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力 祁明浩 王鹂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刘沈林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重点病种胃癌研究负责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原江苏省中医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刘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传承孟河、吴门医派,从医40载,勤耕不辍,在中医辨治上有很深造诣,在脾胃病、消化道肿瘤领域尤其见长。笔者伺诊在侧,撷师治疗胰腺癌经验,与同道共同学习。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胰腺癌已跃居我国人口恶性肿瘤的前10位死亡原因,在南京市其死亡率正以每年5.93%的速度迅速上升。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检出率、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小于1年,对我国人民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因此,无论中医、西医同道都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解除大众疾苦。刘师在多年临床辨病过程中,发现胰腺癌的病机存在一定规律,并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治法方药。 1 病因病机 《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名曰伏梁……"。根据胰腺癌的症状特点,该病类似古代文献"伏梁""症积""胁痛""黄疸"等范畴。其病位在肝胆、脾,多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嗜食肥甘厚味等因素,导致正气虚损、肝气郁结、气机阻滞、痰湿积聚、瘀毒内结,日久不散,积聚成有形之癌肿。正如《圣济总录·积聚统论》所言":然又有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然有得之于食,有得之于水,有得之于风寒。"《景岳全书·杂症谟·积聚》亦云"积聚之病,凡饮食、血气、风寒之属皆能致之"。《全生指迷方》曰:"若腹中成形作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亦由忧思、惊恐、寒热得之。"提出了该病的常见原因。 刘教授分析,胰腺癌中医病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其一,脾运不健。患者多有素体亏虚,脾胃虚弱或饮食偏嗜、暴饮暴食,或久病久寒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肝胆失泄,湿困中焦,中阳不运。故见食欲不振,厌油,食后作呕,大便稀溏等症。其二,肝胆湿热。脾运不健,湿困中焦,然饮食依然如故,嗜食肥甘辛辣,湿热合邪,熏蒸肝胆,故见口干口苦,食欲差,舌苔黄腻,口中异味,大便干结或黏滞,小便黄赤等症。其三,中焦气滞。患者情志失调,忧思惊恐,思虑无度,或寒湿阴邪客于中焦,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脾不升清,胃失和降,肝气不疏,久则脉络阻滞,故见腹部疼痛拒按,痛处游走,上腹胀满,太息连连等症。其四,肝脾瘀毒。气机失调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生,阻滞经脉,癌毒渐成,耗伤正气,脏腑功能衰微,故见形体消瘦,腹中结块,其质硬满如石,推之不移,上腹刺痛,痛有定处等症。 2 治法方药 刘师根据以上病因病机的理论指导,总结出了以健脾益气,助运和中;清热化湿,疏泄肝胆;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为主的治疗大法。 对于"健脾益气,助运和中",刘师首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临证时多用太子参、炒党参、炒白术、云茯苓、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这些益气健脾药绝大多数既能益气扶正又能抑癌抗肿瘤。刘师遍读江南名医,发现在脾胃病中该方用之最频,诚为经验良方。该方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按其方论云,其功在益气健脾,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气滞痰阻之证。刘师总结其特点是补气健脾与理气和中共奏。由于该方配伍严谨,临证时不宜过多化裁,多在基础方上根据辨证加味。若伴气虚血虚者,加炙黄芪、全当归;胃气虚寒者,加桂枝或肉桂;脾阳不振者,加炮姜炭、肉豆蔻;中焦气滞者,加枳壳、佛手。 对于"清热化湿,疏泄肝胆",刘师多用大柴胡汤加减。临证多用醋柴胡、黄芩、大黄、生地黄、川楝子、牡丹皮、炒山栀、蒲公英、虎杖等。该方出自《伤寒论》,为表里双解之名方,能和解少阳、内泻里热,经辨证加减可使肝经湿热得疏,胆府郁热得泻。《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疏肝理气,行气止痛多用柴胡疏肝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临证多用醋柴胡、枳壳、青陈皮、郁金、白芍、制香附、炙甘草等。前者出自《景岳全书》,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之证。实际使用之中,又常配伍金铃子散行气血、止胀痛。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柔肝解痉、和营止痛之良方。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二者酸甘化阴以养肝,肝得柔养,气急则平,故能解痉止痛。