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记 漫话苏州河 目 录 一 东方海曙 (1—9) 二 一川烟絮 (10—27) 三 沧海桑田 (28—41) 四 江皋嘉雨 (42—55) 本文为第二篇 一川烟絮 上海游记 漫话苏州河之二 一川烟絮 潇散闲人/文 10
吴淞江水宽浪急,江海一体。几千年流淌了下来,使它充满了故事传奇,那些传奇故事可以追溯很久很久。而这条江上发生的许多故事,使这条江成为一条富有流动线条的彩色的江,令人千古吟咏,世代流芳。 最早关于这条江的记载,就应该是大禹治水的传说了,历代记载中,都有对大禹的治水功劳的肯定。 江边早期的聚落由上游算起,第一个应该是松陵,汉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松陵镇,当时的镇是军镇,这可是今日吴江的初始,初沿江建南北两城,称南津、北津,后南城废,北城即为今吴江市址。 然后就是盛寨,即今天的盛泽镇一带。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太湖流域地广疏落,吴越相争,在吴松江源头不远一个叫做青草滩的地方,吴国将领徐杰、盛斌应孙权之命,在此筑寨造圩屯兵,以分地界。至今在盛泽仍流传着盛斌结寨的故事。 在松江入海处有沪渎垒,与今天上海的渊源更是千丝万缕,难以疏理。 沪渎垒筑于东晋,宋朝沦为江中,应该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军事建筑。沪渎垒遗址在哪里?因缺乏史料,精确的位置已很难考证了。不过印证一下,可以确定大概方位,这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较早期的建筑静安寺。 宋《绍熙云间志》记载:"沪渎垒旧有东西二城……以其两旁有东西芦蒲,俗遂呼为芦子城。"清代嘉庆《松江府志》记载:"沪渎东西两城,东城元时徙于江中,仅余西南一角;西城在东城之西北,旁有东西芦浦,俗呼为芦子城,今江流转徙,无复遗迹。"元《静安八咏集》载:"寺之乾维,早有芦子二城。东城延袤万余步,有四门,尽啮于江;西城差小,遗址犹存。渡淞江者必由是取道,故名。"明代弘治《上海志》记载:"沪渎垒在县北一十里,……两旁有芦浦,俗呼为芦子城。据此推测,古沪渎垒在静安寺西北方向,大约距旧上海县城一十里的地方。 静安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相传建于乌赤年间,原名沪渎重玄寺,因犯圣祖讳,改为重元寺,它的创建者是西域康居国大丞相的儿子,人称康僧会。静安寺原址在松江边上,因江流冲刷,几近坍塌,故于南宋嘉定九年移建于法华镇的芦浦沸井浜边,也就是现在的静安寺所在地。 关于静安寺,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唐代律僧道宣,又称南山律师,浙江吴兴人,曾编著《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一部,书中记载,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吴淞江口,渔民在一起实施打鱼作业,风平浪静之中,忽然有人惊呼,江中有人,大家远远望去,有人浮游在江面上。吴淞江水大浪急,很少有人这样悠闲的凫水过江。于是,杀猪宰羊,以为神衹下凡。不料江风骤起,巨浪滔天,渔民们心下骇然。后来风静浪息之后,人们发现,浮在江面上的是两尊石象,于是众佛徒把石像搬送到通玄寺。石佛像通高七尺,石像的背后铭文,一尊名叫惟卫佛,一尊名叫迦叶佛,虽未注石像造于何年何代,但两佛之名字迹分明。众佛徒造了两个法座,正当人们欲将之抬起时,两佛像自跃其上,众人莫不感佛法神圣灵验。这个故事绘于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南壁西侧。这就是吴淞江石佛浮江的故事。 11
滔滔流淌的吴松江,开创了江南一方文明之地。从"吴子寿梦,始筑华亭"而得名的华亭县,到华亭府、松江府,以至后来的上海县,检索上海历史的时空被拉成了一条如河水流淌一般的岁月,日日夜夜朝着文明与进步,奔流不息。 唐天宝十载(751)割嘉兴东境、昆山南境、海盐北境始设置华亭县,这就是松江府的前身。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十五年(1278)改华亭府为松江府。二十七年(1290)设上海县。 那时的松江府可谓不同寻常。为什么元至元十四年升格华亭府后的第二年,即改名松江府?宋徽宗改秀州为嘉禾,辖华亭县,元初改为嘉兴路,领一府三县,府一即松江(松江府领华亭县),三县:嘉兴、海盐、崇德。仅赋税松江府就占了50%还要多。因此当时有"两浙之富虽富在嘉兴路,但嘉兴路之富,实在松江府"之称。不仅如此,自宋室南迁,浙西的财力已成为国家的依赖。 入元之后,元朝统治者四方出兵,战事不断,以致"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松江又负载了将东南沿海经海道运来的漕纲,将之转输平江府的任务。松江之水,漕运繁忙,因之,松江府(当时为华亭县)殷实的经济雄风,重要的漕运地位,在宋元及其以后各朝倍受重视,又因富庶一方,更是倾重江南。 有了这样的地位和基础,依托松江流水,松江府或者说这片土地上华采乐章,也是很自然的了。 12
部分史书记载,上海最早的历史人物应该是黄歇。黄歇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38年。关于这段公案应该源于史记。《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3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后十五年(公元前248年)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封邑。"这个"请封于江东",有学者认为,"江东"就是今天的苏州到上海一带。 近代有学者考证曰,黄歇所处的战国时代距今已是2200多年前,那时候今天上海地区大部,还在海平面以下,并未成陆,实际成陆部分在今奉贤南桥,闵行莘庄,嘉定城区南北一线向西,更没有所谓的黄浦江。而行政区划,直到1000年之后的唐代,才有了华亭县。因此黄歇开黄浦江一说,并不存在。然而,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是耶非耶,且按下不表,有待专家来对簿公堂吧。 由此,见诸于记载的华亭,就是这里最初的历史回响了。春秋时期,公元前585年,吴国君主寿梦曾在周简王元年"筑华亭与其国之东,松江之南,以为亭留宿会之处",自此之后,华亭之名延续了下来。