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两起车祸揭示的真相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就这三点


  作者 | 徐大维
  来源 | 公众号 良大师
  近日一段视频刷爆了朋友圈,是两个片段的组合。
  一个片段显示,一辆价值1000万的迈巴赫在倒车时,撞了一台价值800万的劳斯莱斯。
  双方理性克制,不吵不闹,互递名片,相互认识。
  另一个片段显示,一辆10万的长城撞上了8万的五菱,于是双方召集人马大打出手。场面变得极其混乱和难堪。
  一个短短10秒的视频,却反应出富人和穷人处世方式的巨大不同。
  你也许不同意,我把开"长城"和"五菱"的人归为穷人。
  但是,需要澄清一点:
  我所说的"穷人处世方式",不是指"穷人"的处世方式,而是指"曾经是穷人"的处世方式。
  就像互殴的车主,也许已经奔入小康,但是他们的行为模式,还套牢在"穷人"模式之中。
  第一个区别:穷人互掐,富人互敬
  遇到矛盾时,穷人和富人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穷人们,往往是"整死你个鳖孙"的姿态,恨不得把对方按在地上,踩踩踩,管特么什么后果,大不了同归于尽。
  就像视频中呈现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可真的有胜者吗?
  打输了住病房,打赢了住号房,最后还不都是输家?
  这情景不只在这个视频中,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重庆公交车坠江案,如出一辙。
  女乘客和司机都属于底层吧,仅仅因为过站,便开始互掐,最终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一车无辜的人。
  而富人们,遇到矛盾,往往是"和气生财"的态度,不让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还在矛盾中,寻找让自己受益的可能。
  就像视频里,两个豪车车主,交换名片后,多认识了一个旗鼓相当的精英,山水有相逢,说不定哪天还能照应一下。
  这让我想起"联想太子"孙宏斌和柳传志的故事。
  当年,柳传志将孙宏斌送进监狱。
  孙宏斌2年后出狱,一无所有,找到柳传志,不是为了报仇,而是让柳传志投资自己。
  柳老爷子,二话没说,直接给了50万。
  孙宏斌也拿着这笔钱,创办了顺驰房地产,成为地产大鳄。
  想必柳传志的早期股权也收益不少吧。
  你看,这就是区别。
  面对矛盾,穷人互掐,结果两败俱伤;富人互敬,结果互利共赢。
  你可能会问:难道富人就不互斗?
  讲真,在富人的行为模式中,会尽量避免与人结仇。
  就算不得已要斗,也不会像烂仔群殴或者街坊撕逼,他们靠的是实力和智商。
  说深一点,两者的"强者逻辑"是不同的。
  就像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所论证的那样:
  穷人更崇尚"原始强者逻辑",他们认为谁拥有本能上的优势,谁就是强者;
  富人更崇尚"进化强者逻辑",他们认为谁更适应当下这个社会,谁就是强者......
  所以,为什么原始部落的首领和先进文明的领袖,在体格上的差异如此之大?
  第二个区别:穷人无缝隙,富人有闲余
  穷人和富人的第二个区别就是,穷人总在透支消费,而富人的消费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我老家有个晚辈远亲,在一家地方博物馆做保管工作,收入很低,日子紧吧。
  一日找我借钱,问了,才知道是想买车。
  我问他为啥买车?
  他说了一堆让我无法理解的理由,但是通过他的表述,我听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身边的人都有了车。
  我劝他,买车容易,养车难,开销会很大,又不是必需品,何必呢?
  但经不住他把作古的父亲都请了出来,我只能添了点份子钱。
  东拼西凑,那小老弟搞到了好几万,也终于实现了有车梦。
  那车我估计也就是个长城或者五菱之类的吧。
  这事儿还没完,我当年还在产险公司,不久那小老弟,又找到我。
  问我,车险保费那么贵,能不能先不买?假如出了事故,找找关系,再上保险,然后索赔,行不行?
  我马上说,这叫"倒签单",属于骗保,是违法的。
  他没再理我,但我估计,他顶多买了"交险强",开车和裸奔差不多。
  我经常就想,小老弟这种情况,万一遇到事故,根本没能力承担,他能不抓狂吗?
  回想这件事,也解开了我对"撞车视频"的一个疑惑。
  起初我纳闷,大家都有车险,撞车后不管谁的责任,保险公司都能赔,何必要打打杀杀?
  现在想来,一个可能的推论是:他们的车是在裸奔。
  这样一来,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对他们毫无意义,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拳头。
  所以,你也应该能理解豪华车主的云淡风轻,他们车的损失即使巨大,也由保险公司兜底,这种情况下,用得着急眼吗?
  我并非是劝你要买足保险,而且两边到底有没有买保险,也是我自己的臆想。
  但是,通过这点,可以清楚地推论出穷人和富人一个显著的不同:
  穷人的消费总是超出自己的能力;
  而富人的消费总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就像买车这事儿,看起来,你承受的仅仅是车辆价格。
  其实,还有很多衍生成本:油费、保养费、过路费、停车费,保险费......
  这些代价都很高,就像视频中那台迈巴赫,一年保费(全保)能买一台五菱车了。
  这些都是豪车车主所能承担的,因此遇事才能如此从容。
  反观,像我小老弟那样,显然很难承受这类衍生成本,他们的消费就是在找罪受。
  因此,你大概也能领略打架者的心境,毕竟全部身价都在那台车上,撞了车和折了寿差不多了,那还能淡定吗?
