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玛塔》是一部由乔治·菲兹莫里斯执导,葛丽泰·嘉宝 / 拉蒙·诺瓦罗 / 莱昂纳尔·巴里摩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女玛塔》精选点评: ●真实的Mata Hari并不怎么样,估计是因为舞女穿得少才占了便宜吧。但是嘉宝后来被审讯时的造型却觉得比舞女造型更加美丽 ●恋爱脑 ●嘉宝的那段舞蹈很是窘迫,将她高大的身材暴露无疑,但她的脸还是那么神奇。 ●典型的好莱坞制片厂时期爱情片,男主形象实在是太过扁平,导致玛塔转变的说服力太弱,甚至还不如医院赠花一段,也就拉蒙·纳瓦罗这种级别的美男出演能让人勉强接受,不过很明显无论嘉宝还是纳瓦罗在本片中的扮相都绝非个人最美。厚鞋跟跛男的死亡预警还稍微有点趣味。| Goodbye, my beloved. Is that better? ●嘉宝很美,故事顶多三星,多的一星给那盏圣母灯 ●倾国倾城,最终只愿倾一人。 ●最后一丝不乱的束发和高领黑衣的造型太经典。剧情稍生硬。 ●嘉宝,嘉宝,嘉宝。 ●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任何人不露头发有这样好看的了,但这剧情也是真单薄,和黛德丽的羞辱好像,不知谁先谁后,这俩制片厂也是真能搞,就像加多宝和王老吉一样,外人有时候都分不清这俩女神,你们在这儿纠结谁比谁的红色更好看? ●把母亲祝福的灯火吹灭,换来销魂一夜。值得吗?影片开头的小伙子只会把灯再吹灭一次。美丽的女人,复杂的女人,被审判的女人,谁能不爱上这个女人啊,又有什么惊讶的呢。 《魔女玛塔》影评(一):这部片最适合嘉宝的气质 看过嘉宝的很多代表作,但是最终还是觉得这出最能代表她。这个女人具有独特的神秘、优雅、高贵的气质,但是她的说话、语气、言行总是带着一种豪放、粗旷、率直,这是北欧人的典型特质,也许这正是嘉宝的特色所在,但我觉得她不太适合演茶花女这种小家碧玉的角色,安娜卡列尼娜也非Sophie Marceau莫属,反而瑞典女王或者Mata Hari则非常适合她 《魔女玛塔》影评(二):只要此刻能相拥,即便下一秒就是地狱。 本片是Garbo最钟爱的一部影片之一。在Mata身上,我又看见了玛格丽特的影子,其实她们都只是Garbo的影子。 我们都有爱,而且爱并不受我们所控制,它的存在于理性无关。间谍的爱,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禁忌,可是这些爱并不卑微,它们和天使的爱一样高尚,一样纯洁。 作为一部1931年的电影,同时又改编自真实故事,不得不让我感到震撼,但节奏稍显仓促,总觉得好像有很多事情没交待完整一样。不过,这个版本的Mata Hari是我最钟爱的,因为她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心的女人。 华美的服装、Garbo和莱昂纳尔出彩的演技、以及剧中那一段凄美的间谍和上尉的爱情故事,自然都是本片的看点。 还有很多侧面的情节让我为之动容:例如Mata组织里的卡洛塔,这个同样动了真情的可怜女子,爱给她带来了毁灭的结局;例如舍宾将军,这些上层人士总是虚伪的,他爱Mata,同时更爱自己的荣誉、身份和地位;例如Mata的间谍首领,如此冷酷绝情的人,难道还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吗?…… 最后,Mata在赴刑前和亚历克西斯生离死别的那一幕,实在让人潸然泪下。 那时的Mata只是一个即将要离开人世、离开她挚爱的男人的可怜女子…被蒙在鼓里的亚历克西斯又岂知此事?要不,在他们抱得那么紧,吻得那么深时,他又怎么会舍得放开? 无法想象,当亚历克西斯知道真相后会怎样……他该怎样去接受这一切? 眠去把此片收尽了一个豆列,命名为: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确实,没有比这句话能形容得更贴切的了。 Mata Hari,一个谜一样的女子,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超级间谍之一,她传奇而悲凉的一生,让人好奇,可更不免让人倍觉阴郁和伤感。 