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告别错失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你总是担心错过了什么吗?——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丽捧着iPad,窝在床上打游戏,打发着为数不多的闲暇时间。但这份悠闲自在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她的手机开始不断闪烁来自社交网站的信息提示,忠实地反馈着好友们的最新动向。几个朋友正在K厅里唱歌聊天玩骰子,小丽开始感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周末时光是多么的无聊孤单,她错过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精彩……是继续跟自己独处,还是去参加朋友们的聚会?小丽开始纠结起来,这份纠结渐渐地开始让她烦躁不安、患得患失……原本平静的时光也变成了一团乱麻。小丽的这种状况,便是典型的"错失恐惧症"。
  •名词解释:错失恐惧症(FearofMissingOut,简称FOMO),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具体表现为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面对"错失恐惧症",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近两成网民自认患有"错失恐惧症"
  错失恐惧症最早由作家安妮•斯塔梅尔使用,后美国《商业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使用了它,广为传播。错失恐惧症像一种传染病,染此病者不惜代价,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
  如今在国内,随着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络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铺天盖地到你无法逃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错失恐惧症。某媒体在新浪微博进行的微调查显示,有15。2%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有32。6%的人会频繁刷新微博等社交网络,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还有过半的人严重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因为担心错过什么重要联络。
  •患有严重的"错失恐惧症"15.2%
  •与"错失恐惧症"不沾边儿21.7%
  •不会拒绝牌局、饭局、K歌等各种邀约17.4%
  •依赖手机,忘带或没电时都会心烦意乱58.7%。
  •QQ会一直保持在线状态19.6%。
  •频繁登陆邮箱查看邮件8.7%
  •频繁刷新微博,以免错过各种最新话题32.6%
  过度依赖社交网络是主因
  在铺天盖地的社交网络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情绪及情感极易受其影响,尤其是当浏览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时,那些不断闪烁的信息提示,忠实地反馈着好友们的最新动向,潜伏于心底的惶恐与焦虑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恶性膨胀。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及心理学教授丹•阿雷利如此解释诱发错失恐惧症的心理机制。
  人们总是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害怕自己就时间安排作出了错误的决定。此刻,平静的心很容易变为犹豫,既而转变成恐惧、焦虑、刺激、茫然、患得患失、烦躁不安、不合时宜等诸多复杂情绪。
  这就像是现实生活中一次令人扼腕的擦肩而过。"当你错过一趟航班时,迟到两小时和迟到两分钟,哪个更令你难过?"阿雷利认为,答案显然是后者。这种失之毫厘的深切遗憾使得现代人的举止开始发生奇怪的转变。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图尔克勒则表示,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们,已经不习惯以现在进行时来注视这个世界,也忽略了一件事——作为人类,我们所能处理的数据是有限的,"随着技术不断渗入我们的生活,人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后者被赋予更多权利,从而得以影响我们的决策、情绪及情感。"
  学会偶尔对手机说再见
  "社交网络既是引发错失恐惧症的根源,也是治愈错失恐惧症的药方。"照片共享服务应用Flickr及推荐引擎Hunch的联合创始人卡特里纳•费科认为,错失恐惧症是一种"周期性"现象。
  社交网络总是致力于提高用户的回头率,根据其发布内容的新颖度、创造力或受欢迎程度予以奖励,并允许其他用户对照片等发表评论,因为"没有人生活在真空中"。结果可想而知,成千上万的用户对社交网站上了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感觉自己正沦为他人幸福时光的旁观者或者"总是迟到一步的局外人"。
  不难理解,当庞大的数据流一股脑儿地涌进你的浏览器或手机时,当微博消息24小时全天候地渗透你的生活时,潜伏于心底的惶恐与焦虑开始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恶性膨胀。无可否认,互联网提供的"24小时在线"服务使得人类的活动空间大为开阔,个体之间的距离似乎也在瞬间消弭于无形。然而,我们始终不应忘记的是,如何限制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避免出现反客为主的局面。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所谓的"局外人困境"?其实,你应该也明白,答案其实很简单:做自己的主人,至少,学会偶尔对手机说再见。
网站目录投稿:念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