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注重"需求端"到注重"供给端",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官方经济学思想转变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短缺周期下,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波动,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通过控制或者刺激需求,特别是,通过扩大政府投资,熨平短期性的波动,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宏观经济学演变史上,"供给学派"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可谓风靡一时。这个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需求方面的理论,而特别着重于供给方面的一个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诺奖得主蒙代尔以及拉弗。尽管在经济学历史上,这个学派被公认为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和政策体系而广受诟病,并在里根卸任之后而基本销声匿迹。但其政策主张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戳到了美国经济的最大的病症,从而被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以"里根经济学"而扬名立世。供给学派认为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强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是经济中的劳动和资本的配置与有效利用,认为抑制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政府干预,以及过高的税收,因此主张放宽各种管制,降低边际税率。供给学派成为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官方经济学,里根提出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复兴计划就是采用了供给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时下中国经济学思想转向"供给侧"的时代背景尽管和当年美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不同,但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也陷入了战后黄金期后的大停滞。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泰勒·考恩在其《大停滞》一书中谈及美国经济停滞时将经济陷入停滞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低垂的果实,也就是好干的,容易干的产业都干完了;二是美国进入了科技高原,缺乏重大的创新。这和时下的中国经济非常相似。当下的中国经济,容易干的产业也基本已经干完,传统的增长动力趋弱,包括制造业、人口红利、投资、房地产、出口、消费在内的传统引擎都已经筋疲力尽,难以为继。靠过去的刺激政策继续维持经济增长已经没有任何出路,这意味着,必须通过供给端的改革,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而不是通过加大刺激,人为拔高数字,实现所谓的"高跟鞋式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意味着,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等跨越的关键,在于通过打破各种"供给抑制",攻坚克难,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实现经济的动力升级、产业升级、制度升级。比如,能否真的推动国企改革,让效率不佳的国企退出市场,能否真的让民间资本可以进入99%的领域,能否彻底废除计划生育,能否把大量的配置资源的权力从政府手中剥夺,能否真的打破利益藩篱和各种垄断,能否真的不再考核没有意义的GDP增速,能否真的下决心减税,能否真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更多向民众倾斜,这都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都很难,但这都必须做。否则,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镜花水月。 一个运动员最终的成绩取决于其体能,而不是靠兴奋剂。这就是中国供给经济学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