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学习国家认证亲子咨询师晴天妈妈的"婆媳关系"课程。 我们中国家庭里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特点,那就是父母对子女总会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是为你好,所以你的一切我都要关心。有这样一个比喻,在西方家庭里面,人与人之间就像一锅米饭,一颗一颗非常分明,孩子跟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独立,界限也更加清晰。而在我们中国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锅粥,非常黏腻,虽然说多了很多人情味和亲密感,但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越界行为。而且我们也知道,西方家庭18岁的子女需要独立,但在我们中国家庭里面,一旦成了父母,就意味着成为孩子终身的包办和终身的负责制。伴随着这种观念,我们东方的亲子关系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就是错位,父母普遍爱孩子超过了爱伴侣。对于我们的上一辈人,尤其是我们的母亲、婆婆这一代,父亲缺席孩子成长的状态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严重。这其实也是一种错位,孩子无形之中成为母亲的精神伴侣。 婆媳矛盾,从古至今都是难题 正因如此,婆媳矛盾的存在有其历史性和必然性。很多婆婆,或上一代女性长辈会觉得孩子是我的一切,我为孩子付出了青春,我才是最爱我孩子的人。所以很多婆婆会用这样的视角和立场,去跟媳妇沟通,这就是一种亲情的错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婆媳关系变得更加微妙,旧时代的婆媳关系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很多女性迫于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旦嫁到夫家,随夫姓当牛做马地服侍,操持一家人的生活,生儿育女,生活的全部中心基本上以男方为主。等到哪一天,女性母以子贵,然后儿子也娶了媳妇,当年的小媳妇成为婆婆的那一天,女性又变成家里的大家长、大权威,然后把年轻时候在畸形的家庭观念中遭到的这些怨恨、委屈加倍地放在媳妇身上,这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旧时魔咒。 到了新时代,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拥有了更加平等的话语权,婆婆也不再是家里的绝对权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婆媳矛盾的结局,由婆婆的压倒性取胜变成了两者的势均力敌。但无论结局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婆媳矛盾这颗雷从未真正消失。 婆媳关系的真相是爸爸的缺席 其实婆媳关系,表面上是婆媳两个人的关系,实际上是婆婆、老公、媳妇,两代人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加上孩子,那就是婆婆、小夫妻和孩子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这就非常复杂了,在这里说一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特色之一"情敌心态",并不是说婆婆真的把媳妇当做是情敌,而是说目前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格局,导致了婆婆和媳妇之间情感上的对峙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我们经常忽略了老公的作用,其实这种做法和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在爸爸、妈妈、儿子这三个人的小家庭里,如果爸爸长期缺席,那么对儿子来说父亲的角色就是缺失的,TA会不由得变成TA的妈妈(就是婆婆)的精神伴侣,在心理上成为妈妈的唯一情感支撑,这种情况尤其在父母某一方缺席较多、或单亲家庭里面,更容易被强化。就是孩子会跟平常参与抚养他更多的一方建立更深的情感绑定。 妈妈在这个时候,会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优先与孩子分享,而不是和伴侣交流。甚至一些妈妈不需要去跟孩子表达什么,孩子能看到妈妈悲伤压抑的状态,就体会到妈妈情绪上的不快乐,他会本能地去成长起来,努力地去替补爸爸的心理功能,去承担这个角色的任务,给妈妈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所以很多妈妈内心无意识地跟孩子走得非常近,离自己的丈夫非常远,所以这也是一个恶性的"三角关系"循环。其实理想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等腰三角形甚至等边三角形,孩子和父母双方的关系都大致接近。 有这样一个比喻,说每一个中国家庭都有一个哭泣的妈妈,缺席的爸爸,还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其实天生会去平衡父母之间的这种关系,所以他会本能地向着弱势的一方。如果父母之间的情感问题处理不好,或者是因为社会角色的原因,某一方长期处于情感上的弱势,孩子就会本能地去站队。在我们这一代人,这种状态会特别明显,孩子和妈妈是一条战线,妈妈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她可以不要老公不要家庭,但是不能离开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的过度投入,导致老公在脱离原生家庭去新生小家庭的过程中,婆婆会觉得非常痛苦。她会觉得我的孩子有了他自己的家庭,所以他不爱我了,抛弃我了,并把自己这种失去爱的感受、失落和剥离感投射到媳妇身上。她不会认为是孩子长大了所以需要脱离她,她会觉得是媳妇的到来破坏了她跟儿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也是某一些婆媳矛盾特别尖锐的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和立场。或许双方都不自知,但是确实存在。 特别强调是,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才会有相对健康的家庭秩序。育儿问题、家庭问题都强调夫妻是小家庭的主人,这种排序是属于第一位的,夫妻关系一定是是高于亲子关系的。如果总是任由长辈为我们的生活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或者我们总是退一步,在家庭中都不去承担、不去作为,任由上一代去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种错乱,可能给未来埋下更大的定时炸弹,引发更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