许多传说的流传,也为这块地方增加了神秘的色彩,比如"五茸"图景,唐幢流云,云间美誉,华亭鹤唳等等,使松江府的美名在历史的大纛上猎猎飘扬。 13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吴孙权手下大将陆逊,因巧计胜关羽,致关羽大意失荆州,东吴取得胜利。为褒奖陆逊,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候,这块土地逐步为世人所知。 松江又称云间,云间之得名还有一段来历。 云间一名,最早见于《晋书·陆云传》及《世说新语·排调》中。陆逊之孙陆机、陆云饱读诗书,颇有文采。二陆于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到洛阳,结识大臣张华,张很欣赏,称二陆为江右"二俊"。陆云到张家造访,遇洛阳名士荀鸣鹤,二人便作自我介绍。 陆云:"云间陆士龙。" 荀隐:"日下荀鸣鹤。" 陆云,字士龙。龙从云,云龙长隐偶现,十分神奇。云间龙形容得体,意蕴深刻。鸣鹤是荀隐的字,日下指天子脚下的洛阳,亦指京城。两人对自己的介绍,可谓妙句,世人多赏,因此不胫而走。 "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被称为"天下名对"而传为佳话。从此,云间也成为了华亭的一个雅称。凡牵涉到文人、文化、文物等方面的内容,多用"云间",而少用"松江"了。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编修的松江地方志,就直接称《云间志》,还有《云间人物志》、《云间志略》等古藉名就更多了。 据传说,二陆兄弟喜爱养鹤,一日,陆机带了鹤,来到天马山东乡(今北桥一带)。当鹤一出笼,就长鸣三声,凌空飞去。陆氏兴致一来,此地的俞塘木桥,扩建为五马并行的环龙石桥。为了纪念在此初闻鹤鸣,遂将桥改名为鸣鹤桥。后人感到"鸣鹤"叫起来不顺口,因此又改叫放鹤桥,至今这里仍遗有放鹤路这一地名。 当然,这只是一种人文演绎,是对文人雅士的褒意。先秦时期,上海大部尚未成陆,在这块滨海原野上,沼泽湖泊星罗棋布,似满天散布的秋云。逐水而居的部落,好象游荡在秋云里,云间之名油然而生,也是很自然的了。 14
说起陆机,不能不说他的书法《平复帖》。平复帖幅面并不大,犹如巴掌,但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真迹,被尊为"中华第一帖"。据专家考证,它比《兰亭序》的书写时间早79年。而且该帖是真迹,若与留传下来的《兰亭序》唐朝摹本相比,则早360年以上。那么除此之外又珍贵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两晋时期,是一个文化开创与冲突相融合的年代,尊儒地位被打破,使文化向着多元化发展,边疆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在动荡的局势中并未影响它的交流与创新,使之脱离儒教的束缚而得长足的发展。在书法方面,书体由隶书走向多元化,各种书体相互发展。草书由章草发展成今草,行书在由隶书嬗变为楷书之间,逐渐成熟。章草带有隶味,今草采楷书体势笔意发展而成。《平复帖》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是两者过渡时期的典范之作。 章草到今草的转变,曾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唯有陆机的这篇墨迹有幸流传至今,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见证。此帖初由宋徽宗收藏,此后数次易手,历经坎坷,得以完好保存。上世纪30年代《平复帖》现身江湖,顿时举世惊羡。被称为"二千年来孤行天壤间,此洵旷代之奇珍,非仅墨林之瑰宝也"。可见它的地位在书法史上之重要,此略下不表。 15
陆氏为云间望族,也是松江见于史籍的最早的名门望族。陆氏家族可上溯春秋时楚狂接舆。 这个楚狂接舆是什么人呢?史书记载,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陆接舆,"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因此才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 《论语·微子》一章里记载道: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大意为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要危亡了!"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陆接舆以《凤兮歌》讽刺孔子,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并拒绝和孔子交谈,流传一时。后世李白曾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即指此事。 陆接舆名通,陆氏家族将其列为第一世,松江地方志中最早见的是陆续,据说已是陆通的第十七世孙了。陆续之子陆康,为东汉时期庐江太守,其子有陆绩,孙权时任郁林太守、偏将军。历史上的"陆绩怀橘"的典故,即出于此人。说陆绩少小去袁术家做客,临别之际怀中掉落主人家几枚甘橘,主人笑,绩曰,橘子很甜,想归家孝母。袁术见其如此年幼且有孝母之心,大加赞赏。陆家其后也多有建树,《云间志》中有载。 上海陆氏其姓比较繁杂,并非一支。陆逊为东汉末率族自庐江迁华亭谷;句容陆氏为万岁通天元年迁崇明东西沙。长洲陆龟蒙于唐末迁华亭。陆乐清自汴(今开封)南宋初迁今南汇富丰庄,陆在安自临安避隐槎溪(今南翔)。扬州陆文祥宋末迁南汇坦直街等,此为题外话。 16
