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学校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与探索


  摘 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要形成高职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学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学生、要为方经济服务就必须建立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关键词:实训基地;高职教育;生产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特色鲜明,就在于企业实践与职业学院教育相结合,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形成高职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高职学院的办学质量、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学生、要为方经济服务就必须建立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一)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二)真实性。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真实性、共享性(开放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三)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
  (四)文化双重性。生产性实训基地要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于一体。
  (五)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二、拟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优化实训项目,体现实训内容的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选择的实训项目要具有典型性。要让学生通过一至二个实训项目的生产,掌握相应技能后,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相同或相近的生产任务。实训项目的组合要具有递进性和完整性。递进性就是在组织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训项目时,要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合理有序的编排。完整性就是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虽然应该各有侧重,但都包含从接受生产任务到调研、制订方案、决策、安排生产、检查反馈、验收评价等要素),要将电子信息类专业所有实训项目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涵盖该专业对应就业岗位所有基础技能和关键技能以及基本的发展技能。
  (二)充分开发基地功能,实现生产与实训和谐统一。尽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反过来促进进生产,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但两者又有对立性(生产目标与实训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实施原则和方法的差异,生产会妨碍实训、实训也会影响生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重生产、轻实训,或重实训、轻生产的现象常常发生,企业经常以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安全责任重大等理由减少学生参与生产实训的人数和时间,弱化了校内基地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功能;对基地的技能考证、社会培训、技术研发和成果展示等其他功能开发不力,导致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不能扩大校企合作共赢的结合点,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研究与探索一条统筹生产性与实训性、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路子,教师能依据企业生产规律组织实践教学。
  (三)探索建立校企双赢长效机制。校企合作的深化,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关键。如何与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基地长期有效运转,形成基地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我们在共建合作中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寻找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和纽带,实现双方的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四)研究与探索合适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校企之间要明确职责,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基地,做到从管理要效益,从投资要收益。除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规定外,还应制订实训基地建设、使用与管理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
  (五)引进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首先要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技术服务型企业主耍是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和先进的仪器没备、技术,通过咨询、培训、评价诊断、分析检测、鉴定、设计、技术开发、加工、代理、修理修配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其产品是智力劳动成果为主,表现形式往往是检测报告、鉴定意见书、发展规划、背销方案、设计图纸、合同等。对于企业来说,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既可以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和设备,减少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又节约人头费用的支出和管理成本;在组织学生进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消耗性材料的成本易控制,服务质量易把关(既有老师和师傅的指导,也有同组同学的相互监督,更有质量抽监制度的保障,出现质量问题,完全能够及时采取低成本的补救措施);同时,与学校合作可以增加企业公信度,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企业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科研、设备等优势,拓展经营范围,开拓新业务。其次引进产品生产型企业。引进合适的产品生产型企业入校。引进企业的生产技术含量要适中,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学生上手慢.在进行生产性实训时效率就低,废品率高。企业将无法承受原材料和生产时间的高成本;技术含量过低、生产工艺过简单,对学生技能提升意义就不大.如果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第二,引进的企业需无污染、低噪音。第三,引进企进的产品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生产必须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进的企业设备功能多,产品可以升级换代,这样才能保证合作行较长的时问。第四,学校引进的企业或车间生产有相对的独立性。
网站目录投稿:惜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