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中国企业负债规模增大等问题浮出水面,去杠杆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阅读去杠杆相关文献,着重分析了现今中国去杠杆问题中的三个争端,即实行何种货币政策、是通过减少负债还是增大资产的方式、是否应该实行债转股。通过本文,以期对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杠杆率 一、我国去杠杆的必要性 自金融危机以来,各个国家在采取各种方法逃离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剖析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最后得出原因之一就是高杠杆。"杠杆",一般是指经济实体通过对外借取債务,以较少的自有资金来撬起大量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能满足企业资金不足的需求,还能为企业带来放大投资收益的杠杆优势。但高杠杆的存在不仅会使得企业容易陷入债务危机,还会限制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应对高杠杆的危机,全球金融圈都在不断地讨论和总结如何通过对高杠杆行业进行限制,以此减少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去杠杆已经变成了应付金融危机的一味良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已成功列入中等收入国家之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2008年经济危机过后,我国企业也受到影响,经济效益下降。随着人口日益的减少、国民收入停滞不前、国际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等一系列的内外因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常态"状态,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凸显。2016年在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中,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已经提上日程。2017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十三五"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共同作用下,2017年我国产业发展逐渐开始平稳运行,企业效益开始明显好转,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2018年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中国去杠杆中的难题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很多经济体都曾经在经济需求上出现疲软状态,通过多种方式去杠杆,以促进经济稳固健康的发展。中国去杠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在关于选择去杠杆途径时,不能照搬照抄他国的措施。并且关于采用何种方法去杠杆这个问题,学术界还讨论不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对于 "新时代"中国经济如何去杠杆问题,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回顾国内文献,就如何去杠杆问题,争端主要集中在实行何种货币政策,是通过减少负债的方式、还是增大资产的方式,以及是否应该实行债转股这三个问题上。所以,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三、如何解决去杠杆中的难题 首先,本文认为针对中国现在经济的发展情况,不应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去杠杆。中国现在债务高问题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这两个部门的资金主要投资于制造业、基建业和房地产。然而现今中国这三大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无法给部门带来收益的回报,甚至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如果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只会让地方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获得更多的廉价资金。不仅无法起到降低债务的作用,同时还导致那些促进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借贷难问题止步于发展初期。 由于中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给现企业带来经济上的促进效果。提高资产利用率,应该从改变中国经济机构开始。努力坚持"经济结构性改革",促进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经济蓬勃壮大,对不良企业进行重组和兼并,才是中国"新常态"经济下去杠杆的正确道路。 其次,本文认为去杠杆应该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两方面进行改革,而不是单纯的讨论选择"做大分母"还是"减小分子"。对于资产端,要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引入新技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对于负债端,清理僵尸企业债务,减少财政对三大产业的投入,对债务进行重组。如果只是盲目的减负债,而不关心资产的提高,去杠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创伤,甚至使经济走入低谷,造成社会动荡。同样,盲目的增加资产,如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制造出虚假的繁荣,也无法取得去杠杆的成功。所以,去杠杆只有将提高"资产端"和降低"负债端"同时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本文认为只要合理地利用好债转股,是有助于中国经济去杠杆的。一方面,通过债转股,企业的股东结构和治理结构可以得以改善,最终达到提高资产端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它可以补充我国资本金不足的缺陷,降低企业杠杆率。在2000年,我国曾经尝试过债转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资产端效率低下的问题。问题主要在于,这次债转股以行政主导为主,没有真正的实现法制化、市场化,使得债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 要实行债转股,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做好设计,努力解决实行债转股可能面临的问题,切记要避免出现"明股实债"的现象,才能使债转股发挥其预期作用。 总结与建议 综上,就中国经济去杠杆问题已经找到了大致出路。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尚待思考与解决。第一,去杠杆不可避免地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震动,如何尽量减小去杠杆对中国经济的副作用。第二,如何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债转股,带动资产端的增大。第三,如何促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同时解决好国民再就业问题。 本文将在日后继续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尽可能为现今中国经济去杠杆提供良好的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崔九九."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困境及其出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03):42-45. [2] 项后军,陈简豪,杨 华.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与流动性关系问题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08):57-72+148. [3] 王春峰,黄 凝,房振明.债务与经济的周期关系研究及国际比较[J].经济体制改革,2015(04):179-183. [4] 李 朝.国有企业去杠杆与债务风险防范研究[J].环球市场,2018,(30):27. [5] 李治宇,董庆前.打赢国企去杠杆攻坚战[J].人民论坛,2018,(2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