除陆逊之外,还有陆深家族也是声名显赫。陆深,字子渊,先祖是汴梁人,随宋室南迁上海浦东。陆深弘治18年(1505年)考进士,中二甲第八名,进翰林院。做过编修、南京礼部主事、延平府同知、山西提学副使、四川左布政使、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等官职,去世后又赠以吏部右侍郎,赐谥"文裕"。后人评价,陆深为官近四十年,"练达朝章,兼通今古,其所论议皆可施行",尤以文章知名于世,于书法、赏鉴也有精深造诣。 陆深的仕宦生涯,使陆氏一族步入了世家大族的行列。陆深祖父陆璿,"喜读书求学问,又好搜罗古代法书名画鼎彝之属,陆家至此已颇有斯文气息",父陆平,"幼事儒业,通大义","喜书法,真、行、草书"皆有晋唐风致",常扶杖漫步田间,颇有林泉高士之风"。入清后,陆深后人开始发达。 明正德年间,时为太常卿待读学士的陆深,抱忧归里,从此退隐。见浦东临水天山,浦江边上一湾岸诸,逐运土筑岗,拓建"后乐园",取意于宋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来人们将此地呼为陆家嘴,以示敬意。与陆家嘴一样,现在的徐家汇,也是城中百姓为纪念明末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旧居地而敬称的地名。 在上海的地名中与陆家有关的还有一个七宝镇。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陆机陆云兄弟被成都王司马颖所害,其后裔在松江边立香火祠,名陆宝院后改名陆宝奄,再名七宝寺。历经数朝,至五代十国,几移其址,迁至蒲汇塘之北。七宝镇何以得此名?《松江府志》和《青浦县志》记载:"七宝故庵也,初在陆宝山。吴越王赐以金字藏经曰:‘此乃一宝也’,因改名七宝。后徙于镇,遂以名"。吴越王误"陆宝"为"六宝",又赐金字藏经《妙法莲华经》一卷,因此,才得以七宝,也算一段奇缘了。 17
上海西郊的佘山,也有与陆家有关的传说。据说陆机、陆云出生于小昆山,因二人文名远播,被人们誉为"玉出昆岗"。 据考证,佘山地区的基岩由东、西佘山等十二座小丘组成,山体排列延伸方向是北东—南西向,与上海地区其中一组区域性断裂构造线一致。属扬子准地台北东边缘的一部分。松江区处于枫泾—川沙大断裂与廊下—大场大断裂交叉处,九峰诸山多以中生代熔岩与火山碎屑岩分布,它们的生成时间,大约距今1.5亿年左右。 佘山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成陆中心,大约6000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居住。古时候佘山九峰林木深秀,奇石名泉,风景秀美,遗踪故迹,景致甚多,有"白云晴麓"、"标霞峻阁"、"庵黛田园"等等。有传说清康熙帝曾南巡至此,品尝了佘山产的竹笋后,极为赞赏,赐名为"兰笋山"。 与古佘山九峰齐名的三泖也是松江一大胜景。古时今松江、青浦、金山至浙江平湖间有大湖荡相连,是太湖的重要水道。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寄汉南裴尚书》:"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清·邵在衡《江南行》:"江南地本神皋区,吴淞三泖似画图。"以及明·陈继儒《渡泖》:"秋老江苹漾久空,萧萧枫叶挂疏红。那知三泖清秋思,偏寄芦花一寺中",都表达了对三泖的赞美。 18
说起九峰三泖,还有一位饱受赞誉的松江才子陈子龙,也可大书一笔。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明崇祯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明末著名爱国志士,甲申以后,仍矢志抗清,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云间派"首领之一。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 陈子龙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文章气节,可堪推举。除了他名满江南的志士才子声誉,其与江南秦淮名妓柳如是的风流佳韵,亦事笔端,竞为铺张。 柳如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于浙江嘉兴。秉性甚好,天资聪颖。幼年丧父母,被拐卖到吴江盛泽归家院。明末秦淮八艳之一。 盛泽,松江源头的市镇,明末时期因丝绸业的兴盛,客商云集,繁华一时。因此也出现了"绮疏曲栏,歌姬并集"的风月之地。归家院就在俗称柏家桥的终慕桥北堍。柳如是本姓杨,名爱,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乱世风尘中的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崇祯六年,陈子龙与柳如是开始相爱,陈子龙正值壮年之时,才高志盛,与柳如是情深意笃,挚爱深厚,常以诗歌互寄衷情,宴游唱和。然而,陈子龙已有妻妾家室,陈家门户之见极深,柳如是一名妓之身,绝不能容忍柳与陈的相恋。于是柳如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寒食雨夜》十绝句之后,黯然离去。 崇祯十四年二十四岁的柳如是嫁给了五十七岁的钱谦益。不幸的是,钱氏死后,柳为保护钱家家业而悬梁自尽,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从此,虞山脚下锦峰拂水岩又多了一座孤坟。 山青水秀的松江,孕育了陆机、陆云、赵孟頫、陶宗仪、徐阶、董其昌等一批文人雅士,据史载,明清松江出了五百多位进士。明代的云间学派、云间画派、云间书派为推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
吴松江的大名,它的传播恐怕要说起一样特产,松江鲈鱼。松江鲈鱼为人们所推崇,应该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南朝顾野王的《舆地志》曰:"吴大帝以汉建安中陆逊为华亭侯,即以其所居为封,谷出佳鱼莼菜,又多白鹤清唳。"把华亭物候特色勾勒得鲜明扼要。人们认为"佳鱼"就是今天所称的魲鱼。 颇能让人们记得有趣的鲈鱼的故事,还是出自元末罗贯忠所作之《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一章中,那个后来被曹操追得满地跑的江湖术士左慈,巧手变鲈鱼和随意什物,仿佛无所不能,弄得现场观众目瞪口呆,那种百变机巧,还是唬住了不少人。小说中这段话是这样的,不妨抄录如下。 ……众官大惊,邀慈同坐而食。少刻,庖人进鱼脍。 慈曰:"脍必松江鲈鱼者方美," 操曰:"千里之隔,安能取之?" 慈曰:"此亦何难取!"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鲈鱼,放在殿上。 操曰:"吾池中原有此鱼。" 慈曰:"大王何相欺耶?天下鲈鱼只两腮,惟松江鲈鱼有四腮:此可辨也。"众官视之,果是四腮。 慈曰:"烹松江鲈鱼,须紫芽姜方可。" 操曰:"汝亦能取之否?" 慈曰:"易耳。"令取金盆一个,慈以衣覆之。须臾,得紫芽姜满盆,进上操前。操以手取之,忽盆内有书一本,题曰《孟德新书》。操取视之,一字不差。操大疑,慈取桌上玉杯,满斟佳酿进操曰:"大王可饮此酒,寿有千年。" 操曰:"汝可先饮。"慈遂拔冠上玉簪,于杯中一画,将酒分为两半;自饮一半,将一半奉操。操叱之。慈掷杯于空中,化成一白鸠,绕殿而飞。众官仰面视之,左慈不知所往。左右忽报:"左慈出宫门去了。" 操曰:"如此妖人,必当除之!否则必将为害。"遂命许褚引三百铁甲军追擒之。 在刘宋时期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后汉书》中,有一章《方术列传·左慈》专门介绍此人,其中也有这么一个故事。还有一些书,如《搜神记》等等,也有记载,这说明早在汉时,鲈鱼已经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了。 20
