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概况 窑墩村位于舒城县棠树乡西南,全村3.7平方公里,耕地3130亩,547户、1788人,24个自然村,11个中心村民组。低保户53户67人、五保户24户2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4人,舒城县首批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党员53人,村两委干部5人。经过不断发展,窑墩村于2018年如期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加至67万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量和来源结构 三 主导产业 经过多次科学调研论证,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决定把丝瓜络种植及加工作为窑墩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此来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丝瓜络是一种中药材,除了药用外,丝瓜络深加工可以制作成丝瓜络鞋垫、 丝瓜络保健枕 、丝瓜络沐浴品 、丝瓜络洗碗球 、丝瓜络玩具及艺术品 、丝瓜络拖鞋、 丝瓜络床垫等产品。为提高丝瓜络种植技术,村两委派管理人员40多人次到浙江宁波、六安市金安区、安庆市大观区、亳州市药材大市场及周边乡镇学习丝瓜络种植技术;多次联系浙江宁波、池州石台、六安、亳州等地丝瓜络收购商,拓展丝瓜络销售渠道;目前窑墩村丝瓜络种植已达350多亩,丝瓜络成为村集体增收的主要产业,2018年丝瓜络销售收入15万元,2019年30万元,预计2020年丝瓜销售收入达60万元。 四、发展路径 通过建设安新农业科技扶贫生态园、建强党建引领、创新管理经营体制,切实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尝试土地入股、园区带动、资本注入等形式,实现"三变"新型经营模式,做到土地流转获"租金"、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种植得"现金"。 窑墩村在发展经集体经济过程中,把支部领办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四议两公开",确立窑墩村产业发展由村集体实施,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发展集体经济,制定窑墩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营方案,根据集体经济业务划分为不同模块,分别由村两委人负责,并制定奖惩分明制度,激发村两委干事业的积极性,提升了村两委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党建引领和村社合一"模式,通过提高村党组织服务能力,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党支部抓协调、抓服务、抓信息;专业合作社实施技术培训、生产指导、市场营销等活动,确保按质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最低保护价,形成了合作社抓技术、抓标准、抓销售;社员抓种植、抓管理、抓采摘等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五、发展成效 1.党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坚持"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模式,突出"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撬动决胜脱贫攻坚的支点",把党建与产业有机结合,落实责任,实现稳定脱贫。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兑现绩效奖励,提高了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实现村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保值增值,夯实村集体的物质基础,为全村打下了一份"家底",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村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村两委干部的威信明显提高,全体党员的荣誉感明显增强。 2.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成立舒城兴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60多人在蔬菜大棚、丝瓜络种植基地务工,其中贫困户11户12人,每天人均收入70元,带动11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其他务工农户月增收2000元。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围绕农业技术、企业管理、电商经营等内容,对村里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12名产业带头人进行学习提升培训,让电子商务平台融入产品营销,发展"一村一品",带动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7万元,2020年村集体预计收入100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 3.农村三产融合明显加快。建成占地面积500亩的安新农业科技扶贫生态园,集农业规模种植养殖、观光、休闲于一体,包含稻虾共养基地、丝瓜络种植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三部分,辐射带动贫困户种植丝瓜络40亩、稻虾共养30亩,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扩大中药材丝瓜络种植面积,延长丝瓜络产业链,引导丝瓜络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迈进,将生态园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工工业、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体验与旅游观光型的生态农业,有力的促进了三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