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回乡见闻"这个话题,我原以为自己会有很多话说,但真动起笔,很多话又不知该怎么说。 现在,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可我的老家全然不是这副景象。 这些年,老家的公路开通了,但别说车了,人影都少见,一片寂静。加上还是早春的天气,冬的寒气尚未消退,视野里的一切都有几分萧条。似乎,只有傍晚亮起的路灯,可以证明这里是个尚有人居住的地方。 按照习俗,大年三十的晚上,村里的老人会算好吉时,开庙门、上香、放鞭炮,辞旧迎新。记忆里,这波鞭炮会响很久,但今年除夕夜,我屈指数了数,只有不超过十户放了鞭炮。若没记错,我们村该有五十多户。而眼下,这些放鞭炮的人家,多半是老人在留守,年轻人过年也没回来。我笑着说:"现在老奶奶都敢放鞭炮了。"一旁的弟弟说:"老奶奶耳朵不好使,没什么好怕的。" 我注意到,村里文化综合楼盖得比村里任何一座房子都要好,里面的设备应有尽有。年前,村长回城时,把钥匙交给了爷爷,本意是大年三十晚上让村民都到综合楼里热热闹闹地聚一聚,一起看春晚、打牌。可当晚,连打扑克的一桌人都凑不齐。 在早些年的记忆里,村里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也没有路灯,也没有现在的文化综合楼,但每到傍晚总会有一群一群的人聚在一起聊家常,大伙打着电筒这家逛逛、那家走走,老学堂里的"迎神节"也总是过得别样热闹。 如今,生活越过越好,这无可否认。家里该有的都有了,人却没了。就像是流行性感冒一样,一家家都是如此:有人进城务工,有人进城陪读;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里租房、买房。村里便只剩下了一些老人。前几年,过年期间,大伙还会回老家过个年,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城里的"家"过年,要么是因为老家没有其他人,要么就是把家里的老人接到城里一块过年。而村干部们,则常年住在城里。村子越来越不像村子了。 大概,所谓的"老家",是适合生活却不适合生存的地方。有钱人愿意开着豪车到这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一看绿水青山,体验几日宁静的生活,但那不过也就是小停几日。呆几日,觉得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时间久了,便觉得日子没有出头。 我看着村里那些老房子,心里有些难过。如果那些留守老人忽然有一天病倒了,或者不小心在上山的路上摔倒了,该如何是好?当有一天,村里的田地都荒了,人们再也不会种田、插秧、打麻糍……或者,所有这些都可以由机器完成,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进步?也不知道,在人们纷纷离开后,村里越来越齐全的设施,是不是一种浪费?更不知道,多年之后,是否会有人想念过去,会不会有一波一波的人从"进城"变为"返乡"。 当然,我甚至不知道,在中国大地上,是不是只有我的家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