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年味儿没有变淡只是变样了


  很多人慨叹,如今年味儿变淡了,也变味了,似乎是人心不古或者是我们把传统文化弄丢的原因。
  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不免过于悲观、消极和伤感。其实,年味儿还在,只是不断地变化着新的呈现形式而已。只要年节在,总会绽放出浓浓的年味儿。不断更新的年节新气象和新特点,正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爱回忆和迷恋过去的年味儿虽不是错,但否定年味儿的新变化,看不惯甚或拒绝一切新事物,则无疑是一种思想的僵化和根深蒂固的守旧心理。用固守的眼光看待年味儿,不宜提倡,也不宜过分渲染。
  上世纪70年代,是我的孩提时代。那时的年味儿,一是穿上件新衣服,二是可以吃上半个月的好饭菜,三是可以买点鞭炮听听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穿是头等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那时的年味儿,就是肉香、爆竹声和新衣服的组合体。爆竹并不多,舍不得一下子放完,于是拆开一个个地燃放。那时候还有生产队,过年的时候会杀掉几只羊煮好,然后各家端个小盆子去领,肉并不多,但汤水还是不少的。印象深刻的另一件过年大事就是走亲戚,看望各方亲戚,礼物极简单:七八个馒头、几个粽子、两把挂面,用包袱一裹起就出门了。因为能在亲戚家吃顿好饭,孩子们自然爱走亲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少年时代,也是我中学时期。国家的各项改革已经起步,物质生活逐步丰富起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吃穿不再是过年的主要期待。那时候的年味儿,逐步多了点文化味道。看民间戏曲,看打鼓的、踩高跷的,去赶年集等,大家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脸上写满了改革开放后的喜悦。而且开始陆续看上了电视,虽然频道很少,但过年的时候总算是有了一种文化消遣方式,随后,春晚也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且,我们这里还恢复了过年"请先人"的习俗,这在以前被视为封建迷信是不准许的。请先人,就是把列祖列宗和逝去先人们的名字写在牌位上,供奉在家里一起过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上班、成家。我的年味儿是过年时,带着老婆孩子回家。那时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年货早已不是问题。回家过年,主要是带点较好的点心、茶叶和酒水,其他东西家里都不稀缺,带着老婆孩子就是回家最好的礼物。但北方的山区路难走,从城里到老家的公共汽车一天就两三班,跑得又慢,往往为赶车犯愁,而且下了车还要背着孩子走十里小路,辛苦自不必说。再一个困难是冬天山区太冷,虽然开始燃煤取暖,但那小铁炉实在不太管用。还一点就是那时农村人家的厕所是个问题,有的是到处冷飕飕的透着寒气,有的茅厕则跟猪圈一体,上个厕所很尬尴,你得时时提放着猪捣乱。这样辛苦奔波的年味儿,大概有七八个年头。
  大概是2000年前后,我把父母接到了自己的城市一起生活,再也没了过年回家的颠簸、寒冷之苦。一晃,就到了2016年的春节,我也早过了不惑之年。八九年前老家来人说,路修好了,直通家门口,而且是一级公路。老家山区成了宝,已成立旅游开发区了,只是耕地越来越少。今年春节,我们家第一年四代同堂,连同妹妹一家,多达11人一起吃年夜饭。这时候的年味儿,早不是吃穿问题,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就图个热闹、开心。聊聊家常,说说工作,谈谈国家大事,是最多的主题;年轻的则刷微信,手机抢红包,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短信拜年、各种聊天工具问候亲朋好友,早已替代了串门子拜年方式。对此,我持开放的态度,觉得这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是年俗与时俱进的表现,没必要拒绝甚至抵制。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有些旧年俗、年味可能会陆续被历史淘汰掉,比如放爆竹明显的减少了,杀年猪、置新衣更少了;年集也没往昔热闹,互联网给年货购置多了个重要渠道。一些新的年俗、年味会不断替代旧的,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20年前谁会想到互联网、手机会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神器?对此,人们无需也无法无法以传统年味沦丧为借口而否定新变化和新年味儿。所以,在我看来,年味儿没变淡,而是变得越来越文明和现代化了。作为一个从偏僻山村走出来,又融入到城市文明中多年的人来说,我不留恋缺吃少穿的年味儿,因为我不喜欢那贫穷、饥饿的记忆,也拒绝传统农耕时代的落后和保守。
网站目录投稿:亦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