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上,两学者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优劣,争论不休。一说,中国人思维方式"求同",不好——抑制个性张扬,压制个体活力,束缚个体创造力。中国科技不发达,症结就在这儿;一说,西方人思维方式"求异",很棒——鼓励个性恣意发挥,容纳个体标新立异,宽容个体追求本真。西方科技水平先进,原因就在于此。 中国人"求同",以集体为至上,西方人"求异",以个体为核心。这两种思维方式,就像阴和阳、冷和热、动与静、黑和白等等一样。你能说阴不好,那地球上天天照着红太阳,生命还能延续吗?你能说阳不好,那我们时时生活在阴冷的环境中,谁能受得了?你能说冷不好,贮藏食品,就需要冷。你能说热不好,没有温度,种子就难以发芽,植物就难以生长。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因此,"求同"和"求异"思维方式,你要争个高下优劣,恐怕难分伯仲。 古人云:"意不并锐,事不两隆;盛于彼者必衰于此,长于左者必短于右,喜夜卧者不能蚤(早)起也!"(汉。刘向《说苑。谈丛》)正如这段话讲的,任何事物都不能两全。"求同"和"求异",其实是思维方式的两个层面,两者互为补充,各有千秋,并行不悖。不能绝对地说,中国"求同"的思维方式好,西方"求异"的思维方式就不好。同样,反之亦然。 拿一个组织来说,一味"求同",容易窒息组织成员创造的活力,出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面,使组织失去竞争力而走向衰落。一味"求异",又容易导致组织成员我行我素,缺乏纪律性和团队精神而降低组织战斗力。中国没有"求同"的思维,大家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当年就不能打败日本鬼子。中国人的"求同"思维,也没有影响中国人的四大发明。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需要"求同",就"求同",需要"求异",就"求异",不能把"求同"和"求异"绝对化。辩证地说,"求同"中有"求异","求异"中亦有"求同"。 时下,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研工作领域,就要鼓励"求异"思维,培养"求异"思维,异中求新,新中求变,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却要提倡"求同"思维,不断强化公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爱国爱集体,如古诗所言,"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为国为家,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