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广播电视大学春季报考失败 原成都市32中67级5班下乡知青石建华 1982年下半年,我从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预算培训班结业,回到计划处以后,就观察到一个情况,从那个时候起,就不断地有一些大学本科毕业年轻人,陆陆续续地分配到我们处室。五冶直属机关处室里,大学专科和本科毕业的人员,不断地增加。各个职能处室文化程度的比例正在发生显著的巨大变化。我立刻意识到:像我这样的初中毕业生,不久的将来,就完全有可能,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为了能更有效地巩固现有的工作岗位和待遇,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竭尽全力去争取,设法寻找着法定的学习机会,迫切地渴望着,能通过正规大学的系统学习,尽快拿到一个大学专科的毕业文聘。迅速改变目前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落后状态。 我知道,想要拿到大学专科的毕业文凭,必须还得要读书。要得拼自己的文化实力。还得参加考试。要参加考试。必须还得要复习。怎么办?我只好又从家里翻腾出来,我弟弟留在家里的那些课本书,经常躲在家里做点习题。还不能让别人看见了。俗话说:三十过后不学艺,一旦让别人看见,三十多岁的人,还在翻十几岁娃娃的课本。我也抹不开那个面子。 当时我感觉到我的数学基础还算可以,最难办的就是历史和地理。看过的书,根本记不住。当时翻开书都听明白,一旦把书合上。我就什么也不知道,脑袋里一片空白。相比之下,地理还算好点,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物资紧缺,无论什么都是讲究计划调拨。关于中国的矿藏资源。根据我当材料计划员的切身体会,不用翻书本,基本上就能猜得出中国的钢铁矿山资源分布。我不用翻书,就是蒙也蒙得差不多。历史就不一样了。只能凭着从过去我们看古典小说的记忆里,在那面去打猜猜,这肯定不行。可是看书又记不住。没办法。还没说什么时候才算是有机会,想那么远的事情也没用,到时候再说吧。 说话间,时光到了1983年的春季,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报名考试。我和当时机动处的李义平(原来在五冶机修厂721工人大学读书时期,我们曾经是同学)相约好,同时去报名。当然这次上电大报名,我们也没敢惊动任何人,自己悄悄去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去报名参加考试。怕就怕站起来五尺高的汉子,一旦没考起,丢不起那个脸,面子上过不去。 当时报名考电大的手续非常简单,也不需要在单位开介绍信,只凭工作证,可以在四川省境内的任何电视大学分支机构报名处,花费10元钱就能够办理报名手续,领取准考证。在报名的同时,再交上20元钱就可以领取一套完整的广播电视大学考试复习提纲。 在当时,我之所以要去广播电视大学报名,去参加电大的考试,从内心来讲,还真不是非想要上那个电大,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次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考试,检验一下自己的实际文化水平究竟怎么样?然后再想到将来以后的事。 如果能考上电大,那我回到计划处,就向处长申请离职专心读书三年,争取以后合理合法地取得大专毕业证书,我的人生道路也许就踏上另一个拐点。可能会离开了五冶总公司,走向了另一条道路。人生的道路谁也无法预料。 如果没有考上,那也不要紧,反正是起码在我们本单位,谁也不知道我参加了考试。我可以根据自己考试的实际得分情况,适当地调整我下一步的人生规划: 如果考试成绩分数差得不多,只相差几分的情况下,那就不要泄气,争取以后再找机会,再努力拼搏一下,争取再考一次,说不定在下一次,也许就会拼搏出一个好的结果来。我没有设想过,一定非要脱产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作学习两边都不耽误,那岂不是更好吗? 如果考试成绩分数差得很多,悬殊太大了,那就从此搁笔,永远不再读书,既然天命难违,这辈子我也只能顺应天命了。我没有任何理由来怨天又地,永远不再提起读书之事。 在电大报名以后,我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复习。(当然复习只能在下班以后的业余时间进行,实在不会做的习题拿到办公室找人请教。)我越来越感觉到,复习的时间越长,就越对自己没有底儿了。 的确,我是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仅从电大的复习提纲上看,初中的课程作业,数学和语文,马马虎虎地,我还可以说马马虎虎地将就着,能够混得过去。高中的课程,我可是一天也没有读过,当然啦,还有历史、哲学、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时事政治等。