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地图行业正在加速"进化",从最初的工具属性,到现在朝服务入口转型和嬗变。特别是高德和百度之间的鏖战,以及搜狗、腾讯的强势入局,让地图App成为2013年度移动互联网领域里的一大看点。 地图厂商能否开启"三级火箭"模式 "三级火箭"理论是搜狗CEO王小川首次提出的工具性产品商业模式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搜狗实现了从输入到浏览器,再从浏览器到搜索的产品线延伸,从而成功实现了最终的商业模式。而放眼地图领域,似乎"三级火箭"理论也能同样适用,跟输入法一样,地图也是一款工具性产品,而地图是否能够从工具到服务,然后从服务再到入口,最终实现完美进化,成就其商业价值呢? 从目前各家地图厂商的探索来看很有意思。高德和百度地图似乎已经在淡化地图的工具属性,通过开放平台来接入各类服务,直接从平台入手,打造服务入口。与高德和百度地图不同的是,搜狗地图却仍在强化工具属性和服务本性,通过不断的还原用户的使用场景,来优化和丰富地图产品的功能。搜狗地图最新一版更新里,笔者注意到,搜狗地图将公交、导航、查看附近等三个最常用的功能,放在最明显的位置,再次突出了搜狗地图作为出行工具的定位与优势。 凭心而论,目前的地图App尚不具备真正成为一个生活服务入口的条件,搜狗的输入法之所为能够成功的将浏览器带出,然后再到搜索,成功实现三级火箭模式,完全是建立在搜狗输入法海量的用户基数和优秀的用户体验上,而对于目前的地图App来说,用户群或许是足够庞大了,但用户体验是否足够优秀,还值得考量。如果没有建立在强大的产品基础,一位的追求入口效应,则适当其反,容易引起用户反感,从而丧失市场。 各家地图争入口,用户体验打问号 在百度和高德大搞O2O,争夺服务入口的同时,通过朋友圈和微博,笔者仍然能看到很多身边的朋友经常会吐槽,地图App失灵,带错路的情况偶有发生。并且,根据笔者的观察,有很多朋友的手机中同时都装有几个地图App,问之为何,答曰是为了防止其中的一个App失灵,然后换别的App作为替代。可想而知,目前的地图App单纯产品本身来看,远为赢得用户的足够信任,而这就为地图成为一个服务入口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对于百度和高德大刀阔斧的展开O2O,在地图应用里添加更多的团购、打的等信息,搜狗地图在O2O模式上的探索是谨慎的,搜狗地图的孔祥来一直强调,首先要把工具做好,把用户服务好,然后再去考虑其他。笔者也看到目前在O2O方面,搜狗地图只强化了餐饮和酒店这两个用户强需求的用户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