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剧中的王振,的确不是什么好角色,他因为救过朱祁镇,因此获得了朱祁镇的信任,而且这种信任可以说是无条件的宠信,王振也因此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而就在最新剧情中,王振在朱祁镇亲征瓦剌的途中,竟然说想要让朱祁镇去自己的家乡看一看,朱祁镇同意了,但是这样一来就偏离了原本预定的道路,将朱祁镇陷于危险的境地之中,最终被瓦剌俘虏了。如此一来,王振的行为可以说是十分可疑,他为什么要让朱祁镇离开原定的轨道,他到底是不是内奸呢? 1.历史上的王振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宦官。 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受明宣宗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明英宗)被称为王伴伴。宣德十年(1435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他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但因英宗祖母张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故而不能干预政事。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英宗称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王振力劝英宗亲征。途中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误行程,行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也被杀死。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 2.王振为什么要让朱祁镇去自己家 孙若微亲自牵着马为朱祁镇送行,孙若微叮嘱朱祁镇,要用自己对朱祁镇的这颗心,去对待天下百姓。王振随着朱祁镇一起出征,还带了两车金银珠宝。孙若微来到兵部查看军报,知道朱祁镇到了凤凰岭,还是有些担心朱祁镇的安全,杨荣保证,只要朱祁镇按照兵部的路线走,就不会出事。 朱祁镇行军在外,正梦想着这次干掉了瓦剌,把关外的地封给王振,王振却提议让朱祁镇去他的家乡一趟,朱祁镇宠信王振,立即传旨改道。路遇大雨,王振装着金银财宝的马车卡在了泥泞的道路上,几个太监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车给推了出来。 王振带着带军改道的事情被孙若微知道后,孙若微担心起朱祁镇的安全来。各个将军也来劝说朱祁镇,朱祁镇却觉得改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他们责骂起来,朱祁镇发了脾气,决定不走了。朱祁镇改了道,瓦剌见有机可乘,便偷袭明军,军报传到宫里,太后知道朱祁镇被困后,一时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而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被瓦剌士兵团团围住。 3.朱祁镇能理解孙若微吗 朱祁镇从小就聪明,和爸爸一样是一个明君,但这也只是他小时候。孙若微很忙,不仅要管理朝廷的事务,还要照顾儿子,随着年纪都增长,她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朱祁镇也被太皇太后接去抚养。可孙若微一直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哪怕再忙也会挤出时间来照顾朱祁镇,有空就会陪儿子上课,找他谈心。 朱祁镇虽然是皇上,但他也和我们一样,贪玩,也有叛逆的时候。父母的话听不去,旁人的话都牢记心中,现在的朱祁镇就是这个样子,觉得旁人的话说的都是好听的,嫌母亲啰嗦。而孙若微是左右为难,她想让儿子成为一代明君不负朱瞻基的期盼,可她也是一名母亲想要儿子过得快乐。 或许这就是皇家,从她选择让儿子坐上龙椅的那一刻开始,一切都已经注定了。朱祁镇长大后,变得叛逆。抚养朱祁镇的太皇太后,因为不满孙若微一个人把持朝政那么多年,经常有事没事给朱祁镇说当年孙若微进宫的故事,说她是靖难遗孤带着朋友刺杀皇上,最后得到太妃嫔的位置,甚至为当上皇后,不择手段让朱瞻基留给自己太子的位子。 朱祁镇还小,还不懂事,以为太皇太后说的都是对的,于是开始疏远妈妈,还宠信太监王振。王振瞒着朱祁镇收干儿子,还干涉朝政让他盲目批改奏折。孙若微一气之下要杀了王振却遭到朱祁镇的阻拦。孙若微答应过朱瞻基要好好守护江山,可朱祁镇却告诉孙若微,自己要亲政不要她再来帮忙,那一刻孙若微是有苦说不出。 而朱祁镇就是因为宠信王振,才会在出征的时候被敌方俘虏,失去皇位,失去亲人,才知道母亲当初说的都是对的,才知道她是为了自己好。孙若微为了朱祁镇做了那么多,不奢求他能明白,要的是他当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