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的表情,僵挺的身姿,直直的眼神,散发着浓浓的旧式气息,就是这样看起来如此乏味的两个乡下人,却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及山姆大叔共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仿佛一个时代望着另一个时代",《美国哥特式》的历史价值,甚至连他的主人格兰特·伍德也始料未及。当人们日复一日做着最琐碎的工作时,感受到的只是寻常的欢乐和苦恼。改变历史的人往往并不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变历史。那些所谓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是寻常日子里微小的累积。 在伍德曾生活的小镇,至少有他400幅以上的画挂在不同的墙上,而大部分购画人都是在画家扬名之前买的。这幅让他名垂青史的画作中的两位主角,是请邻居62岁的牙医和自己30岁的妹妹充当,仅仅因为他们俩儿独特的长脸与那个干草叉很配。1941年该作品被发行为一张战时海报,附上民有、民治、民享的字样,风靡全美。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到底是夫妇关系还是父女关系,被争议超过了半个世纪,喜爱的人和愤懑的人一样多,这幅画也是被后人恶搞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无论贫穷或辛劳,都不卑不亢、庄重地活着,伍德眼里的美国乡村无疑是美国独立精神的一个底子。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美国梦碎成了噩梦,遍地是绝望,遍地是希望。很多著名的摩天大楼,比如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中心都是在30年代拔地而起,好莱坞电影在那个时期大行其道,看一场几小时的电影人们忘却所有烦忧,与此同时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虏获亿万民心。从此美国艺术跟可口可乐和牛仔裤一样,成为美国价值观扩张全球的一部分。 恢弘巨著《私人生活史》,就是从一对古希腊夫妇的肖像开始说起。这对夫妇向世人平静的展示自己,并没有给观者透露出太多的信息。"他们视我们的存在理所当然,他们视自己的存在也理所当然。他们就是他们,以平等的目光凝视我们。"他们没有刻意模仿,没有任何政治上的象征符号,但他们手持书本,以无意识的姿态表明,他们曾经创造的辉煌伟大。 一个国家的盛衰植根于它的底子。3月23日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去世,虽然经过前几日误传的铺垫民众已然心平气和地接受,但还是无数人为这个小国伟人的离开扼腕。14年前我采访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时,医生出身的他比律师出身的李光耀小2岁,掌握总理大权却晚了整整22年。以至多少年后马哈蒂尔还依然慨叹最大的遗憾是马来西亚的工业化跟新加坡比起步太晚,"我不得不在晚年完成好多事情"。 而当年采访李光耀的继任者新加坡时任总理吴作栋时,始终小心翼翼的避开谈论李光耀,当他向我讲述从政之路时,坦言"当上总理我并不高兴,但在我性格当中有一种非常实际和非常求实的特点。这样就让我能够不断接受现实,自我调整。"当我问他是否有出书计划时,他直言不讳:"因为我从来就没想成为伟人,所以也不想写什么自传。"我更认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中对李光耀的评价:"一个最讲究实际的人。他对政治理论漠不关心,蔑视一切不能直接有助于增强新加坡力量和使新加坡富裕的事物。" 近期与因要约收购*ST二重而被众多媒体追踪的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聊天时,问他时光倒回两年前还会重组二重吗?"别说2013年,现在问我也无怨无悔。"他回答坚决,对混合所有制也直言不讳:"现在出现一个问题:社会资本更希望逐利,这是资本的特性,可吃白菜都来吃白菜心儿,那白菜帮子谁吃啊?"央企的底子不论多雄厚终要实实在在算账的。 其实对个体而言,再怎么重蹈,再怎么轮回,再怎么革新,底子就在那里,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