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朱文娟——Psy525.cn 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孩子们成长的烦恼无处倾诉该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建议,可以组织那些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学习心理学,并且进行专门培训,从而起到心理辅导老师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严诚忠除了担任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的职务之外,还在卢湾区一所初中学校担任校长。"我觉得,学校里不需要设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而需要心理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可以由一些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来兼任。"可以组织这些老师学习心理学,并且接受专门培训。"严诚忠坦言,"其实有些老师连话都讲不清楚,但是他们毕竟是老师,大多数学生在心中仍然保持了对老师的敬畏感,如果老师说出的话,不少学生是愿意听的。当然,最好是老师本身具有人格魅力,那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联合有关心理专家,给学生们提供心理检测、快乐教育、生命教育,并提供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严诚忠认为,现在我们这样的教育通常会被纳入到德育教育中去,"而当下德育教育的主流却又是以政治要求、成人的道德来要求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这样的德育教育不是缺失就是过分。" 一切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顾卓敏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田淑兰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眼下时有发生的悲剧,很多都是由于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够科学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吃得好喝得好,他们的生理需求是得到满足了,而心理需求?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只是觉得给他们知识,让他们会考试就行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非常多。" 在谈到具体情况时,田淑兰告诉记者:"要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有时候社会上的很多宣传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比如说,现在社会上宣传严厉教育,像虎妈这类的,或许这是个成功的案例,但仅仅是个案,可能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就适得其反。"正所谓教育无定论,田淑兰委员认为,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孩子,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要因人而异,"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简单化"。 与此同时,针对如今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田淑兰委员表示:"孩子的心理问题很多是无意识的,他不像成人那样意识到这个可能属于心理问题,需要去找心理老师。另一方面,也不是说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已经形成心理疾病了,需要去找心理老师,所以也不能把它过于渲染了,这孩子会觉得,怎么了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所以,田淑兰委员认为,对于孩子的心理引导,关键还在于情感的投入。 老师要从个案中获得经验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顾卓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坦言,目前设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无人问津是有客观原因的,"这就涉及到老师的工作方式可能要改,另一方面你坐在那个屋子里等学生上门,也不合适。所以在这方面,学校教育模式也应该有改进,光安排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刘焱委员还认为:"老师也要认识到,学校不光是学习的地方,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他生活的地方。很多时候,决定孩子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他在学校里能否找到朋友,这就是一个社会性,如果没有朋友就会有一种孤独感、被隔离感。但是,我们现在的老师都不注意这一点,他们把工作简单理解为就是来教书,根本不了解、不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作为一个老师来说,不在于他有多么高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懂不懂教育心理学,会不会与孩子相处,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刘焱委员也对目前现有的教师进修模式提出了质疑:"现在说到进修,就是请个大学教授来做两场报告,这是没有用的,因为教授讲的根本不切合老师上课的实际。相反应该是在经验中成长,通过老师自己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在彼此的交流中,在一个个现实案例中获得经验。" 作者简介: 邢星 已帮助过 106人 入驻年限 10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