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评论爱好者,我常常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写评论,如何将评论写好——一篇短小的教育评论背后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评论是不是就为一吐而快,教育评论要不要理论的支撑,评论所持的判断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以为评论不是意气用事,也不能只图一吐为快。评论的价值是引发思考,推进思辨,不能不讲逻辑,不顾学理自说自话。《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究途径》的作者认为,批判性评价,并不意味着不要标准,一个科学的评判,"需要解释证据的能力以及现有理论之间的关系"。我以为,一篇好评论的特质就是对理性的尊重。 譬如,许多家庭教育专家和评论作者总喜欢说,"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或者从另一个极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勤快父母带不出勤快的孩子"。粗一听这些推论似乎言之凿凿,仿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现实中确实也有不少问题学生背后有一个问题家庭的例子,也有一些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都很有出息。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在谈及"希望和乐观"时,承认了这样一个普遍的现实:"一些长期被忽视、被虐待的儿童,或者父母不和、分居、离婚的儿童,很难发展出充满希望的特质"。但他又告诫我们,"有时家庭环境中存在特殊压力的孩子,更有可能形成坚韧和充满希望的特质",因为他们"把不幸看成是挑战发展机遇而不是障碍"。卡尔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诸如"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的说法是不可以反推的。也就是说,一些成长在问题家庭的孩子,未必就一定会成为问题儿童。同理,那些穷人家出身的孩子,也未必个个能够早当家。 类似"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的逻辑,在评论作者中并不少见。比如,不少作者喜欢大谈校长的不是,在现行体制下,一些校长确实存在问题,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校长"不懂教育",但这能推出所有的校长都不好吗?我们在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时候,能不能尽可能不以偏概全呢? 对同一个教育问题存在不同的思考和分歧是在正常不过了,因为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态度自然也不同。问题是,当我们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若总是带着个人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在讨论中控制不住的时候,就难免偏执一端而丧失理智,最终以谩骂或误解而告终。问题是,许多时候谁的嗓门大,谁会忽悠貌似谁就真理在握。而这正是评论人需要力戒的。 一个靠谱的评论作者,总是会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充分剖析某个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努力寻找"额外"的信息,尽最大可能了解他者的观点,以及支撑其观点的理论及事实的基础上,探寻"第三种"可能,寻找"第三选择"。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评论,其实就是对某一个教育问题的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究,作者需要力戒的就是要抛弃自己已有的观点,以批判者应有的姿态,不简单地接受或者排斥他人的观点和自己所读到的文字和已有的知识,从批判教育学的视角而言,我先前的所知和言说,现在已经过时。 当然探究问题远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上,最终总得有一个判断,或者力图有一个明确的主张,这个判断或主张还要尽可能是合理的、尊重事实(对方)的、适当的。这恐怕就是评论难写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一篇评论的判断最好不要绝对化,行文也要力避将话说满。 如果为了哗众取宠,这样的教育评论不写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