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不花分钱把公众号从做到行业第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看到我写的这个标题之后,可能会觉得是标题党,觉得我是再夸夸其谈的说一些无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推广"干货"。但是,当你心中有这个疑问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仔细看完我是真的如何不花1分钱把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从0做到行业第1的。
  我之前也看过很多微信公众号推广方法、攻略等。虽然这些所谓的"干货"写的确实不错,但是身边很多朋友按照从各网站收罗过来的"教条干货"实际操作之后,却发现存在很大的问题,并没有像"教条干货"里面所说的这么容易推广微信公众号,相反,原封不动的照搬"干货"操作推广公众号,导致公众号定位不准、目标群体不明确、增粉缓慢、甚至原本有一些粉丝的公众号一度出现掉粉或者粉丝负增长情况。
  那么就会有人开始问了,现在微信公众号过千万个,已然过了微信公众号初期粗放式红利期,如何才能运营推广好自己的公众号?当然,本文章我不打算讲一些推广微信的大道理,因为我觉得市面上所有微信运营推广的"干货"已经很全面了,很多人缺乏的只是实际操作的经验与总结体会罢了。下面我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我是如何不花1分钱把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从0做到行业第1的。
  (一)微信公众号做到垂直化,切勿平台化。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仅在此处提一下我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移动医疗圈),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认知探讨。我所做的公众号是针对移动医疗行业的。我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公众号呢?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移动医疗属于刚兴起不久
  这个行业还没有成型的垂直公众号
  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有一个权威的自媒体承载
  随着微信公众号数量日益增加,平台化的公众号其实很难再有突破和发展。早期的一些微信红利期建立的平台类公众大号,也会逐步被垂直类的公众号消磨瓜分。也就是目前很多平台类公众大号所担忧的:粉丝逐步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和阅读数的逐步减少。相反,很多垂直类的公众号粉丝和阅读数都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细分化的生活逐步养成:
  比如现在人们买衣服、买酒、家具、装修、母婴奶粉或者其他的生活服务,都会选择专门网站、门店、或者APP,而那些"包罗万象"的购物网站、超市百货、平台类APP则人流量或用户逐步减少。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要顺应人们细分化的生活节奏,要做到的就是你这个公众号就是精准服务这部分人群的,切勿"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情况发生。
  很多想建立平台类公众号的人,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想把盘子做的足够大,可以承载各种需要与服务,一味的想把用户或者粉丝量做的足够大;认为垂直类的公众号比较难"包罗"各种用户群体。但是往往这样一个"通病",让很多公众号做的不伦不类,不仅没有实现用户"包罗万象"的增长,反而最后落个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目前阶段,我认为微信公众号用户不在多,而在精(活跃)。据统计,垂直类的公众号粉丝活跃比例远大于平台类微信公众号。也就是说只要你把垂直公众号做到精细化运营,也能出现"四两拨千斤"的动能。
  ②微信公众号的"琳琅满目"造就选择疲劳
  就拿我来说,我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不下20个,但是其实我每天能打开看的就2-3个。因为我没有这么多碎片化的时间去看所有的公众号,所以我只能选择我最迫切需求的公众号看。相信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的经历吧。所以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需要的是精细化的需求,垂直类的公众号更能直接给到用户想要获取的信息和服务。
  (二)种子用户是微信公众号成败的关键
  很多人应该懂"种子用户"的概念吧。新建立的公众号,一定要想办法积累种子用户。特别对于垂直类公众号来说,种子用户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我习惯在运营推广微信公众号的时候把用户数(粉丝)划几个阶段性目标。500、1000、5000、10000、50000、100000。
  其中,前500为"钻石种子用户",说实话,这500个铁杆用户真的很难积累到。很多急功近利的人会通过互粉的方式来实现这个阶段的目标,但是我是不赞同的,因为互粉得来的用户,98%以上都是僵尸粉,这样做毫无意义。为了得到这500个钻石种子用户,我做了两件事:
  ①点对点加行业内人士QQ或者微信号,通过一定的交流判断对方是否可以成为这个公众号的铁杆用户,如果交流的不错,而且对方看好这个行业,找准时机把公众号名片发给对方,让其关注一下。曾经自己也统计了一下数据,这样做的关注成功率在30%-50%之间。
