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寻找打不倒产品经理的真正自信


  说实话,我并非是一个有极强自信的人。我日常在博客、微博和豆瓣等社区的侃侃而谈都来自于我背后的大量学习和积累,但事实上我依然缺乏自信。在日常的产品研发过程中,我时常反省很多事情:
  需求文档写得太简单,还有更深入的逻辑没有考虑清楚。
  对于交互想得不够彻底,很难去做决断。
  对视觉设计时常有更高的要求,但往往放弃坚持。
  对于功能开发虽然跟进及时,但往往缺乏有效地激励开发的能力。
  以上种种都是我时常问自己的问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版本,做了一个又一个功能,我觉得我始终是一个不自信的产品经理。
  昨天看到标叔的一篇老文,其中有一段话特别触动我:
  再深入说说自信的问题,很多设计师其实不自信自己是做交互设计师的"料"。其实这个自信不是自己暗示的,是真的需要有一个个成功案例来佐证的,如果你恰巧有公认的成功案例,那你一定不会怀疑自己的"天生资质",这也给到我一个启发就是培养一个设计师的自信一定要因人设事,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给到机会,让他大胆去闯,鼓励他在自由状态下去悟,不要太干扰他,一旦他收获了真正的自信,一般人是打不倒他的,而且他会对这份职业有极大的认同感。
  我觉得,这段话对于产品经理的培养亦然。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我试图去寻找很多的标杆:最好的方案、最简单的策略等等。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当你宏观地看到全局,可以有效地判别好与坏,你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在实践地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迷茫,不断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觉得这就好像你是个时间旅行者一样,来到未知的时代、未知的地点。
  但产品经理这一行其实是很难对比的。人们往往会用某个成功的产品去打上标签:
  你看,那是微信的产品经理;
  听说xxx助手做得挺成功呢;
  而真正有影响力的一些产品经理,大部分时候靠的也是一个机遇。不是说我不自信,或者把原因都丢给客观环境,而是每一个为人所赞的产品经理总有那么一两个故事值得称道,张小龙的foxmail故事,如果加上一点情感因素,那真是一篇励志大作;李明远的副总裁之路,如果加上一些神童概念,那也足以传播于民间。总结一下,牛逼的产品经理,应该有四个要素:
  年少成名
  产品悟道
  成功案例
  小道故事
  我见识过一些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之中少有人做出一个让自己满意让用户喜欢的产品;我见识过许多热衷于参加各种交流会的产品经理,大部分都称不上优秀,但是拉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就号称xxx组织,试图用多人的力量去塑造行业影响力;我也见识过许多的产品经理,他们谦和而真实,谈起产品来津津乐道。
  这三种人都不是最佳的选择。但一定要我选,我会选第三种,至少忠于产品、忠于自己和内心,认真去秉承产品经理的企业家精神。何为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谈到"企业家精神"的两种特征:
  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的产出
  能坚持创新,开拓新的市场及新的用户群
  这是我余生都应该追求的目标。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选择第一种人?优秀的产品经理,做不出好产品,有很多原因。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好运,看得到机会的人,因此比较自负地选择了第三种。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然是有成功案例,有自己的坚持,有真正的自信。而我在这方面收获甚少,入行两年多,我对自己不满意。所以,在《写在24岁之前》中会说道,自己想要拥有一个值得说的好故事。那个好故事就是我真正做好一个产品、一个功能,让自己满意了。
  而在这个故事开始之前,我应该先寻找到自信,安抚我的心。
  第一步很简单,我想脱离大公司的流程设定,找到初心,回到最简单的那一句话"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前两天看彼得德鲁克的书,提及这样一句话:但是,真正缺乏的,是有人愿意倾听,愿意将每个人都挂在嘴边的信念——"产品或服务的目的是满足顾客的需求"真正当做一回事。
  产品经理的工作不是大学必修课,会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教你先了解用户,然后考试,然后继续下面的产品设计课程。一开始,所有的产品经理都被拍屁股上马的反而是另一件事情:做需求。
  那么如何回归到最基础呢?恰好我在看王淮写的《打造facebook》,其中提到一点:在facebook,你可以找到其他部门的人做导师,和他们聊生活聊产品。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所以我得忘记自己是个入门两年多的产品经理,我要先从了解用户学起,找用户调研的专家学习真正触达用户真实场景的方式。
  对于产品经理这一行来说,怎么做产品感觉越来越是经验值的问题,但了解市场和用户,通晓产品和商业的产品经理难得见到。执行力、技术理解力、沟通能力,这些固然都缺一不可,但这些表现都是封装在产品内的,恰如你可以说产品做得稀烂,说明产品经理的业务水平一般,但产品市场好坏则是另一种能力。往往是后者才能有效地推动产品创造价值,前者重要性则弱一些。
  你对用户了解多少?这个问题时常困扰我。大部分时候一个功能的诞生都少不了有一个前提,即这个功能合理,请CE一下,选择A、B的可用性测试。这不是A方案或者B方案的问题,而是这个前提本身就值得质疑。
  学习了解了用户之后,我应该会写一个系列帮助自己去了解商业市场,类似产品成长史之类的,讲述一些我知道的产品内幕和八卦。作为一个记录者,观察者,我觉得是最适合用来学习的方式。一些在财经媒体就职的记者朋友教会我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作为一个对市场缺乏深刻认识的人,我觉得搜集这些产品商业化的资料,是了解市场的开端。
  用户和商业就是我需要持续探索和了解的两个方面,也是我积累自信,而非浮于表面的学习成长过程。
网站目录投稿: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