在我国鱼类中,有称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长江鲥鱼为四大名鱼的,也有称黄河鲤鱼、淞江鲈鱼、兴凯湖大白鱼(翘嘴红鲌)、松花江鳜鱼为我国四大名鱼的。无论怎么称呼,松江鲈鱼都在名鱼之列。 据有关知识,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以黄海、渤海较多。主要产于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因产于松江最为有名,故称松江鲈鱼。松江鲈属鲈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鱼属,鲈鱼体侧扁,嘴大,鳞细,背灰绿色,腹面白色,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之所以称为四鳃鲈鱼,是因为两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似四片鳃叶外露,因之得名。 松江鲈鱼是一种生殖洄游的鱼类,洄游是鱼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选择的一种生活习性,通过遗传被固定下来。科学家告诉我们,水流是造成被动洄游和主动洄游的主导因素。水流把鱼卵和仔、稚鱼携带远离出生地,形成成鱼回归性洄游。水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盐度的变化,引起鱼体内渗透压的改变,导致血液成分与性质的变化,进而诱发鱼的生理变化,促使降海或溯河洄游的发生。洄游鱼类的洄游是鱼类典型的、真正的洄游,是这类鱼类的一种基本属性。如果洄游鱼类不能完成这种洄游或洄游受到阻碍,则这些鱼类的生命周期将遭到破坏,并影响群体的增殖,甚至危机种的生存。 松江鲈是一种作短距离降海产卵洄游的鱼类。幼鱼于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由沿海溯河进入通海的河流中,在淡水中生长、肥育;11月开始至翌年2月陆续降河入海进行生殖活动。之所以松江鲈鱼逐渐减少甚至频临灭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河道环境变化导致松江鲈鱼无法进行正常的洄游,因而使鲈鱼遭受灭顶之灾。 由于古松江特殊的地理环境,水深浪急,海潮回溯,海水与淡水交融,饵料丰富,为松江鲈鱼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使鲈鱼体内富含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成为药用和食用价值都很高的鱼类品种。 21
松江鲈鱼公认产于松江秀野桥附近的为最好。据说松江鲈鱼常常由大海溯洄到松江的秀野桥附近,然后再分散到大小小的河道中发育成长。正德《松江府志》记载,秀野桥建于元时,原为木桥,明洪武年间改建为石桥。它的附近还有两座桥,一座叫秀塘桥,一座叫秀南桥,三座桥形成犄角,围跨在沈泾塘、市河、黄祥港三条河流之上,朝日晚霞,涛走云飞,三桥并卧,自是松江一景。 松江鲈鱼溯游能力强,喜激流奔涌的江水,古时秀野桥下沈泾塘面阔流急,石砌岸驳,年长日久,潮剥洪蚀,在水中形成大大小小的孔洞,成了它最好的栖息之处。江潮来袭,沈泾塘及附近的水流汇集在秀野桥一带,潮涌回漩,鱼虾麇集,成了松江鲈最好的食料美饵,因此这个地方的鲈鱼生长快而肥,内质鲜美,人们赞不绝口,故秀野桥下鲈名动江南,并声名远播,成为全国四大名鱼之一。 秀野桥在今松江区中山西路沈泾塘与古市河的交会处,不知昔日景色安在?当然由于松江变迁,秀野桥下鲈,难觅久矣,已成传说。还有人说,松江鲈鱼原先生长在老松江县城西的长桥一带为最好,由于河道年久失修,逐渐淤塞,鲈鱼便迁往西首秀野桥下了。 松江鲈鱼为什么有四鳃呢,还有个传说故事,也很有趣。 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云游四海,一天来到松江地界,在距四野桥还不远的一个饭馆喝酒,老板娘做了一条塘鳢鱼。塘鳢鱼是一种小型鱼,为暖水性海水或淡水小型鱼类,生活在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滋补效果很好。吕洞宾觉得腥味有些重且肉丝粗,于是问道所食什么鱼,老板娘把塘鳢鱼取来给他看。吕洞宾看后说这么难看,于是向店家讨来毛笔和红色颜料朱砂,恣意涂抹起来,先在鱼的两颊上描上条纹,又在两鳃鳃孔前画了两个红色的鳃。自以为满意了,便付钱买了放生在秀野桥下。从此秀野桥下多了一种鱼,因之看上去有四鳃,人们就称为四鳃鲈,这里生长的四鳃鲈,虽然个头不大,但肥美鲜嫩,于是秀野桥下的四鳃鲈就名扬天下了。 松江府的鲈鱼让松江人引为骄傲,这同样表现在官场上,据说还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清代末年,在一次官场宴会期间,松江知府为了炫耀自己,出了一个上联:"鲈鱼四鳃,独占松江一府",两江总督张之洞听了,甚为不悦,觉得松江小小知府,狂妄自大,于是以螃蟹为题,对了一个绝妙的下联:"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这些关于鲈鱼的传说故事,其真伪虚实并不重要,它传达的是人们对松东鲈鱼的喜爱而已。 上面所述,松江鲈鱼产地甚广,不独松江所有,从其俗称就可以看到。上海称四鳃鲈,崇明、苏北一带称花花娘子、花鼓鱼;在山东、辽宁沿海一带称之为老婆鱼、新娘鱼、媳妇鱼、媳妇头、老虎鱼等,可谓五花八门,林林总总。 22
