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种激励机制中,所需要权衡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绩效考核的深度与广度。比如,许多绩效考核都比较好地考察到员工行为对公司近期利益的贡献,而忽略了对公司远期利益的贡献。不同的报酬方案,有时能够弥补缺乏远期激励的问题。再举一个例子: 比如某一部门经理,其工作业绩按照其所领导这一部门的成绩来评估,即把这一部门作为一个赢利中心来考核,就会忽视一些对公司总体利益有影响,但不影响这一部门利益的因素。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当然,有可能这个部门和公司的其他部门之间有较大的独立性。公司必须权衡如何来评价这位部门经理的工作业绩。 最后一个比较常见的需要权衡的问题是要考虑到团队绩效,如果报酬是建立在个人绩效基础之上的话,就不利于激励集体协作。反之,如果报酬方案考虑了太多的集体作用,那么集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就会各为其事了。 晋升和激励报酬的关联设置 对大多数公司来说,职位提升机制也是重要的激励方法,工资提高往往是职位晋升所带来的,实际上,许多职位虽然高低不同,但待遇却是相同的,如果公司提拔绩效杰出者,那么,提升职位也是对绩效的一种回报。提升职位这种激励方法的作用大小,取决于某一员工有多大的机会获得提升以及职位提升后的收入增加程度(以及在将来提升职位后,期望中的收入增加)。 如果职位获得提升的机会太多或太少,员工很少有机会改变这种结果,那么职位提升这种激励机制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讲,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必须考虑到报酬和激励作用,公司的组织架构决定了职位提升的可能性大小,职位数量和提升时间,这些都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对事业前途的期望。 绩效评价和激励报酬 为了兑现业绩奖励,绩效评价方案必须与绩效考核同时考虑,通常是由经理定期评价下级的绩效。 还在每个月愁眉苦脸地想着怎么"应付"那些表现优异的员工吗?还在努力抑制心跳加速的痛感,从那可怜的部门资金里,抽出更加可怜的一部分给下属发红包吗?如果身为经理人的你还在这样做,那么只能说——太老土了。 白花花的银子固然诱人,却未必能让员工的内心产生化学反应。芝加哥大学的斯科特。杰菲瑞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参与实验的63人中,18人未受到任何奖励,22人受到现金奖励,23人受到非现金奖励。这些人中,70%的人都表示"更愿意受到现金激励而不是奖品",但实验结果却表明,受到非现金激励的人员表现出更高的绩效提升。 人们声称更喜欢现金奖励,但却为非现金奖励更努力工作。其实人们常常以为自己最需要钱,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就不再把钱放在第一位了。对经理人来说,这实在是个好消息。 因此,真正聪明的经理人,正在尝试花费心思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激励员工并与之沟通,那就是非货币形式。也就是说,用礼物、关怀、休假、名誉称号等等代替金钱,来表扬员工,激发其工作热情。 一名员工的日记 不得不说,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因为这个月销售业绩是全部门第二名,上午在部门会议上,本人"遭到"了严重的表扬。兴奋感一直持续到下班。要知道,本人毕业还不到两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可以小小地得意一把。尤其是,经理在全部门50人面前给足了我面子,其中的大多数,可是我的兄长乃至叔叔辈人物。因为实在高兴,晚上下班后找朋友去K歌,但没想到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居然是在回家后。 门打开后,老爸老妈春风般的笑脸扑面而来,茶几上,老爸已经摆好了功夫茶,俨然一副要三口人聊个通宵的阵势。我正纳闷,还没宣布我的好消息呢,他们怎么就高兴成这样?老妈说:"你的经理傍晚已经来‘家访’过了。 打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濒临饿死的人你就是给他十座金山都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包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员工激励,必须要考虑员工各种各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 下面我们把不同类型的员工,比喻为四种生存环境下的鱼,我们结合鱼的需求来谈谈如何做好不同类型员工的激励。 第一种类型的员工:水沟里的鱼。 这种类型的员工,他们最迫切需求的是物质,比如工资、奖金等。他们需要钱来养家糊口,需要供小孩上学,或者供自己生存等,因此,他们可以做最累、最脏、最不体面的工作,只要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就行。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能耐,也没有太高的奢求,他们只需要挣足够的钱来承担家庭和生活的责任。这类型的员工一般为工地上的农民工、工厂里的操作工等最基层人员,或者可以是有经济困难的员工,也可以是走向社会不久迫切需要用钱的员工,对于他们的激励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是物质激励,如果缺少物质激励,不能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给予他再多的精神方面的激励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象我们对一群饥饿的人说,你们赶快干吧,干完后给你们一人一套新衣服,对饥饿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食物,而不是衣服,衣服再华丽、昂贵,对他们来说,没任何意义。 第二种类型的员工:池塘里的鱼 这种类型的员工,他们需要的是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舞台。他们基本上衣食无忧,能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他们一般是具有一定的学历、知识、能力,拥有一份轻松、稳定而又比较体面的工作,但对本身的工作,往往却又无法自主选择。这类型的员工一般为中小型国企里的职工,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等,他们需要的是工作更轻松、环境氛围更好,需要在工作中,得到别人的尊重,由于他们对本身的工作缺少自主选择性,也需要有一个更宽广的舞台。 " "家访"?太震惊了!记忆中上一次被家访还是小学时代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老师家访是因为学生表现不够好。而这次经理不但来向爸妈通告了我的进步,还顺便打听走一大堆我的"隐私",性格、爱好、家庭情况悉数不落。真是兴奋到晕倒。不过清醒过来后,在满怀感激的同时,我也发愁:这下为了不负经理的苦心,下个月我怎么好意思偷懒,又得拼命了。 留住你的敬业人才 根据调研,只有8%的中国员工具有高敬业度,但这些人中的近半数表示愿意接受其它企业的聘任或是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找到合适的人难,留住他(她)则更难。而在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中,"我的经理了解如何激励我"尤其关键。恰恰是这一点,在中国的状况堪称糟糕。"多数人在选择一家公司时,是因为看中了这个公司而加入;但在离开时,离开的理由则多数是因为不能忍受自己的上司。"北京万古埃森特咨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郑大奇说,"在中国,很多经理更多地习惯批评员工,但正面的激励可能更有效,也具有更大的边际效应。这是对人力资源职能的挑战,只有人力资源部做这件事是远远不够的,每个经理人都要成为高超的人力资源专家。" 这意味着,有竞争力的基本工资、培训机会并不够,翰威特(Hewitt)亚洲最佳雇主调查冬天一样能派上用场。 但没想到,大家居然一点也不高兴。小张说早知道奖励名额增加了两个,他也努力一下就能超过第四名的小王了。小李居然说她家已经有加湿器了,她最想要个玩具给儿子。真是郁闷,场面弄得很尴尬。没想到非货币激励操作起来还这么麻烦。评论[] 不花钱但要费心思 随便买个礼物?或是轻描淡写地夸奖几句?非货币激励可远比这复杂得多。 关键词:老员工激励方法,怎样进行员工激励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