  ②成为某个行业内人会关注媒体的专栏作家,原创了一些关于行内的资讯和干货,不定期的发表在该媒体上面,这样大家在看到你原创的资讯和干货的时候,就会注意到你的公众号信息,引发很多人会主动关注,通过搜索去关注你公众号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钻石用户了。我只用了3天时间,就积累了这500个钻石种子用户。有了这500个钻石用户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公众号的资讯新闻阅读量上升了,转发量也有起色了,每天的文章也能带来一些自然增加量。
  其次,500-1000这个区间的用户,我把它定性为"黄金种子用户",这个阶段的用户,我会在行业内的QQ群、微信群、百度贴吧、豆瓣、知乎、微博等去获得,这个操作动作是连续性的,不断的发帖,不断的和人聊天交流,当然公众号日常的信息选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快你就会发现你的公众号粉丝突破1000了。
  再次,1000-5000这个区间的用户,我把它定性为"白银种子用户",要达到5000这个阶段,日常的原创发布、点对点加、内容覆盖各大媒体还是没有办法满足增长的需求。而且这个阶段是逐步树立行业权威的阶段,也就是说垂直公众号能否在行内树立标杆,在这些精准用户群体中能否树立权威至关重要。这个阶段我做了一件目的很明确的事情,那就是把"笔头"的方向对准行业内那些知名的企业,实时关注他们的动态、他们的布局和动向,只要有风吹草动,在公众号上的信息都会及时的出现,这样坚持了大概两个月,这个垂直公众号就在行业内有遍地开花的成效了。
  最后,当你的垂直公众号粉丝到达10000的时候,你会发现,同等粉丝情况下,活跃的粉丝远远比平台类公众号多出20%-40%。此时每日的自然增长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对于粉丝过了1万之后,该如何调整运营推广策略,我会在下面几个点说明。
  (三)公众号与微信群、QQ群绑定至关重要
  当我运营的垂直公众号在行业内知名度不断提升、粉丝数和阅读数不断增加的时候,我做了两件事:
  建立对应名字的微信群;
  建立对应名字的QQ群。
  之所以建立这两个辅助,是我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垂直类行业公众号,大家都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发表意见、与人交流的区域。特别是对于处于兴起的行业,很多人和企业都在探索期,这个期间,经验和想法的交流很重要,曾经也想过在公众号上直接开放社交的板块,但是后来发现,其实花费很多时间去开放效果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索性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特别是QQ群的建立,让很多上班族有了能发言的地方。起初我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导入了部分用户,另外通过把圈内的好友加入。现在证明我是对的,现在群里的单日发言量都突破1000,都是交流与探讨,而且每天都有很多用户加入。另外,日常的公众号不错的内容也会分享到QQ群和微信群,也可以增加不少阅读量。公众号碎片化阅读+QQ群上班时间交流,两者一起结核,使公众号的品牌深入人心了。
  (四)"爆发点"是公众号树立行业权威的动力
  对于公众号如何树立行业权威,我的经验是偶尔给行业惊喜。当然,要想到一个好的"爆发点"并不容易,因为有些惊喜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人或许会去准备很多奖品做活动、抽奖等等来实现转发关注。但是毕竟这也是涉及到成本的,而且类似的奖品活动市面上比比皆是,根本就毫无新意。当然也有一些大神文案写手,写出一些非常精辟的文章来达到引爆的目的,但是引爆的是粉丝数,并非是行业权威。那到底如何不花1分钱,也能找到一个树立行业权威"引爆点"呢?我通过观察,我发现行业人士的对比传播对于树立权威很有作用。所谓的对比传播就是:公众号做为组织者,找一些行业人士做对比,大众作为裁判。为此我做了一期"移动医疗最具魅力CEO大比拼"的线上策划案。上线当天,参与人数突破1万人,比拼持续了3天,结束那天累计参与人数接近4万人次。一场几乎零成本的比拼策划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参与呢?我后来总结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行业内迫切需要标杆企业;
  CEO文化代表的是企业魅力与实力;
  人与人之间的不服输。
  公司员工看到自己的老板在比拼,基本都会去投票,甚至拉上身边的亲戚朋友去投票。虽然这次活动引来的粉丝数不多,但是这个树立权威的引爆点,顿时在行业内家喻户晓了。
  (五)如何构建公众号的"G点"是高潮的基础
  所谓公众号的"G点",指的就是公众号的兴奋点、吸引点、亮点。前期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进来之后,如何留存和拉新,变得尤为重要。留存,就是要想办法稳住目前已有的粉丝;拉新,就是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为了构建这个"G"点,我大胆的尝试了走采访路线,通过电话、微信、QQ等形式采访了一些行业内的项目、人物、公司等。之所以会选择采访这条线,是对行业内用户需求更深层次的挖掘。
  一些新兴的项目刚好需要有人问津;
  行业内的人都喜欢看成功人物的经验分享;
  一些大型公司或者黑马公司的成功模式探索。
  通过采访的形式挖掘深层次的干货、经验、运营成功模式、项目潜力等。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对了,因为从统计数据表面,这类的文章阅读和转发数据比日常文章翻一倍。加上采访的对象本身就覆盖了大部分的行业群体,所以中心扩散化传播效果显著。
网站目录投稿:含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