对于松江鲈鱼,从古至今,人们并不吝啬对它的赞美。东晋时期名医葛洪称"松江出好鲈,味异他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说明魲鱼的鲜美与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称道。 《吴郡志》中记载:"鲈鱼,生松江,尤宜脍,清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鲈鱼肉质白嫩清香,肉为蒜瓣形,没有腥味,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食用鲈鱼最负盛名的一道菜,叫鲈鱼烩,即莼羹鲈脍,在历史上被誉为"中国第一大菜",用松江特产"雉尾莼"及鸡汤、火腿、香菇、冬笋、虾仁等佐料为伴,同在火锅内烹煮,其味鲜滑肥美,品尝者均称毕生难忘。 鲈鱼脍这道菜,说来话长。据说隋炀帝下江南时。赞松江鲈鱼为"金齑玉脍,东南之佳味"。 "金齑玉脍"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着《齐民要术》一书中。需要七种配料:蒜、姜、盐、白梅、桔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饭。《齐民要术》文中,没有限定玉脍用什么鱼。凡是银白色的生鱼片搭配金黄色的调料,都可称为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再伴以洁白晶莹的大米饭。 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吴馔》记载:"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鲙,东南之佳味也。" 到北宋初期李昉《太平广记》里被引用说,吴郡献给隋炀帝的贡品中,有一种鲈鱼的干脍,在清水里泡发后,用布包裹沥尽水份,松散地装在盘子里,无论外观和口味都类似新鲜鲈脍。将切过的香柔花叶,拌和在生鱼片里,再装饰上香柔花穗。香柔花即《本草纲目》中的中药香薷,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古代长期当蔬菜食用。这就是号称"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赞誉松江鲈鱼为"江南第一名菜",两次下江南,都特地赶到松江府吃鲈鱼羹,并下令松江知府年年进贡。从此松江鲈更是闻名天下,有诗为证:"芽姜紫醋炙鲈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至于鲈鱼脍这道菜到底怎么吃,几经变换,名称已经不重要了,鲈鱼的新鲜和美味,已经深深的为人们所称道。 23
据说烹调鲈鱼不能用刀剖腹,只能用竹筷从鱼口插人鱼腹,将内脏取出洗净后仍放还腹中。把它投入莼菜咸汤中一同烹饪,如此处理可以久煮不老,不损鲜味。 松江四鳃鲈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比如隆冬天气,将普通的鱼和松江四鳃鲈分别做成汤,一夜过后其他的鱼汤都凝固成一团,唯松江四鳃鲈汤,汤汁如常,不凝不固,依然鲜美。据说朝鲜人有一古老传统,用松江鲈鱼烩作为儿童发育时期的营养品,可见其美味与质量都得到人们的认可。 由于松江鲈鱼的名气和浓浓的文化意味,全国各地对于鲈鱼也赋于了很大的热情,地方特色,洋洋大观。比如有本杂志《东方美食》曾载文"八大门派脍秋鲈",全景扫描鲈鱼在各菜肴中的不同做法。从河南的"鱼映梅"、粤菜"堂灼加州鲈"、鲁菜"锅贴金钱鲈鱼"、浙菜"金元翡翠鲈鱼"、苏菜"珊瑚鲈鱼"、湘菜"青松汁蒸鲈鱼"、川菜"飘香鲈鱼"到徽菜"真菌半汤鱼",其所用鲈鱼均为鱼纲鲈形目鱼旨科鲈属,而全以"秋风乍起,让人动了‘莼鲈之思’"的语句为题,作为点睛,显然是将一般鲈鱼与松江鲈鱼混为一谈了。其实,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一般而言,食其味,品其趣,至于是否真的鲈有四鳃,除特殊场合和用意以外,鲜有计较,大可不必以此为训,食为天性,吃得快乐和满足就好。 古今的人们,赞其美味,津津乐道,载入史藉,使松江鲈鱼的美名声闻遐迩。南宋时期的湖州知事李景和,新官上任,认为吴兴为"东南最盛处,于今为股肱郡,山水清远,人物贤贵,宜有大手笔以志其实",过去的地方志不甚满意,于是邀归安人谈钥修成新志,即《嘉泰吴兴志》。志中载,"乡俗以鲈鱼为盛馔,每遇上客,新婚宴集,必设此盘钉。庖丁凌晨群立鱼肆,视所买多寡而往,裁红缕白,铺成花草鸾凤或诗句辞章,极其精巧,造齑亦甚得法。又有谈骨美,……淡而有真味,昔人珍鲙至此。"这不仅是欣赏美味了,而是把欣赏与把玩于一体,赋予了对生活的满足与戏娱,同时也表明江南风俗民情的多姿多彩。 24
古人描写鲈鱼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为鲈鱼增加了文化风味,更是得以广泛的流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赤壁赋》中有"松江之鲈,巨口细鳞,乃鲈鱼之上品"的美誉。在《后赤壁赋》里有"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名句。李白"君不见,吴中张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杜甫"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白居易"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南宋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等等,文人骚客,风流雅士,畅绪西风,莼鲈之思,无不断肠。 西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更是使得众多诗人作词赋曲,风糜一时,他又是怎样的使众多诗人为之倾心的呢? 房玄龄等人编修的《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吴郡人也。"出身官宦之家,才华过人,纵任不拘。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就称张翰为"江东步兵"。晋惠帝时张翰任大司马东曹椽。见天下纷纷,祸乱方兴,遂以秋风起而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为由,辞官而归。后世评价说,张翰一代名人,莼羹鲈脍虽美,但未必因之而归,盖激流勇退,方显高士本色。事实果然如张翰所料,张翰离开后不久齐王被杀,证明了他的高瞻远瞩和足智多谋。 