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慈怀普治世间疴


  济群法师
  西园戒幢律寺举办的第四届戒幢论坛延续了第三届戒幢论坛的主题:佛法与心理治疗。
  我觉得当今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说,看到新闻报道里的违法犯罪等
  负面事件,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的产生全都源于人的心理。佛教界与心理
  学界共同研究探讨心理治疗,这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然是一种积极的贡献。
  自古以来,佛教的修行被称为"心性之学"。佛教传到中土之后,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
  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佛教僧侣面对信众和社会人群时,也一向具有帮助人们舒缓
  心理痛苦、解决心理问题的传统。早先,我对于心理学没有多少直接认识。当我开始阅
  读西方心理学的书籍、参加心理学界的活动,赫然发现:多年来我经常与信众对话,帮
  他们放下内心的某些纠结、欢喜而去,原来这就是在给人做心理疏导啊!
  当然,佛教与心理学的心理疏导在技巧上有所不同,追求的最终结果也不一样。
  如今世界呈现出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东西方文化可以相当方便地接触与碰撞,西方的心
  理学界正在不断探索和学习源于东方的佛教。许多欧美的心理学家都有学佛的经历,他
  们重视佛教的禅修,而且做了大量工作,把佛法的道理与心理学结合,在临床心理学领
  域给来访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疗机会。部分相关专著已经翻译成中文,走进了我国读者
  的视野。
  国内的心理学界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影响,近些年来,很多国内的心理咨询师也开始关
  注和探索佛教的修行方法,从中吸取营养。
  较之上届,第四届戒幢论坛的主题更为集中,讨论"正念"。
  这个主题的策划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
  第一,正念这个概念直接反映了佛法的修学要领;
  第二,正念的修习作为一种实用的修心技术,让社会大众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有的西方
  国家早已将正念普遍运用在心理治疗、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
  纵观古今,可以说任何社会问题都基于人心缺乏正念。没有正念,人们的观念和心态很
  容易陷入混乱,然后制造出更多的乱象。所以,提倡正念是一种心理建设的直接手段。
  了解和培养正念,对于佛教徒、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大众都有好处。
  在本届论坛上,佛教界人士基于佛法的见地探讨如何认识正念,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分享修学体验;心理学界人士侧重于心理治疗技术和临床经验,讨论在心理治疗当中对
  于正念的理解和应用。
  从论坛上的发言来看,对于佛教传统理论,心理学界人士难免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于佛
  教修行方法的解读有时存在不够深入甚至牵强附会的现象。对于心理学,佛教界人士的
  理解和表达也未必完全准确。这也正是沟通的意义所在。双方可以就此机会互相借鉴,
  消除误解,纠正偏差,以便更加契理契机地在当代社会运用佛法。
  现在我们将这次论坛上的讲座和讨论内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佛教寺院面向社会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寺院就是传播智慧的学校,促进世间人解除内心的迷惑、烦恼,
  成为有道德、有觉照的人,获得美好的心境,过上安宁的生活。可是,现在的人们对于
  寺院的这种教育功能了解得还太少。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佛寺好像只是一个烧香的地方。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通过烧香寻求保佑、寻找安全感,无可厚非。然而每个人内心都包
  含着无价的宝藏,学会怎样把这宝藏开发出来利益自他,岂不是更要紧吗?
  佛是大医王。良药一般的佛法使我们懂得断恶修善,逐渐提高素质,直到脱离生死轮回
  的苦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过程就是心理治疗的过程。只是,佛法修行与心理治
  疗的治疗深度与最终追求的健康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临床心理学处理的是异常心理状态。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爱著和怨恨等等行为,
  只要在一定程度之内,心理学就是默认的,而佛教把这些行为总结为贪嗔痴,断定这是
  需要彻底断除的三毒。一个人唯有做到三毒净尽,才能成为真正的健康者。
  佛教的调节身心之道详细来说难以胜数,所谓八万四千法门;简单来说三个字就足以概
  括:戒定慧。
  戒定慧,佛教的三学,皆与正念息息相关。
  何谓正念?
  不少人强调,正念是一种对于当下身心状态了了分明的觉知。这固然是正念的重要内容
  ,但我认为不是全部内容。
  在佛教的唯识宗等宗派中,正念是相对于妄念而言的,正念当中可以包括很明确的内容
  。妄念,念的是五欲六尘;正念,念的是三宝、六度等,在一定的修行阶段,这样的忆
  念必须非常精进。
  以菩提道的成就来说,正念的修习包括三个层次:
  一、在内心树立正见,以正确的见地判断身语意三业的善恶,并且做出正确的抉择。这
  是修习正念的前提,属于戒学的内容。
  二、在如理如法的抉择之后,可以找到一个善的所缘境,让心安住下来。同时,持之以
  恒地培养觉知力,进一步做到保持觉察,直至对于身、受、心、法四念处了了分明,从
  而深刻地理解自己,随之也深刻地理解众生。这属于定学和慧学的内容。
  三、慧学提升到最高的状态,即是开发出自身本来具足的觉性,体证万法皆空,洞悉宇
  宙人生的实相,最终证得佛陀的正遍知。
  当慧学趋于圆满,正念超越善恶,超越概念,超越世间的一切。但是在戒学的层面,修
  行者做出判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时还要进行绵绵密密的如理思维,以此对治比较强大
  的烦恼。
  有一首赞叹弥勒菩萨的诗(明旸法师作)说道:"大肚能空天下事,慈怀普治世间疴。
  "以慈悲的襟怀、空性的智慧治疗世间的疾病,这是佛教的精神。
  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落实下去,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为神医妙手,治愈
  自己,救度众生。到了后来,没有哪种病症能缠绕我们,没有哪种情绪能干扰我们,没
  有哪种逆境能让我们愤怒,没有哪种诱惑能让我们沉迷——
  那就是自在,那就是自由。
网站目录投稿:凝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