《魔女玛塔》影评(三):葛丽泰·嘉宝 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法兰克福报》,1932年9月20日 进电影院就是为了看嘉宝,看也看到了——可周围又是什么样子!在一堆叫人难堪的垃圾中间她看上去也只能是一副做作样子。如果是实业公司造机器,那么还可以说一切正常;可是若想一面赚顾客的眼泪一面又要抓住一流的题材,往往免不了要坏事;其实观众还是心甘情愿地掉了眼泪。影片《魔女玛塔》(Mata Hari)远不是大家担心的那样,观众一直被一种不好的预感折磨,寻思好莱坞有没有能力处理这类主题。这回米高梅公司用了各种效果来回应我们的担心;情节剧场景无一不是对观众的压榨,让人难受。违法者不但一上来就被枪决,而且被处决后还时不时露个脸。瞎了眼的俄国军官同玛塔·哈里的告别甜腻得惊人,绝对让人无法消受。爱情、着了魔的泄密、荣耀青春、悲苦:一切存在形式和意涵都像新发现的油田一样被投机者肆意开采,其中十足的轰动因子成就了轰动一时的好买卖。 看得到嘉宝,却连她的声音都听不到。更可恶的是:影片强迫表演者说德语。从《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开始,低沉沙哑的嗓音就是嘉宝不可辩驳的标志。的却只有她独一无二的声音才真正和她的神情般配。现在有一把陌生的声音(本身听起来倒不赖)吞没了她,光是表情的变化都能证明柔和的声音在撒谎。对老将军的唐突处理更是粗疏,他不得不用小情人抒情的腔调背诵完他可怜的台本。这些配音影片要什么时候才能在银幕上绝迹啊?什么时候没了讲德语的演员叫电影走样才是正经:保留原音,把最重要的文字用德语印在胶片上就是了。 当然,总算是看得到嘉宝。她气质非凡,有时候她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才能让人对俗作不以为意,在这种片子里头,换哪个演员都会被埋没。无论在爱人的病床前还是直至片尾,她都一样孤独,完完全全地真实。有几场戏里,她面部动人独白显得意味深长,足可倾听,就连借身的嗓音也变得余音绕梁。 《魔女玛塔》影评(四):噢!玛格丽特 此片本就名声不小,加上玛塔.哈里这位一战女间谍本人的传奇色彩,就更引起我的兴趣了;看下来觉得的确不错,可能间谍片本身并不容易讨我的喜欢,不过最后玛塔与那位上尉的离别倒真是很让人为之动容的。 影片的构架和宝宝的《神秘夫人》有些相似,也是女间谍在一次任务中与被窃机密者发生感情,只是两部的结局一好一坏。这也是后来诸多"假戏真作"的电影的雏形罢。 玛塔把那个法国军官(Lionel Barrymore饰演)枪杀了,被送上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其实即使不上军事法庭,她也会被间谍组织灭口,无论怎样她都是死路一条。此时上尉(嘉宝剧中的情人)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受了重伤,双目失明。 当上尉要求护士给他读玛塔的来信,信中热爱洋溢的话语令护士也不禁感动流泪。最后在监狱中,玛塔与两位修女的对话也使我颇为感慨。这时的玛塔,不再戴着间谍的职业面具,而流露出她真正的内心和情感,给我的心以强烈的触动。此时真不知需要安慰的是屏幕里的玛塔,还是我自己了。我想起那篇写玛塔的自述的文章,如果我是嘉宝,也会更愿意用她的闺名——玛格丽特来称呼她的。 噢!玛格丽特。 那场生离死别的戏自然是最震撼心灵的。玛塔行刑之前,将军安排上尉来探视,玛塔与众人说好,假装她是在医院病房里,正准备进行一次手术,并要求他们在她受刑后告诉上尉,她是因手术失败而死。失明的上尉被领进牢房,修女装作护士,将军装作医生。当我看到玛塔对上尉挚爱、不舍、痛苦与欢喜的神情,就仿佛《魂断蓝桥》中两位主人公那最后一别的情景,连"Goodbye"的语气都是那么的相似;但那时的确让我感到嘉宝给我的触动更大,毕竟他们上升到了国家民族与生死的境界。 就是嘉宝在剧中的造型不太合我的心意,那些紧紧裹住脑袋的帽子使她显得像个光头,也许剧情需要她显得刚硬罢。最后一幕把头发挽得紧贴头皮,样子也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