西晋确如多事之秋,士族纷争,八王之乱,匈奴进犯,西晋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但这也只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内忧外患夹击下的晋朝,各派士族势力的倾轧下,一部分士代夫阶层,特别是来自江南的士人,虽有进取之志,但南北势力的水火不融,也只能独遣空怀,更无所建树,且杀机四伏。二陆的结局其实很有代表性,二陆兄弟因牵入八王之乱,太安三年,身为平原内史的陆机和陆云相继被杀,最后落得个"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的慨叹,其结局在深思之下,令人扼腕有加,不胜唏嘘。在政治抱负无法施展以及个人安危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辞官退隐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张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莼鲈之思的,因此,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然而,也有人对张翰的莼鲈之思不以为然,予以嘲讽和挖苦者有之,百思不解者有之。关键是怎样为张翰的"莼鲈之思"着眼并从中体会莼鲈之思所蕴含的况味。元代诗人韩奕曾作诗一首讽刺张翰。"采莼春浦作羹尝,玉滑丝柔带露香。却笑张翰未知味,秋风起后却思乡。" 江南莼菜最宜食者为每年的农历四月。"松江莼,味甘滑,最宜羹,叶似凫葵。四月生名雉尾莼,最肥美,自此叶舒长足,茎如钗股短长。随水浅深名丝莼,五月六月用之入秋。"宋时被列为贡品,据说康熙下江南时,当地有人献莼菜并作莼菜诗一首。诗曰:"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此诗颇得龙颜欢悦,一时兴起竟赐为官,被人讥为"莼菜官"。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莼菜美味可口、风味独特是深得江南之众喜欢的一种菜品。 韩奕,字公望,元末明初平江(今苏州)人,少目音,绝意仕进,隐于医,与王宾、王履并称"吴中三高士"。作为吴中三高士之一的韩奕,未必不懂张翰莼鲈之思的真意,而是自晋张翰以来莼菜鲈鱼已经超越了作为美食的概念,成为一种托情寄意的载体,为众多诗人吟唱。 此后亦多有诗人以此为题,表达对莼鲈之思的认同与效仿。宋时庐州濡须人王之道《沁园春·和彦时兄》:"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号称"南丰七曾"之一的江西人曾协《水龙吟·别故人》:"楚乡菰黍初尝,马蹄偶踏扬州路。莼丝向老,江鲈堪脍,催人归去。秋气萧骚,月华如洗,一天风露。望重重烟水,吴淞万顷,曾约旧时鸥鹭。"陆游《朝中措》:"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等,在某种程度上抒发了心中的苦闷和对隐逸安退生活的向往。 莼鲈生江南,秋水平湖,水阔烟深,众多诗人的诗作中所表现的大多是进退隐忧之感慨,个中原委陈曲,怕是外人难以察觉的,"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看似惬意,但旷外之惑,无以言表,把原本的莼菰鲈鲙,独赋深意,魏晋风度,阮嵇之效,令人抚卷沉思,久久无语。"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有多少无法排遣的乡愁和落寞失意,都留在了吴松江头,归兮归兮,莼嫩鲈肥,漏船载月,长亭路何须回首,折柳依依,把万千往事都隐入烟雨迷蒙的江南,隐入烟云潇潇的历史之中…… 25
吴松江承载了久远的文化,无数诗人先贤为之歌唱。吟咏这条大江以及它的美丽景色在江南也是文坛上的一大特色。 晋人颜幼明曾以松江为题作诗一首: 百尺竿头路已穷, 寻思无计转飘蓬。 只知钓上鲈鱼白, 不觉翻身入浪中。 这首诗的作者颜幼明,山东人,"历仕征虏记室,晋驾部郎中",诏平南参军。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六卷曾记载,"南齐平南参军颜幼明等聘于魏",即前往北魏访问。这首诗出现在传为汉人东方朔所撰《灵棋经》一书,为作者对其中一卦象的释辞。《灵棋经》是一本推占吉凶休咎的书,晋人颜幼明,宋人何承天,及元人陈师凯多有注解。其经文列举课卦名称及四言卦辞,共有一百二十四卦,卦辞皆模仿《周易》而作。此诗以松江水急浪高为背景,来说明危机四伏的寓意,颇为深邃。 唐朝诗人皮日休一诗《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描写吴松江,更是为众人引用,前有所述: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全吴临巨溟, 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 水怪争渗漉。 全诗很长,所以称一百韵,这里是节选。这几句来形容松江广阔以及物产渔类资源的丰富,很是大气。诗题所寄之鲁望,即与之齐名的诗人陆龟蒙。 陆龟蒙,字鲁望,长洲甫里(今江苏吴江甪直)人,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著述颇丰。据《新唐书·陆龟蒙传》载,其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为陆深后人。皮日休,字袭美,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因皮日休咸通年间出佐苏州幕府,皮、陆结识,并由此而形成的唱和群体。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10卷。《松陵集》陆龟蒙和诗《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云:"今来值霖雨,昼夜无暂歇。……或闻秋稼穑,大半沉澎汃。" 陆皮二人的和诗比较为人传诵的,为皮日休《春夕酒醒》一诗。皮日休性嗜酒,自称是醉士。一个春天的夜晚,皮从醉中醒来,红烛高照,夜色阑珊,独自彷徨,想起诗友陆龟蒙不知此时是否也是长夜难眠,于是诗兴大发,提笔作诗一首: 《春夕酒醒》 四弦才罢酒蛮奴, 醽醁余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 诗从四弦才罢写起,曲终人散,酒力难胜,诗人醉了,一觉醒来,酒炉正旺,醽醁翡翠,温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酒香。