者通过深油所旗下多家会员公司进行"现货原油投资"。然而,这些投资者后来发现,他们交易的品种"前海油50"、"前海油100"等在石油化工名录上均查询不到,35名投资者共损失2500万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在广州工作的王先生是35名投资者之一,2014年10月,他在"老师"的介绍下开始炒原油,短短13天就损失了70.5万元。 实质上这是一场对赌游戏,交易软件被后台人为操纵,交易所、会员、代理商层层设置陷阱,行情处于高位时不能平仓,本该下跌的白银价格,在交易软件上却一路飙升……散户们想要赚到钱,是不可能的。他们亏损的钱,都被代理商赚走了。 私募股权投资"陷阱" 上海法院受理了一起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客户与基金公司签订投资协议,约定投资400万元,委托基金公司购买某公司股权。若该公司IPO成功,则继续进行退出操作;若不成功,则进行并购运作。但基金公司迟迟未购买约定公司股权,客户向法院起诉该基金公司。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对股权投资行为是否超出基金公司业务范围产生争议。法院审查发现,原告的资金事实上来源于数十名自然人。 网络基金投资"陷阱" 据报道, 45岁的李先生在网站上看到一则关于投资"香港VS基金"赚钱的广告,该广告称"投资该基金,确认后第二天返利,每天按投资数额5%—10%返利"。高额的回报让李先生心动不已,他随即按照网站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汇款1万多元给对方。几天后,李先生果真收到对方承诺的每天850元汇款。然而,就在李先生准备将第二笔款汇给对方时,他发现这家网站已经关闭,随即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该网站共诈骗全国10多个省份1200多人600多万元。 从以上的六大陷阱,我们不难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在我们理财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财知识,更要关注相关部门(例如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下发的相关规定。其次要考核你所投公司背景、所持拍照、资质等核心信息。最后一句也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理财投资一定要分散",自己将资金分散的投出去,或者找个可以帮你分散投资的靠谱平台,比什么都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