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参加了几个规模较大的教学研讨会。会上都安排了几节能够体现某一教学理念的公开课或观摩课。这些课一般都由某一级别的名师或当地有影响力的教师执教,课堂大多设在舞台上,课后有教育专家评课。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研方式,一则为其他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样本,二则受益教师数量庞大。但让我迷惑不解的是,这几个教学研讨会上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大多超时了,有的竟长达1个多小时。 小学一节课标准时长为40分钟、中学为45分钟,这一规定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有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依据。一节课超过45分钟,别说学生听得心烦意燥,就连坐在台下的老师也会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如果都拿这样的课作样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恐怕都得改一改。 公开课拖堂无外乎四个原因: 一是讲课者没有精心设计,没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自恃能力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是自以为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强,不把学生放在眼里,事先不了解学情,所提问题要么学生回答不了,要么没有思考价值。殊不知,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有很大差异,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讲授会有不同的教学进度。 三是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完美,强行将两节课才能完成的内容压缩为一节课完成,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出现拖堂情况在所难免。 四是缺乏应变能力,不考虑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内心感受,不根据实际情形灵活增删教学内容,只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表演。 我曾多次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课,无论事先有无准备,课堂上魏老师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几乎每节课都会留下3至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自由交流,很少有拖堂现象。 蕴涵新理念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应该依据常规教学要求,严格遵守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的规定。如若不然,就失去了公开或者观摩的意义,听课老师反而觉得在实际教学中不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