醉眼朦胧中,青光摇曳红烛垂泪,点点滴滴堆砌如玉,犹如美丽多姿的珊瑚。诗中没有宴会的渲染,夜色静寂,但其场景无不令人回味,歌乐笙喧的气氛是那样的热烈和悦,举杯痛饮,一醉方休的欢情豪放跃然纸上。然而酒醒诗成,却深深地令人惆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字里行间蛰伏着无法排遣的愁情忧绪。 醽醁为古代的一种美酒。传说唐朝名臣魏征善酿两种美酒,一曰醽醁一曰翠涛,被公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的好酒。《本草纲目》中说,"酒,红曰堤,绿曰酃,白曰磋。醽,即是绿酒。这种绿酒的酿造方法久已失传。诗中醽醁余香,翠炉拥醉,珊瑚瑰丽,以其华丽的辞藻,斐然的文采,衬托一个奇才惊艳,幽豁隽爽的意境,而忧戚之思全在诗外,令人回味无穷。 陆龟蒙接到诗后,很快和了一首《和袭美春夕酒醒》,诗中写道: 几年无事傍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 袭美,皮日休的字。此诗写来极富情趣,在一醉酒醒来之后,月上中天,银光普照,满身的花影斑驳参差,起身举步,却身不由已,不得不请人把自己扶回家去。 诗中旧酒垆指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王戎等常在此酣饮之处。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借指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温庭筠的《寄卢生》:"他年犹似金貂换,寄语黄公旧酒垆。"亦指此意。 陆龟蒙归隐之后,率真由情,呼朋唤友,茶酒风流,亦醉亦狂,怡然自得,既是一种闲适,也是一种疏放。因此,他的这首诗读来意趣横生,那如水的月光是如此的遍地流潦,花影散落,点点上身,清光溢韵,好一个空月舒波的迷人景致。醉意踉跄的诗人,手舞足蹈,却又不忘戏谑幽默,花影在身快来扶我。 这样的恣肆汪洋,在魏晋之风度中并不少见。虽然诗人醉意潇洒,疏狂散淡,了无牵挂,但是这种闲散醉态之后流露的却是几分落寞、沉沦与忧愤之情。唐朝后期,由稳定逐渐走向衰败,宣宗死后各种累积的矛盾爆发,边患不断。咸通中期之后朝中祸乱不止,藩镇割据,南北司之争,内忧外患,生活在这样背景下的诗人,苦闷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26
在唐诗中,张祜的一首《松江怀古》亦很有气势。诗曰: 碧树吴洲远,青山震泽深。 无人踪范蠡,烟水暮沉沉。 吴洲即苏州。吴松江所处太湖流域,人类历史很早,商末周初即为吴国所在,苏州的吴称即从此而来。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归属越国后又并于楚,至秦西汉为会稽郡,后诸朝几经置废,五代时曾称吴洲。震泽,太湖。吴松江岸碧草春树,苏州遥遥在望,满目青山太湖浩荡,泛舟的诗人,不禁感慨,范蠡久杳,无人能觅,如今只剩下眼前这太湖沉沉暮霭下的苍茫烟云。 范蠡,载《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范蠡追随越王勾践,苦身戮力,惨淡经营,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了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了勾践的霸业,被拜为上将军。盛名之下的范蠡,很清楚勾践的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因此,悄悄打点行装带着随从乘舟浮海而去了。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被人誉为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微贱,聪敏睿智、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但为人称道的,还是急流勇退,不恋功名,泛舟五湖的远见卓识。相传越王摆宴之时,范与美女西施见机行事,巧妙脱身,从此风花水月,浩歌狂饮,隐退江湖,深得世人赞誉。杜甫《赠书七赞善》"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温庭筠《利州南渡》"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汪遵《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都对其功成隐退的举动大加赞赏,抒发了忘机五湖,欲归烟水的幽思感怀。 这首诗的作者张祜,全唐诗中载为邢台清河人,一说南阳人。出身望族,世称张公子,唐代著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卓越,据《全唐诗》载,收录其349首。这位张公子在唐诗人中,不算大家,但也算是名家了,其诗颇受好评。所作《宫词二首》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曾流行一时。 此君早年流寓苏州,才华出众,颇有有几分侠义肝胆,谈剑说兵,志存报国,然而纵情声色,放浪形骸。又因性情狷介,不肯趋炎附势,所以长期怀才不遇,始终未仕,未得寸禄,终老布衣,潦倒而死。张祜虽然诗作甚多,但自元明以来多已散失,《唐才子传》中也误为张祐,至今其诗作常常以张祐见诸书章,可见其身后冷落。 张祜还有一首疑似描写松江的诗《题松汀驿》,其诗意风格与上诗相当。 《题松汀驿》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五湖,古代指太湖,与今指不同。《史记·河渠书集解》,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从松汀驿看去,山色空蒙,东面的水乡泽国烟波迷茫。海上黎明日出先现;江上白浪滔天可听到风声回旋。小鸟在高原上飞翔,炊烟升起的小村有小道相通。哪知旧时隐逸之士,不在这太湖之中呢。 后人点评说,此诗"音响协而神气王","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之句峻爽含蓄,语清高远。然而结尾一句,"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令人不得其解。一般人认为古时高人遗隐多以五湖棲逸,而此"不在五湖中",则语意难辨了。后人多有议论,有说望五湖而知隐遗,也有人说人烟小径通,隐遗者竟不在五湖而在此,亦有人说此借指对范蠡风范的感慨,莫衷一是。