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家庭的生命历程中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唯一的孩子由于疾病或意外事故而过早离世,会给家长带来一种创伤性的失落和毁灭性的打击。失独父母的这种伤痛,谁能理解,又有谁能抚平?—— www. 新闻事件 一架韩亚航空的波音777客机当地时间7月6日11点半在美国旧金山机场着陆时失事,事故导致三名中国女生不幸遇难。得知噩耗后,遇难女生王琳佳的父母抱头痛哭,王琳佳的奶奶差点晕厥过去;另一位遇难女生叶梦圆是家中独女,梦圆的妈妈默默地滴着眼泪,梦圆的爸爸则呆坐在椅子上,对周围的安慰充耳不闻。第三名女孩事发时受重伤,最终于7月12日上午不治身亡,根据其家人要求,医院未向外界公布任何细节。 心理解读 三个女孩子都是浙江江山中学的高中女生,十六七岁的花样年纪,满怀憧憬与喜悦参加学校组织的赴美夏令营,却在着陆的那一刻被划上了人生的休止符。逝者已矣,留给亲友们的,是无尽的哀伤。 白发人送黑发人 子女在家庭的生命历程中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唯一的孩子由于疾病或意外事故而过早离世,会给家长带来一种创伤性的失落和毁灭性的打击,家长们容易出现复杂性的哀伤反应(complicated grief),进而造成功能损伤,产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如忧郁、焦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创伤后压力症状、身体脆弱易生病,以及家庭冲突、经济压力、养老压力等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父母们在丧失自己唯一子女的同时也丧失了许多原有的身份和角色,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子女",还可能承担着朋友、物质供应者、情感支持者等角色,子女的存在经常能让父母确认自己的身份和自我价值感。当唯一的子女去世时,父母面临着旧身份的分裂和新身份的形成,必须开始适应没有孩子新的社会角色,这种转换可能需要数月、数年、甚至更久。 由于失独父母们面临不可弥补的投资损失、情感损失,尤其是在中国,"养儿防老"观念甚为浓厚,老年失独父母没有子嗣可以依靠,很多人会感到自己是社会上特殊的弱势群体,被社会所抛弃。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导致失独群体出现社会隔离、社会紧张和社会风险。 宝贝:我们永远在一起 研究发现,父母如果能对丧子这种创伤经历建构出"合理化"的解释,如"死前已有不祥之兆"、"亲子缘分已尽"等等,在丧子6个月后会有较好的适应;无法由死亡找到意义的父母,若能找到部分益处来重构其创伤经验,如"死者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加珍视自己的现状等,在丧子18个月后也能有较好的调适,减少复杂性哀伤。 与西方哀伤理论所强调的"切断关系"的适应模式不同,传统的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重新缔结与死者的关系",将死者以某种形式重置于生活中,恢复象征性的家庭完整感,延续因死亡而停止的故事线,如:随身带着死者遗物,对着骨灰或照片说话、讨论每天家里所发生的事情,将死者视为心灵伴侣、倾诉心事,梦到死者,多做善事认为是为死者积功德等。父母们通过这些新的、调试后的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来重新构建与逝世子女的关联,寄托哀思,并逐渐建立新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