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坚持五抓五带提升党建价值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以抓促带,在融合上下功夫,在协调上想办法,在和谐上做文章,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成效,助推企业经济发展。
  抓思想带作风,提升战斗力
  思想政治工作要消除不良思潮的影響,有效增强员工责任观念、拼搏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增强责任观念,培养员工勇于担当的意识。一方面要紧抓思想教育不放松。在员工队伍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紧抓责任意识培养不松劲。把员工的诉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互为统一、互为作用、互为促进,形成"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的共融共兴观念。
  增强拼搏意识,培养员工迎难而上的作风。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新挑战下,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石油会战优良传统,引导员工群众振奋精神,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树立直面困难、攻坚克难的精神,锤炼"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铁军担当。
  增强奉献精神,培养员工心系企业的情怀。教育引导员工明白"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依存道理,学会奉献,懂得付出。同时,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不让奉献者吃亏"的良好环境,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
  抓学习带技能,提升创新力
  国有企业要始终把建设学习型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
  突出知识积累,提升创新意识。通过业务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促进员工多学多练,拓展员工队伍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既熟练掌握岗位知识,又要涉猎相关知识和经验,为建立提升创新意识和增强创新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技能培养,丰富创新载体。引导广大员工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工作革新、创新,努力营造创新创效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大胆探索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建立一个创新光荣、创新实惠的环境和氛围。实施奖金激励,评优激励,舆论激励等多种形式,对创新先进典型和成果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扩大影响力,让积极投身创新的员工有"面子"。
  抓典型带全员,提升向心力
  用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榜样力量,鼓舞和引导广大员工群众爱岗敬业,形成推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精心选树典型。一是突出时代性。选树的典型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要求,展现时代风貌。二是注重先进性。选树的典型,在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精神风貌、工作能力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和成绩。三是立足群众性。要把目光投向基层,聚焦群众,让推出的典型可信、可亲、可学。
  有效宣传典型。第一,应强化典型的说服力,让人感到信服,内心愿意学。第二,要着眼典型的感染力,必须有生动的典型事例,鲜活的人物形象。第三,要着眼典型的影响力,使灵魂受到震动,最终积极学。
  放大典型效应。一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员工群众直接参与活动,更深刻地认识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和丰富内涵。二是组织力量,对先进典型进行理论研讨。三是发挥各级组织能动性,深化员工群众对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的认识和感悟,进而不断趋同广大员工群众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认同感。
  抓服务带亲情,提升凝聚力
  服务员工的"疑",让员工顺心。企业形势任务教育要突出前瞻性、预判性和针对性,让员工心情舒畅地认识、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决策。不断拉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距离,打通企业与员工的思想通道,实现组织和员工的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服务员工的"难",让员工暖心。面对员工的各种困难,企业要放在"心"上,迎"难"而上。在解决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上下功夫,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敬互爱的和谐氛围、亲情氛围,真正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
  服务员工的"需",让员工开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尽最大可能满足员工群众自我发展、文化提升、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客观需求。通过薪资倾斜方式,建立基层亲情"家"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真情,从而激发员工群众乐于做好本职工作、乐于参与企业发展的深厚情感。
  抓文化带管理,提升执行力
  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塑造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落实者,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助推力和凝聚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依托企业文化开展渗透性教育。企业文化可以利用群体价值观将思想教育覆盖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空间,有效地同化员工的思想,影响员工的行为。用共同价值观的指引,将文化、思想、知识、兴趣相互融合,在渗透性教育中强化管理效果,提升管理效率。
  夯实执行力提升的文化基础。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建立支持员工执行工作的管理制度。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和协调作用,引导其按照标准自觉而负责地工作。促进其对企业进行参与式的管理,提高员工的认同感,有利于执行体系的构建。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
  (
网站目录投稿: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