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孙洪涛,凭借其出色的折纸能力,最终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热议。 此事,之所以备受关注,不言而喻的是该学生的"奇"。他的"奇"在于出奇制胜、出其不意,成功地发掘了自我的潜力,成功地避开了千军万马的文考。但,我们不禁反问这个"奇"里,真的就是他本身的潜力吗?我们大学招生真的实现了多样性吗?这个技能就真的是独步天下的"制胜法宝"吗? 首先,可能我们排除不掉这个学生参与高考竞争时的"捷径思维"。众所周知,高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高考,一道横亘在我们人生里的第一道"独木桥"。千军万马般的青年学子们,汇聚到了这里,狭路相逢,学优者胜。竞争无可避免,"战争"一触即发。所以,大家都"无所不用其极",只为闯过这人生的第一道关。那么,这个学生的这项技能,是否又巧妙且恰好地掩饰了他的不足呢?所谓的"折纸奇才"只是走捷径取巧避短的手段而已,在他人不经意且不屑的角落里用功。最终,意外地得逞了,收获了觊觎已久的"成功"。试问:这样的成功,投机取巧的成功,是我们社会所需要与倡导的吗? 其次,我们诟病已久的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越是到了这样的利益攸关的时候,越是处在风口浪尖,备受关注。高考,是青年学子们第一次参与广泛 社会竞争,是他们认识社会的第一课。我们应该教于他们的是追逐梦想的勇敢;是大学的神圣与权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那么,作为选才的学校,势必需要一个规范、公平、公正的选才制度,且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样的人才,综合性的人才,不仅仅限于高分数,我们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但,这样的前提也是综合考量与规范考察,那么,试问:我们现今的大学又有几所真正地做到了呢?新的选才制度真的形成了吗?新的专业设置真的具备了吗?可能,未必吧?那么,这个所谓的"折纸奇才"的"奇"里又有几分的真呢? 最后,我们再来设想一下"折纸奇才"的未来之路。高考,近一点来说,是为大学选育可造之材;远一点来说,是为国家选用可用之才。出了社会之后,那就是个人的生存之路,得凭借自身的一技之长来生活。那么,"折纸奇才"的技能,足够帮助他实现社会生存与生活吗?社会需求又真的形成了行业趋势与规模吗?这些问题,应该都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但,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将来",把真正的将来却抛之了脑后。 诚然,高考是一次无情与残忍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我们成长里关于欢笑与泪水的第一课;是我们青春里初次触摸梦想的勇敢与坚韧,是我们人生里最有意义的怀念与回忆。 所以,且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吧,无论怎样,但求无愧天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