最通俗的一个解释是作者访友不遇,独作惆怅而已。 而题目中的"松汀驿"令人疑窦丛生,这个"松汀驿"在哪里?鲜见史载,从来无人作注,推测大抵在太湖以东,具体不知何处。 在题咏旅途的诗作中频见松江驿而少见松汀驿。唐·方干《题松江驿》:"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唐·李郢《晚泊松江驿》:"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岁月方惊离别尽,烟波仍驻古今愁。"唐·刘长卿《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泪尽江楼北望归,田园已陷百重围。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等等。据有人考证,松江驿,即唐代建松陵一里半处的松陵驿,距垂虹桥不远处。至于松汀驿,江南诗人众多,从古至今无人设想是否为松江驿,或者原诗流传有讹,本来就为松江驿之误,实为蹊跷。它的原址在哪里,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了。 27
大名鼎鼎的垂虹桥,歌诵的诗词就更多了。江南为水乡泽国,多桥是一个普遍现象,仅吴江就多达近4000座,何以古垂虹桥"独步江南"?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除了桥本身的建筑特色之外,更多的是它的人文价值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来描写垂虹桥的美丽景色,王安石,米芾,苏轼,等大家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而独有意味的姜夔的《过垂虹》则是更为众人传吟。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 此诗作于宋绍熙二年(1191)冬。 一夕大雪,诗人拜访朋友后辞归,江流载雪,船过垂虹,小红唱起诗人所赋新词,而诗人洞箫和之,不觉间早已过了松陵,回首只能看见烟波缥缈之中的座座画桥了。 明人张羽的《白石道人传》中记载:"时范成大方致政居吴中,姜夔载雪诣之,馆诸石湖(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月余,徵新声,夔为制两曲,音节清婉,曰《暗香》、《疏影》。范有妓小红,尤喜其声,比归苕(吴兴),范举以属夔。过垂虹,大雪,红为歌其词,夔吹洞箫和之,人羡之如登云。"而诗人自已在其作《暗香》词序曰:"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肄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诗中暗香疏影,显然是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此句极为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之神态意象,为众多诗家所喜爱,并从中化之,用于咏梅以及梅中之境。 在姜夔的词作中有三分之一的词是咏梅或与梅有关的内容。 这是因为一段断肠情感,要借咏梅惜柳,来聊伴相思,这种痛苦的思念,伴随了他的一生。从姜夔的诗作中看,姜年轻时在合肥赤阑桥畔认识了两位妙龄女子,后人推猜两女子一名红萼一名绿萼。具体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无人能知。不久姜夔离开合肥,再也没有去过,但这两名女子,成了他一生的痛,令其写了大量的诗词来怀念这段感情。因此他在《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一诗中云"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就成为了他对情人的相思绝唱。此番过垂虹,小红娇羞,新人旧情交织一起,怎能不令诗人一吟忘情而沉醉其中呢。 总之,今人看来,这是件很浪漫的事。姜夔每喜自度小曲,《暗香》、《疏影》又是他很喜欢的两首。当他情不自胜轻吟漫唱之时,小红便"辄歌而和之",足见其谐。《暗香》一词开头便云,"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忆起往昔梅边吹笛,引来了那位攀着梅技月下聆听的玉人,旧事难却,依然在怀,感慨一番,"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光阴易老,曾经携手处,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如今西湖寒波澄碧。风飘香零,梅花又落,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诗人在叹惜身世飘零之时,又念伤离别远之情,在这冬夜的归途中,箫吟红歌,风卷烟水,江面浩渺,一叶扁舟,诗意轻徊,令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后人赞其"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情韵丰瞻"。其妙处犹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中最后一句"回首烟波十四桥"中的十四桥,有人说应该改为第四桥。第四桥指古代吴江城外的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宋词凡用四桥,大半皆谓吴江城外之甘泉桥……。《苏州志》:甘泉桥旧名第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从诗意上看,改不改第四桥,似无太大关系。不过姜夔确有一首《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写第四桥畔伤今怀古之情的,所怀之人不是别人,是为之推崇的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 吴松江,流尽千年风月,吟尽世间悲喜愁情,而凝聚在人们心目中的,是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诗词歌赋,气象万千,也只有传唱一时,只有这条江水,滔滔奔流,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