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尼玛"……这类粗俗的网络语言广泛传播,正在破坏汉语的使用规范,并成为大众文化的污染源。 某些粗俗网络语言,甚至已经被精英人群和严肃文本使用,渐成一种时尚,好像不会用就显得很落伍似的,这种语言氛围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使用习惯。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青少年是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甚至是创造者,尤其是对低龄学生来说,在他们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没有建立起对母语规范的辨别能力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和使用光怪陆离的网络语言,很容易使他们与健康优美的语言产生隔阂,成为一个没有语言文化定性的人,进而成为一个在各种时尚文化符号中流浪的人。这种情况不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现实,令人忧虑。 这种影响,甚至已经超出了语言本身,渗透到价值观层面。粗俗网络语言正在向大众文化的各个层面渗透,为大众文化注入平庸化和粗鄙化的元素,大众文化的强大塑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偏好。大众文化,是滋养国民精神、涵养国民性格的源头活水,这个宽幅文化地带被污染,拉低了社会文明和道德水准。过去一些羞于启齿的字眼,包括一些骂人的话,已经借助网络登堂入室,变成了俊男靓女的口头语,成为影视剧中的对白,甚至扮成严肃媒体的"新文风",成为公共交流的常用语。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熏染日久,语言审美品位降低,精神和人格自我矮化,玩世不恭心态的滋生,诸如此类去道德化、去价值化的畸形时尚,对青少年来说,已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文化病毒。先贤们说,在粗鄙平庸的大众文化中,很难产生精致的文化创造。在粗俗网络语言泛滥的今天,揆情度理,值得深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粗俗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社会教育,都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语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尤其语文教育,承担着纯洁汉语的重要责任,有责任厚植汉语的根系,有责任让健康优美的汉语言之核在青年学生的心中扎根,培养起学生必要的语言辨析力,培养起对粗俗语言的基本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粗俗网络语言的传播划上无形的边界。 保护汉语言的纯洁和优美,是需要人人自觉担当的事情,特别是承担公共传播责任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都有责任使用规范的汉语,尤其应该遵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有关规定,承担起作为社会教育者底线的道义责任,不能以显示亲和力、强调接地气等理由,为粗俗网络语言的蔓延大开方便之门。 语言素来是在不断创新中逐渐丰富发展的,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沾有草根之气的网络语言,而是反对粗俗的网络语言。有观点认为,当下汉语的使用,总体上已经呈现出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的危机,已经成为影响一代中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那么,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是守住汉语言文明之核。只要这个文化之核在,汉语健康发展的根脉和元气就在,我们的文化基因就在,这理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当然,语言的雅俗之分是一种常态,任何时候都有。所不同的是,粗俗网络语言所展现的,已经不是语言的生命活力,更谈不上语言的创新,而是一种流入语言江河的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