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的报道出来后,山东大学回应称,经调查该学生论文确为抄袭,其他相关调查仍在继续。(1月25日澎湃新闻) 除正文部分高度相似外,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甚至致谢语都近乎一字不差,抄袭程度让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惊讶的是,如此荒唐的论文居然顺利通过了答辩,直到最近才被揭发。不得不追问:该生是如何蒙混过关的? 当下高校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着实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从论文选题的提出,撰写到最后的答辩,都有严格的程序。但此次爆出的山东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说明,有些高校对学生学术论文的指导以及审核仍不够严谨。 首先是论文指导老师不负责任。学生论文从选题、提纲、初稿、修改直至定稿,导师应该都会参与其中,只要导师认真负责,不可能出现此案例中这样高的重复率。而现在的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导师对学生的论文根本就不上心,完全是在应付了事。 其次是论文查重工作未落实。根据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官网上登载的《山东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总文字复制比"(不含本人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在30%于60%之间(含30%,不含60%)的,由各分会组织专家结合核心章节文字复制比等情况对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类型与性质进行认定。至于"总文字重合比"大于60%的,该办法提到,"原则上必须延期答辩"。据澎湃新闻记者检测,该文章与另一学术论文重合比显著超过60%。而这位学生竟然能够顺利通过答辩,说明该学院的论文查重工作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 再者,论文答辩环节应付。硕士生论文需要面对多位专家的专业性提问和质疑,抄袭者应该会露出马脚,而现如今却能够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说明在论文答辩环节存在逢场作戏的可能。 论文抄袭行为,自然有学生学术品行不端等个人原因,但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学校指导和审核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杜绝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这也就意味着,要想规避学术论文抄袭,就必须把反抄袭工作落到实处——论文不合格就不让送检,送检不过就不让答辩,答辩不过就不颁发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