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解痉、镇痛、抗炎、抗肿瘤、保肝、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双向性调节作用,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经临床证明,此方对多种急性痛症,尤其是平滑肌痉挛引起之疼痛,均有较佳疗效。 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刘师多用乳香、没药、五灵脂、延胡索、守宫粉、参三七粉、三棱、莪术、水蛭、蜈蚣、紫丹参等药。其中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来源于古方手拈散,文献记载其主治脐腹瘀血疼痛。方中延胡索行气活血,长于止痛;五灵脂通利血脉,行血止痛,没药袪瘀止痛。守宫粉、三七粉又名虎七粉,守宫即壁虎,又名天龙,性味咸寒,有小毒,《四川中药志》言其"驱风,破血积包块,治肿瘤。"参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能破一切瘀血。恶性肿瘤的论治,刘师受张锡纯影响良多,认为论"癌肿"离不开"瘀""毒",这是肿瘤的特性所决定的。所以在辨证基础上,要结合肿瘤本身固有特性。刘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分析药效及安全性,总结了上述药物,实际使用中,确实收效明显。 3 病案举例 某,男,52岁,南京市晨光机械厂内退人员。2015年4月13日初诊:诉2015年2月中旬开始出现食欲不振,此后逐渐出现气短乏力,消瘦明显,3个月初确诊为胰腺癌,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已于江苏省肿瘤医院静脉化疗1个周期,化疗反应尚可耐受。就诊时手术切口恢复可,无明显疼痛,但仍无食欲,气短乏力益甚,极易疲劳,胃脘饱胀,食后尤甚,腹中喜温畏寒,口中泛涎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脾虚失运,癌毒残留,治以益气健脾,调运中焦,方药如下:生黄芪60 g,炒党参30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炙甘草3 g、法半夏10 g、陈皮6 g、全当归10 g,白芍10 g、木香10 g、砂仁3 g(后下)、炮姜炭5 g、三棱10 g、莪术10 g、炙鸡内金10 g、焦三仙各15 g。上方共14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首诊之后,患者自觉精力明显增益,疲劳感消失,腹中饱胀不显,食欲亦渐有改善。此后患者共完成5次化疗,期间坚持口服中药,在此方基础上先后佐以温胃止呕、润肠通便、化瘀解毒等法。随访至2015年10月底,患者一般情况平稳,生活质量较高。 按:此患者以食欲不振、消瘦起病,经CT、上腹部MR诊断胰腺体尾部4 cm×4.5 cm肿块,术后病理为胰腺中低分化导管腺癌T3N1M0期,术后主要以恢复功能,预防复发为要务。患者同时在行全身化疗,化疗后消化道反应更大,所以扶正解毒还包含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之义。该患者就诊时,肿瘤、手术、化疗多重消耗,正气亏虚,脾阳不运,故以益气健脾为治疗大法,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药,方中重用黄芪、党参,以补一身之气,使气旺则血行,同时达到通瘀祛邪之效。刘师经验,黄芪生用走表,能固表、排脓敛疮;炙用则走里,能补中益气、升清利尿。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同时达到气血并补;三棱、莪术破血逐瘀,祛瘀生新,祛邪不伤正;鸡内金、焦三仙健脾消食,顾护胃气;炮姜炭温运中阳,使阴邪得温则化。此方配伍朴实,标本兼顾,平凡中见真谛。 某,女,69岁,安徽马鞍山市人。2015年8月11日初诊:患者2014年7月曾行胰头癌根治术,术后经6周期化疗,病情控制近1年。2015年6月起患者出现腹痛、呕吐,复查发现胰头癌腹腔转移,7月于我院肿瘤外科行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法切除。就诊主诉腹中疼痛剧烈,连及左胁肋及背部,靠口服麻醉药物止痛,口干苦,大便5 d未解,尿黄短赤,舌质偏红,苔黄根腻,脉弦数。辨证属肝胆湿热,癌毒内结之证。治以清化湿热,疏泄肝胆。方药如下:醋柴胡6 g、生大黄5 g、枳实10 g、郁金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全当归10 g、白芍10 g、制香附10 g、紫丹参10 g、蜈蚣2条、全蝎6 g、黄芩10 g、蒲公英15 g、生甘草3 g。上方14剂,水煎服,1剂/d。2015年8月24日二诊:上方服后第2天大便即通,以后每日保持大便1~2次,口干口苦减轻,食欲增强,腹痛较前减轻,麻醉药现已减量一颗,然胁肋、后背时感胀满,嗳气后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二诊患者肝胆湿热已除,然瘀毒、气滞仍在,故在原方基础上去大黄、黄芩、蒲公英、生甘草,枳实改为枳壳10 g,加炮山甲10 g、五灵脂10 g、没药10 g、白蔻仁5 g。再予14剂。药后患者胀痛好转,食欲较振,二便正常,随访至10月底,患者健在,日常生活尚能自理。 按:该患者为晚期胰头癌,手术后1年肿瘤腹腔复发转移,由于胰头癌的解剖位置,患者多伴有癌性疼痛,临床较难控制,多数患者需使用阿片类止痛剂。使用后患者常常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口干口苦,小便不畅,加之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故临床常见湿热证型。本案以大柴胡汤加减表里双解,清解里实,配伍金铃子散、郁金、香附行气止痛、疏肝泄热,蒲公英助其清热养阴,当归、白芍、丹参养血活血。胰腺癌的发展迅速,转移率高,与其癌毒流窜性强密不可分。对于这类病因顽固、难治性的疾病,常需配伍有针对性的虫类药,以达到搜风剔络、克毒攻坚、解毒散结之效。本案蜈蚣、全蝎,不仅能解毒散结、还可通络止痛、息风镇痉,常用于癌性疼痛、合并骨转移或半身不遂、风湿顽痹者;炮山甲消痈散结、活血化瘀,且能引药入肝经,直达病所。这类药物属"血肉有情之品",刘师认为其"无处不达",常常起到"引经"的作用。本方急则治标,兼顾湿热、瘀血、癌毒、气滞,加入虫类药,重剂起沉疴,收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