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时中交二航局抢建武汉方舱医院


  如果没有意外,武汉体育中心将在今年4月末连续第七次承办羽毛球亚锦赛,中国羽毛球队将在这里迎战羽坛劲敌,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里变成了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2月4日,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决定,征用武汉体育中心部分场馆建设方舱医院。中交二航局在完成火神山医院等项目的参建任务后,紧急开赴武汉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参与医疗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为新冠肺炎阻击战贡献央企力量。
  午后临危受命 队伍紧急集结
  "五分公司在紧急集合,请六分公司、武港院、结构公司和建筑公司给予全力配合"。2月4日13:00,中交二航局抗击疫情领导小组微信群发出第一道指令。
  紧接着,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发出第二道指令,要求在汉各单位迅速响应配合:"各单位务必抓好落实,加强调配与支撑,为尽早切断传染源贡献二航力量"。
  第三道指令传来,"要求一个晚上建成!还要负责物资、床位和摆放等工作"。
  攻坚在即,五分公司党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队伍整装待发。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中交二航局党委统一部署下成立的又一支在汉应急抢险队伍。
  这支队伍中包括了领导班子成员、武汉及周边项目部物资、设备、测量和安全等管理人员。早在1月底,公司就开始盘点随时可供支援一线的人力物力,时刻准备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13:30,中交二航局召开紧急视频会,要求以最快速度筹集人员和物资赶赴现场,同时明确提出"紧急但要有序"。
  10分钟后,五分公司根据紧急会议安排和实际工作内容,火线成立设计组、材料供应组、隔板安装组、水电安装组、床位安装组和安全保障组,并明确到具体责任人。
  "已经联系到的马上就去,管理人员先过去几个人组织"。这是一场为抢救生命和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已经集结的队伍迅速分批次前往武汉体育中心,并指定先遣队负责对接和组织工作。
  "我准备动身了,40分钟以内到达。"
  "我就在汉阳,25分钟就能过去。"
  "请管理人员先把防控物资运过去,我们随后就到!"
  先遣队一边调度人员,一边奔赴现场,将材料和人员动态情况实时播报。此时,中交二航局再次收到通知,根据工作任务需要,仅现场施工人员就需要超过百人,而当时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人员加起来才刚好108人。
  大战在即,必须无条件调人。
  "马上再从武汉抽调两支有经验的队伍,最好是水电工!"五分公司不负重托,很快从黄陂和江夏调来2支队伍。所有参战人员携带工具和用料,从武汉三镇火速赶往体育中心羽毛球馆。而在后方,数十台车辆通行证和所有一线人员信息正在紧锣密鼓地汇集。
  16:30,队伍在羽毛球馆胜利会师,41名管理人员、7支劳务队127名工人全部集结到位。
  全场攻坚克难 完成开工准备
  陈诚,此次抢建行动中的设计组负责人,也是先遣队的一员。他清楚地知道,要打胜仗,就必须要提前了解战场上的地势地貌。
  当看到羽毛球场馆平面图后,他发现,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次中交二航局的抢建任务,是要改建3 400平方米的羽毛球馆为方舱医院,并放置近500张床位。方案设计的难度在于,羽毛球馆的形状非常奇特,有两边是极不规则的弧形,另外两边则是斜边。
  "设计的时候,既要满足床位数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床位之间的间距,还有过道宽度和插座电气的布设,这在短时间内很不容易。"任务虽紧,但陈诚毫无惧色。
  设计组很快构思出了两套方案,并和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商讨。
