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唐铎:"那些日子,飞机几乎是带血作战" 1944年,年届不惑的唐铎终于获得上前线的机会。这位已经在苏联生活了近20年的湖南汉子终于扔下教鞭登上了战机。身为苏军某空中射击团副团长的他多次驾机飞往前线,与敌机激战。战争接近尾声时往往更加残酷,唐铎常常目睹一些战斗英雄驾机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最令他痛心的,是亲眼看着自己的学生在空战中一个接一个地牺牲。 唐铎后来回忆这段岁月时,不禁感慨万分:"在那些日子里,飞机几乎都是带血作战的,因为每次作战回来,后面的空乘战斗人员有的受伤有的牺牲,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就把牺牲者抬下去,把飞机检修一下,换上另一个人,立即起飞参加战斗。"唐铎说:"有一次飞机返程时,我在跟机舱后部的射击手说话,说着说着,射击手就没声了。我还以为他睡着了,等飞机着陆后,才发现他已经牺牲了。" 唐铎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1904年出生在湖南益阳的他,早年曾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参加革命,成为广东国民政府军事飞行学校的一名实习生。1925年,他被选派到苏联学习航空技术,先后在苏联空军第二、第三飞行学校、空军战斗学校以及飞行观察学校学习。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时候,唐铎在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就读,直到1942年8月从学校毕业。获得航空机械工程师学位的唐铎被分配到利比茨克空军高级军官学校当少校教官。唐铎教课认真,很受学生喜爱,期间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从他的课堂上毕业,奔赴战场。 为了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唐铎多次向上级打报告,申请上前线,但都未能获得批准。一直到1944年,在战争快要进入尾声的时候,唐铎才如愿以偿,担任苏军某空中射击团副团长,奔赴前线。唐铎参加了后期对德作战,他多次率机飞赴前线,与入侵的德机空战,屡建战功。由于在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一枚卫国战争中的最高荣誉——苏联卫国战争勋章。 1953年唐铎告别苏联回国,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主任。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他以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为中国空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