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走进黄河


  ——读《嘉应观赋》有感
  "四渎称宗兮,惟我嘉应观----",捧读耕心同志的《嘉应观赋》,又一次让人心潮澎湃,豪情顿生,忍不住再去拜谒嘉应观,再去领略黄河的波澜。
  走进黄河,你就无法忽略嘉应观,解读嘉应观,你就无法不得不去看黄河。嘉应观铸成黄河魂,黄河又为嘉应观铺开无数历史的画卷。
  这座坐落于武陟县东南,号称黄河流域最大的河神庙,浓缩着黄河奔腾的历史,记载着炎黄子孙的伟业,充满着许多神秘和传说,引得后世人一代代去瞻仰和探索。
  我们走进黄河,在诗仙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吟哦声中,纵观黄河数千年来风起浪涌。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曾淹没多少村庄,涂炭多少生灵,洪灾所至,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处处是儿哭妇啼,处处是逃难人群。从古到今黄河被历代天子所瞩目,无数英杰志士为训服黄河而前赴后继。所以嘉应观享此殊荣,在清朝雍正元年国库空虚的情况下,雍正皇帝却拿出库银的三分之一敕建嘉应观,动用能工巧匠无数,历时四年建成,亲赐"嘉应观"匾额。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的建筑布局却敢仿皇宫建筑;远望楼阁凌空,殿宇栉比,古柏参天,红墙碧瓦;近看观内建筑精致绝伦,雕梁画栋,挑角飞檐,俨然如北京故宫。修建如次大规模,高规格、匠心独特、耗资巨大的建筑群,却只为祈求黄河安澜,造福苍生。真正是"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富民生关乎大清江山"。因而嘉应观落成后黄河上下水清2000余里,持续26天,在当时蔚为奇观,雍正亲自撰文祭河神,在今天的嘉应观水清碑上,人们仍然依稀可见当年雍正的一腔赤诚。
  黄河一路走来,劈山夺关,翻江倒海,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从远古洪荒到现代文明,从大禹治水到小浪底工程,其间几易其道,几多波澜,几多沧桑,几多感慨。站在浩瀚的黄河边,仿佛看见大禹从远古走来,沿着黄河访源头,察地势,一路劈山引水,疏通河道,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仿佛看见河臣上书,黄河告急,天子动容,群臣云集,共议良策;仿佛看见火把亮如白昼数万名河工不眠不休奔走于决口之处---,历史不会忘记黄河永远铭记,嘉应观是河神庙,却供奉了从大禹到林则徐14尊治河功臣塑像。在这里,治河功臣被人们赋予神的尊严,其功绩被沿河老百姓称颂至今。嘉应观既是庙,又是道观,建筑形态又是宫殿,而东西道院又是清朝河道、河台衙署。据说,这种宫、庙、衙三位一体的官式建筑群在全国绝无仅有。
  黄河滔滔无言。历史翻回康熙末年,黄河在武陟一带四次决口,洪水淹没新乡、卫辉等地,直逼天津。沿途冲毁良田房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深受其害。而一些河务官员却借水患之名侵吞治水银两。雍正元年,黄河又决武陟县马营口,康熙派雍正到武陟县在治河大臣牛钮等人的协助下,立惩贪官,开挖引河,分刹水势,堵口筑坝,修成十八里大堤,堵住决口,使此后270多年来,黄河再没有在武陟为患。武陟人民感其幸运,多次重修嘉应观,以感念那些治河先杰们。
  因为黄河,嘉应观有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传说为镇压蛟龙,根绝水患,在观内御碑亭,雍正特地用巨大铜碑压住井口象征水祸的河蛟塑像,并在碑身、碑头上刻上龙的图案,在亲书碑文上加盖玉玺,最后还在亭顶造一皇冠,据说蛟龙坐下的这口井与黄河相通,河涨它涨,河落它落,人们从河蛟头上的水眼里往井里丢铜钱,可以根据水声大小预测河水的涨落。御碑亭为镇观之宝,可就是这座御制铜碑,也居然被偷工减料,本是全铜御碑却被做成铜面铁胎,其造假技术之高,令后人望尘莫及。据说嘉应观落成后,雍正皇帝祭河神时察看铜牌,忽然晴天霹雳,完好的铜碑竟裂开一个口子,露出里面的铁胎,雍正龙颜大怒,立即追查此事、重惩贪官。可就是这座铁胎铜面的御碑也并不那么简单,据今天的冶金专家研究鉴定,鉄和铜的熔点不同、凝固点也不同,以现代的冶金技术都无法做到铁胎铜面合为一体,而在工业不发达的清朝,却居然将其融为一体,由此可见清朝铸造技术之精湛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惊人智慧。
  历史的大河滚滚向前,如今的黄河今非昔比。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武陟县境内的人民胜利渠时亲笔写下,"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邓小平、江泽民、温家宝等一代又一代国家领导人以人民利益为己任,多次视察黄河,改造黄河,使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百川归海,变害为利。再看大河上下,治黄工程紧锣密鼓,护河长堤绵延不绝,小浪底再现人民智慧:用水发电,引黄灌溉,抽水於坝……,如今的黄河两岸芳草萋萋,牛羊成群,林茂梁丰,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这九曲黄河啊,积绽多少民族文化,见证多少历史沧桑,阅历多少志士豪杰。黄河不语,只留下万亩桑田沃土,只哺育无数儿女英雄,只留下滔滔浪声。黄河无愧于母亲的称号,无愧于中华民族的摇篮!
  看黄河,拜禹王,再读嘉应观,看中原景色如画:
  "渔歌唱晚兮,邀牧童与夕阳。
  晨钟暮鼓兮,报河涨与河落。
  仰我禹王兮,慕力导之洪荒。
  星转斗移兮,复何弃何扬…"
  让我们也和耕心同唱,共祝千年嘉应观与天道同昌……
网站目录投稿:幻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