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眼中的《史记》绝对不可能是下面这个样子。 首先因为西汉还没出现适于写字的纸张。虽然那会儿纸已经发明了,但质地粗糙,只能用来包东西,所以东汉人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司马迁能用来写字的东西要么是绢帛,要么是简牍。绢帛属于丝织品,太贵,司马迁肯定用不起,所以只能写在简牍——也就是木片或竹片上。因此,司马迁眼中的《史记》大概是这个样子: 但这还不能算是"一版一印"的《史记》,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印"出来的。印刷术直到唐代才逐渐普及,所以唐朝以前的人想要拥有一本《史记》就只有一个土办法:手抄! 抄书在当时绝对是个职业,但抄书匠的劳动成果不会是一"本"书,而是一"卷"书——一长条写满字的手卷,就跟佛经一样(下图)。所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习惯把一部书的一个部分称为"一卷"。 手卷式样的书有个致命弱点:展开来太长,不方便阅读。于是有人把散装书页贴在手卷上,大大缩短了手卷的长度(下图)。这样的手卷打开时,书页颤动,如同抖动的龙鳞,所以这种装裱方式称作"龙鳞装"。 直到宋代,《史记》才被印刷成我们现在熟知的书籍样式,走进千家万户。此时距离司马迁去世已经1200年了。 如此抄抄写写一千余年,不抄错字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有人进行校对修改。此外,就像我们觉得古人的文章难以理解一样,古人阅读其先辈的文章同样会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这就需要有人添加注解。于是就出现了国图展出的这本《史记》。 很明显,这本书使用了大小两种字号,大字是正文,小字是南朝人裴骃(音因)、唐朝人司马贞、张守节为《史记》做的注解。这个版本的《史记》最早将三位先哲的注解与司马迁的原文合在一起印刷,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所以非常重要。 那么,这样的好书是谁印刷的呢? 右半边书页上有个黑色方框,学名叫"牌记",相当于现在的版权页,用来标注作者、刊印者的相关事项。这个牌记里写着六个篆体字:建安黄氏刻梓。 "刻梓"就是刻版印刷的意思,"建安"是福建地名,而"黄氏"则是指南宋建安一位非常有名的"出版人"——黄善夫。 中国古代的出版机构主要有两种,即官府和书坊(书坊既印书也卖书,相当于出版社和书店的结合体),印制的书籍分别称为"官刻本"和"坊刻本"。 但黄善夫印书的性质截然不同,他的《史记》属于家塾刻本,意思是由私人出资印刷,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满足兴趣或学术的需要,所以校对严谨,印刷精良,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