  第一套方案是将整个场馆均分成规整的四个大区,大区内再划分若干小区布设床位。而如此一来,弧形区域的边边角角根本无法利用,容纳400张床位都稍显紧张。
  床位数量硬指标达不到,第一套方案不可行。
  设计组立即转换思路,很快拿出了第二套设计方案。方案中,依然划分为四个大區,但横排床位数根据圆弧场馆实际宽度依次罗列。通过空间的有效利用,图纸上最终成功摆放了近500张床位,并且还充分利用了球馆进口空间,巧妙设计了进门通道和医护人员洗手处。
  设计方案敲定,材料供应组顿感压力倍增。他们发现,在空旷的场馆中搭设方舱,所需要的隔板材料将远远超出前期囤积的应急物资数量。
  "现在这种情况下,调一点物资都很困难"。材料供应组的负责人陈波坦言,疫情防控期间极少有供应商正常营业,并且很多供应商不愿冒着感染风险进行配送。
  经过电话、微信多方联系游说,终于有一家隔板材料供应商同意清库存支援防疫一线,但是,面对如此大量的材料,运输车和叉车依然需要自己解决。
  "运输车和工人我们做工作,保证物资连续送"。陈波告诉大家。
  一个半小时后,第一车隔板材料顺利抵达场馆。眼看着松了一口气,一张零星材料清单赫然出现在工作群里。因为场馆内部要建设两个建筑单体,除了配套桌椅外,还需要临时提供门把手、灯管、水管等零星材料,但根据市场摸底,零星材料供应商早就关门歇业,更别提家具商了。
  这一下,把材料供应组成员都难倒了。
  "拓展思路,在小地方发动人员找。"有人提议在郊区附近搜索一下,这个想法迅速得到大家响应。此次支援行动的后方负责人还表示:"如果市场上实在采购不到的话,桌椅就从我们原4大中心办公场所拉,其他材料从黄陂项目部拆了先运过来应急!"
  "我还在找,别人见到我就像见到乱窜的鬼一样。"陈波一句玩笑话,化解了紧张的情绪,大家互相鼓励着穿梭在郊区小巷。
  "冰柜等物品有着落了!"
  "水管等物品有着落了,还说免费,我都要流泪了!"
  一个小时后,临时通知的所有物品全部找齐。
  星夜赶工竞速 凌晨完美交付
  2月4日晚,武汉体育中心灯火通明,注定是一场不眠不休的夜战。
  今年43岁的李志勇,是武汉当地的起重工人,他所在的公司常年和中交二航局合作。由于家在武汉,他接到通知后便和其他19名工友迅速赶来。
  "搬运、拼装这种不复杂的活,我们干没问题。"李志勇觉得,能够为抗击疫情出把力,自己责无旁贷。
  面对现场100多名像李志勇这样的工人,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由瑞凯反复强调,一线防护措施必须要到位,保障安全是前提。既然把工人带出来了,就必须把他们平安健康地带回去。
  由于这次执行的不是常规抢险任务,方舱建设场地相对封闭集中,加上通宵赶工,新冠病毒的传播往往防不胜防,这对安全保障组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进场之前我们就开展了安全交底,但是工人们在体力劳动之后,口罩内侧很容易被水汽浸湿,防护效果也会变差。"现场安全员余熙一整晚都不敢懈怠,他一直在场馆内巡逻,保证定时给工人们更换防护口罩,及时制止他们揉眼、脱口罩这一类危险行为。
  除此之外,安全保障组还对所有人员反复强调不能吸烟、避免聚集、如何饮水就餐等细节。
  5日早上6:44,现场传来好消息:经过一夜鏖战,大样基本完成!已完成的床位区域在加紧走电线、安插座和细部线型调整,两个临时结构框架都基本完成。
  由于床位是统一采用的木板结构,一架床位到场之后至少需要2~3人同时开始拼装,现场近500张床位,对所有人的体力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经过一夜鏖战,大家比较疲惫,免疫力会下降,在汉能去支援的请立即补位",中交二航局立即号召条件具备的在汉员工支援现场,并再次组织第二批次的施工队伍随时待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羽毛球馆改建的方舱医院逐渐呈现。
  5日下午,棉被、枕头等一大批床上用品送来,现场人员又立即投入到搬运、摆放等后期工作中。
  6日凌晨1:30,抢建方舱医院的任务全部完工。武汉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现场验收,对中交二航局全体参建人员给予高度评价。"相信所有人的汗水和努力,一定能换来入住患者的平安!"
  从4日中午接到命令、到验收合格、再到6日凌晨最后1人完成撤离,中交二航局共用时38小时18分钟。
网站目录投稿: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