有大量的东西需要我们死记硬背。有很多的东西过去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就靠现在死记硬背那么几条就想考上大学,我在内心深处,已经越来感到不踏实,信心是越来越小。不管怎么样,可是,这报名费我已经都交了。不去考,总觉得不合算,我也不死心。总想着万一能过呢? 不管咋个说,这个电大考试,我必须还得去。管他树上有枣无枣地,我先打上一竿子,再说不就是30元钱的报名费嘛,(报名费和复习提纲资料费总计30元)算得到好大的事情喃?万一考上了,考上了算我走运,考不上,考不上也没有人知道,不怕伤及到自己的脸面,我个人也没有什么损失。 要说损失,也就是30元钱报名费的事,算不了什么大事。还有就是家里的那一堆复习的时候,所消耗的那一摞摞的草稿纸。再有的就是少看了电视。耗费了精力。这些都无所谓。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时我是工代干,做管理干部的工作,拿着三级工的月标准工资,每个月只有44.5元,就这么一下子舍出去30元,也的确是叫人心疼啊。但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个文凭,也只好舍了。想到了这里,我的心里当然也就坦然多了,心里一旦平衡,那也就无所谓。什么都不用怕了。 在四月上旬,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进行了公开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我站在考场里,观察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一张考桌的右上角都放着两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一张洁白的准考证,上面盖着象征权利的鲜红大印,还有一个鲜红的工作证,标志着考生的单位、职务、姓名、身份。 又过了非常难熬的二十多天,电大的考试成绩公布了。果然不出所料,我的考试成绩肯定没有通过,这是在我预料当中的事情,无所谓。但是我的考试成绩,距离录取线,差得不是很多。这次录取的分数线是180分,我的总分是173分,只差7分。 虽然这次考试,我没有通过。但是我感觉到好像探到了一点自己的底子,我的文化水平底子不能算太差。我当时就想过这样的事:假设我的复习再充分一点,考试的时候,假设再答对一道题,这次考试也许就可以通过了。通过这次考试,给我当初的感觉就是:我的文化底子并不是补不起来的。如果再努力一次。也许下一次就可以可以通过了。 通过这次未遂的电大考试,我好像有了可以奋斗的明确目标。不是有那么一句名言"一切均有可能,一切都在努力之中。 为了迎接未知的下一次考试,我又开始翻出上一次的电大考试复习提纲,拿出我弟弟留在家里的那些教科书。重打锣鼓另开张,我又重新开始复习了。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家里,秘密地进行着。在办公室里绝不能流露出半点信息。 我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白天8小时照常工作,晚上在家里学习。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别人发觉,我仍然坚持复习功课,时刻准备迎接新的考试。如果光是在办公室上班,这倒无所谓,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时候到外面出差。一旦出去,啥时候回来,说不准。又怕别人知道我在复习功课,不方便把复习资料随身带出去。这样的出差有是有,好在出差不是很频繁。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有一次,我看见报纸上有工业会计学校招生的消息,就和我的两位科长,以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谈起过我想去学会计。这一下,两个科长都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看来,小石头想要抓文凭,已经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急眼了。" 那段时间里,报纸上经常出现有关招生的消息,给我带来一线希望。我每天都在看报纸。希望能从报上得到一些关于大学专科招生的消息。 总算是老天保佑吧。 1983年6月的一天上午,我在办公室里偶然翻开同一天《四川日报》和《人民日报》,发现这两份报纸上同时刊登了《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的招生简章。这个招生说了以下几点引起了我的很大关注。 请看下一节《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入学考试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