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蒋介石调集第四集团军东渡黄河,赴山西南部中条山、黄河沿岸狙击日军。1939年至1941年,陕军在中条山抗战三年,武器落后,后援匮乏,损失惨重,但一直死守阵地,被称为"中条山铁柱"。 "六•六战役"是"中条山抗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经过13天激战,最终,陕军两万多人以牺牲8000人的代价守住了阵地。 "跳黄河"就发生在战斗过程中,未能突围或被逼上绝路的官兵中。 1939年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候,为鼓舞士气,"胜利"被"放大",而惨烈的牺牲代价则被有意地"忽略"了。壮烈的陕西士兵跳黄河,在当时就被有意识地"忽视"。 那一仗日本人准备得很充分,火力很强,我们的部队都被打散了,弹尽粮绝。陌南镇跳黄河的,大多数都是从西安来的"学生兵",他们是96军177师的候补力量。这些学生兵思想进步,但还没上过前线,甚至还没学会打枪,很多人连武器都没有。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就被日军分割包围,赤手空拳,走投无路,不愿被俘,于是跳了黄河…… 张道生早年毕业于西北陆军学校,抗战时期曾任第四集团军96军177师话剧团团长、辎重连连长等职。1988年张道生去世之前说:"有朝一日国共再度合作时,也重视了这段抗日历史,我可能就不在世了。但你们和后人不能忘了,这里有很多抗日跳崖的烈士,他们都是从这一带跳下去的,都是二十左右和十六七的陕西娃……" 从1998年开始到2010年,西北大学部分师生历时四个年头,跑遍山西黄河边当年战场所在的村庄,寻访了上百位还在世的老人,希望能还原那段"跳黄河"的历史。大概如下: 1939年6月6日午后,芮城县的老庄村南窑、许家坡、方家村一带大约有一千人跳黄河,主要为96军177师的后勤人员、学兵队。 1939年6月6日午后,陌南镇的马家庄、沙窝渡、曲里的黄河滩和绝崖上,大约有500人扑入黄河或跳下悬崖,主要为96军177师工兵营部分官兵。 1939年6月7日下午,在平陆县张峪村、沙口村、窑头村一带,大约有一千多人的96军177师和38军47旅被围官兵,在黄河滩上手拉手走入黄河,试图渡河逃生,大多数人被黄河波涛吞没。 1939年6月7日黄昏,平陆县老县城一带和太阳渡有500余名38军46旅官兵被日军包围,苦于没有船只,找来桌椅、箱柜、木料、木椽等丢入河水后再跳入黄河,但因黄河浪大流急,大部分人被水浪吞没。余下漂浮的官兵又被追赶而来的日军机枪枪杀。所幸天色渐黑,极少数人因此侥幸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