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作文都是限制性的,都要"根据要求"来作文。这个要求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往往是既有显性的,又有隐性的,至少它是有个写作指向的。这对高考作文来说,更是如此。为此,作文首先要会对了意,即平时我们所说的要审清题意是也。千万不能会错意,而致"答非所问",甚至南辕北辙。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一般就是四类卷(38分)以下了! 准确把握题意是立意前提 《考试手册》中"选材立意能力"的第一点就是要求 "准确把握题意"。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也不论是话题作文,还是看图作文,都有一个正确解读、准确把握题目提供的语言信息,捕捉命题的意图,了解作文的范围、要求和限制,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并进行构思的过程。准确把握题意是立意的前提,也是作文构思的基石,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优劣。 就命题作文来说,能否准确地理解题意、紧扣题目的要求做文章,既是对写作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的有效检验,也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文的质量。 "准确把握题意"实际考查的是语文阅读的综合能力,一般要对题目逐字逐句地推敲,仔细辨析题目或要求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便确切领会整个题目的主要意思和主要精神,如"悄悄地提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提醒"是中心词,意为"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是写作的中心。 "悄悄"是修饰语,意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不惊动人",是写作的重点所在。无论是被动的被人悄悄提醒,还是自己主动地悄悄提醒别人,考生都有过这种生活经历,都有话可说。可叙事,可写人,取材范围很广。 然而,要想把内容表述得好,却又是不易的。这个题目有一定的表述要求,如:要有原因交待,不能是无缘无故的"提醒";要有动态性描述,对"提醒"的方式及效果要进行生动描写;要有场面感和情境意识,也就是要进行场面描写,突出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对比性关系。这些潜在性写作要求,可以有效地区分考生。它不是仅仅在选材新颖与否和立意深刻与否等内容方面判定高下,而更侧重于表现形式是否恰当和丰富。如果我们审题不清,就会写成"悄悄的提醒",把本题的"动态性描述"和"立体化表达"的要求转变为静态的叙述和平面化表达。 对题目展开适当联想 对有的题目,除了字面本身的解释,有时还要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可从比喻义、联想意义着眼,如"面对大海"中的 "大海"、"我想握住你的手"中的 "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中的"这道坎"等。还有的题目除了明确文章的表现对象和写作意图,还要考虑文体的选择。它们会直接影响文章"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如"有味",题目本身是一个明确的肯定判断,有着鲜明的情感倾向。审题时应思考,"有"相对于"无"而言,是一种主体的确认,带有浓重的主观倾向。这种判断是感性和理性的混合体,它当然包含理性的思考,但这种理性在这样的判断中反而加重了"感性"的成分。 所以,这样的一种判断的获取就不会只是一尝即有的感官的条件反射似的自然反应,也不会止于事物表象的浅尝辄止,还应该包含咀嚼回味、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透过事物的表象又有新的独特发现。"味"是"味道;滋味",可以是有形的、可感的,是通过味觉或嗅觉器官感受得到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抽象的,是一种"情趣;意味"。"有味"这一组合显然不只是指有形之"味",指具体某种食物味道美,而主要指经过某事感到了有兴致或有情趣。这种"有味"是在亲身经历中,仔细体会后的所得,是一种认识的深入,情感的升华,思想的深刻。 从高考(微博)评分的标准来看,一类卷要求是"切合题意","切合"是"极为符合"之意;二类卷要求是"符合题意",三类卷评判标准是"基本符合题意",一旦"偏离题意"就是四类卷了。由此可见审清题意在评改中的重要了。 【举例说明】 关于"融合"的审题指导 就如今年的上海市作文竞赛的题目"融合"来看,其意在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思考的深度,以及对社会、世界发展的关注程度。 "融合"意为"若干种不同的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要义在事物改变自己的形态融入其它事物而又不改变自己的性质,使各事物在新形成的事物中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整体。融合是一个动词,写作重点应该突出"怎么做"和过程,融合应该遵循"传承基因,有所创新,实现发展"这一主线。可以说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在研究自然现象的规律,追求客观,而艺术则反映着人们的内心感受,追求主观。科学和艺术看似相隔,其实是同源的。法国大文豪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走,艺术越是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人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颠会合。 "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境界吗……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就创造性来说,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创造力发挥得最高的领域,也是从审美角度看最美的领域。爱因斯坦和袁隆平就是两者融合得最好的典范,他们就是在科学的领域主动借助艺术以获得创造的灵感,从而取得重大成就的。还可以说中、西文化的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然还可以说民族的融合,加强各民族的融合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增强民族认同感,形成高度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