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ifortune 2012年9月中旬,中国各地突然爆发出民众自发性的抵制日货游行。不幸的是,各地游行中出现了零星的打砸抢。为什么游行队伍中容易出现暴力行为?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聚现象。游行,就是集合行为的一种。而在游行中,经常会出现群体模仿与去个体化的社会现象。 模仿是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又分为有意识地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在游行这种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中的模仿,不同于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模仿。 再者,非理性模仿的发生则基于另一些原理,其中之一就是去个体化: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个体失去自我觉察的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做出一些个体单独时不会做出的事情。 去个体化是由费思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的状态,当个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时,个人的行为就较少的受自己的个性和意志的支配,而倾向于依从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气氛越强烈,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体化状态。投入群体暴乱活动的个人,往往忘乎所以,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去个体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规范的制约,使人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使个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去个体化最直观的特性就是匿名性。当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都穿着同样的制服时,喊着同样的口号,个人是不容易被识别的,个体就被湮没了,被匿名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个体处在群体中,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的事件上,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研究人员在对一些街头破坏性骚乱中的越轨者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并不都是劣迹斑斑的坏分子,相反,其中不少都是平时循规蹈矩地常人。他们之所以做出了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他们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或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的冲动行为。 如何去避免:组织时尽量选择白天,并号召大家不要遮脸。另外,加强监督,第一时间曝光、惩罚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