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结合语文课的特点(语言和文字)展开,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来训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载体来实施,挖掘学生特有的潜力来教学,创造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氛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素质——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有效性"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和教学任务有质有量完成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之一,更是学生是否学有所获的评价依据之一。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只能算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本人认为"有效性"是衡量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可行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能让教学有效果就是好方法,只要是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就是好方法。具体来说结合语文课的特点(语言和文字)展开,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来训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载体来实施,挖掘学生特有的潜力来教学,创造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氛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素质——这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结合语文课的特点(语言和文字)展开
  语文教学就是开展祖国语言活动的教学,语言就是说的能力的提高,要会说说得好说得流畅说得正确说得标准,大纲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具体解释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要抓住一切契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第一节课和学生是初次见面,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和学生进行交谈:"你们欢迎我吗?怎么表达出来?"学生鼓掌。这时请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不要重复,学生起初语句比较单调,经老师的指导,话越说越多,越说越好。一个简单的"欢迎"就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用很多语言、很多的方式来表达。看起来是不经意的闲谈,实际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多读课文,多记重点字词句段篇,多背经典古诗文,多说规范的准确的话,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更具体的是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比赛。文字就是所选教材的课文文字,大纲要求书写规范端正,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学习典范的文字并开展相关的语言活动,开展写词写句写段写篇训练,引导学生赏析名人警句经典文章让学生尽可能地提高驾驭语言和文字的能力。这种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学对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有帮助的。
  二、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来训练
  《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要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来训练,抓住"读",带动学生的"听、说、写﹑思"。从阅读教学的外部功能来说,"读"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中就明确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从叶圣陶先生的经典性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从语文教学的性质到任务,都清楚的阐明了以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主体,用读写带动学生的听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只有多读了,才能自己去揣摩文本意义,去理解文章、欣赏文章。上课时,若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由教师独唱独角戏,可能费力没效果,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让学生写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些。而且许多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太多,失去了练习和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就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更不要提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了。因此,在一堂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教师范读只是读的一种形式,学生范读、朗读、齐读、分组读、跳读、连读,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
  三、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载体来实施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每学年课文应不少于60篇。由此可见课本是训练学生的好载体,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篇逐日认识感知领悟积累表达,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但课本并不是训练学生的唯一载体,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性认识审美情趣以及已有的语文素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丰富学生学习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和教师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这样课堂的有效性才会有明显体现。
  四、挖掘学生特有的潜力来教学
  语文教师如同教练,运动员就是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尽可能地发掘他们学习语文的潜力,使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学生内在力量的充分发挥,往往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智力的浪费。那么该如何做呢?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的热情,特别是语言文字的感知积累和运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涵,享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认知收获和快乐等。这个过程就是挖掘学生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学生内在力量的过程。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引导,使学生把内在力量的充分发挥,与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学生内在潜力和内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并能坚持下去的前提和基础。能做到这一步,课堂的有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总之,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和形成语文思想观念以及提高语文素养的主渠道,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尽心尽力调节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层次、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步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进步,提高教学质量,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 教学法大全.经济日报出版社.
  [4] 焦名海.语文"生命" 课堂的建构》中学语文教学,2003(7).
  [5] 叶圣陶集(1-5卷)1988,江苏教育出版社.
网站目录投稿:向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