  经典著作《稀缺》一书提出一个名词叫"余闲",是说富人无论在时间还是金钱上,都会留出一些空间。
  而穷人则不留"余闲",无论时间消耗,还是金钱花费,都填满边界,不留缝隙。
  这样的后果就是,穷人会形成一种"管窥效应",专注力都坍缩在一个管子之内,只注意到眼前那些看似紧急的事,而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是什么。
  就像互殴的车主,注意力完全在受损的车上,而不去考虑,此刻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这个社会的残酷就在于,给了很多与你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所以,"余闲"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就是奉劝你,不要让欲望的边界越过能力的边界。否则,不但财富离你越来越远,还会让你窘态百出,苦不堪言。
  第三个区别:穷人为"气",富人图"利"
  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为了"一口气"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毁了。
  农妇李雪莲为了生二胎,和丈夫假离婚,谁知丈夫假戏真唱,和其他姑娘好上了,还结了婚。
  这下李雪莲不干了,起诉前夫:
  让法院判他们是假离婚,然后复婚,最后再跟这个"王八蛋"真离婚。
  法院当然不支持这种荒谬的事。
  无奈之下,李雪莲只能降低期望值,只要前夫说句实话便作罢。
  可那王八蛋不但死不承认,还当众说李雪莲结婚时已不是处女,和潘金莲一样。
  为了这个标签,李雪莲决定上访。
  二十多年,每年开春,李雪莲准时上访,一路告到北京首都。
  可这破事谁会理?但她却一意孤行,年轻的生命,就耗费在上访、拦截、遣送反复折腾之中。
  李雪莲,长相不错,也有点手艺活,本能另找港湾,温馨度日,可却被这烂事困了一生,为了一口气,真得值得吗?
  为了一口气,宁可自损一千,也要伤人八百的做法,就是穷人的一个共性。
  就如同视频中厮打的两方车主,一点剐蹭,就不共戴天,只为出一口恶气。
  到头来,气没出,却挨了拳脚,派出所报道,全国人民耻笑,这口气的代价也忒高了点吧。
  与穷人比,富人们的处世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气"对他们不重要,他们把"利"放在第一位。
  他们始终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
  关于这点,有一个好例子,就是王石和孙宏斌的故事。
  孙宏斌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原"联想太子"。
  后来,他做房地产,到处挤兑王石,这成了地产圈一个公开的秘密。
  两个人有多僵,潘石屹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王石和陈劲松(世联地产董事长)在某会所蒸桑拿。
  突然来了一个男人,很凶狠的样子,拿起一桶水,浇到正燃烧的木炭上,高温的水蒸气,立刻弥漫了整个房间。
  陈劲松受不了,夺命而逃。
  王石盯着这个男人,就是不走。
  两人头上都冒着烟,汗水汹涌,微微咳嗽,却互相僵持着,谁都不走。
  终于,这男人挺不住,离开了。
  一会儿,温度降下后,陈劲松进来说:"王总,你没事吧,干嘛和那人耗着?"
  王石说:"这人叫孙宏斌,是来搅局的,我可不能输给他。"
  你看,两人有多剑拔弩张,这其实也是一种斗气。
  但是,故事还没完。
  没多久,苏州工业园地块拍卖,那是王石最爱的区域,规划都做了一年。
  谁知道却被孙宏斌以离谱的高价抢走。
  正在南极的王石,得到这个消息后,拨通了孙宏斌电话:
  "喂,孙总么?我是老王啊,恭喜你们中标啊,不过这么大块业务,咱们一起合作可好?条件好谈嘛......"
  所以,富人的世界,你可懂?
  他们不是没有"气",但是他们知道更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不难想象,王石拨通孙宏斌电话时,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呼之欲出,但是,那闸门始终没有打开。
  因为王石明白,就算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除了出口恶气,还能有毛用?
  倒不如放下身段,和对方谈谈合作,这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稀缺》一书说到,穷人和富人比,"带宽"总是不足的。
  "带宽"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精力"。
  富人专注的事很少,但却很重要,这些事有一个共同点:
  都能为自己带来利益。
  而穷人呢?"带宽"总被莫名其妙地占据。
  可能是对方一个冷漠的眼神,也可能是别人高傲的表情,还可能是一个不认可的观点......
  所有这些,都会在他们心间荡起一圈圈涟漪,要么心智被频繁骚扰,或者干脆直接愤怒开怼。
  总之,穷人喜欢给自己找假想敌,喜欢给自己添堵,"带宽"也被挤占的所剩无几。
  富人们则不同,他们不会和你争论给《流浪地球》打一星,到底是不是卖国贼。
  也不会和你撕逼,刘强东到底算不算是英雄。
  更不会因为一些破事和你纠缠半天。
  不是他们没有思想,也不是他们软弱,更不是他们高风亮节。
  只是因为,你占了他们的"带宽",他们屏蔽了你。
  仅此而已......
  说在最后
  冯小刚的《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
  "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你想变成财主,我帮不了你。
  但是,你可以让自己先脱离"穷人模式",建议几点,也算是本文的总结:
  1. 不要轻易和人冲突。
  如果一定要有冲突,就尽量找个规格高点的。因为你的对手,就是你的价值。
  2. 不要消费你消费不起的东西。
  《穷爸爸富爸爸》有一个观点很坑,书中说:
  "穷爸爸对买不起的东西,总说要降低欲望; 而富爸爸总说,要想办法买得起。"
  这句金科玉律被年轻人广泛采纳,他们也找到了一个买得起的办法:借钱。
  请醒醒吧,我没见过一个靠借钱消费能发家致富的,一个都没有。
  3. 不要无端消耗你的精力。
  作为一个屌丝,你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精力,没有之一。
  所以,在投入精力前,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一旦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倾注全力,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对于那些你不想要的人或事,你只需说:
  "麻烦,让一让,你挡住我带宽了......"
  作者简介:徐大维,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图片:全景视觉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授权,谢谢合作!】
网站目录投稿:初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