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生用户和产品经理眼中的校园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这个潮流中来,除了走在先列的互联网公司和一系列创业团队之外,传统行业也不乏有人跃跃欲试。虽然将大学称之为传统行业有些偏颇,但是今天我想谈的,就是大学中的校园产品。
  因为所在项目的关系,最近这三个月都在思考、分析以及调研学校产品或者应用应该如何安排功能,如何选择目标群体(还真不一定非得是全体师生)。考量了不少的本校竞品和外校同类型产品,我发现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高校的 APP 具备多少的用户数量或者是多么出色的功能与设计。无一例外地,区区几百人的下载量,抓取学校网站或教务信息,提供提供班车时刻表,大部分的校园应用就诞生了。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在不同的地方像我一样在探寻,无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学校本身,或者是有志向开拓这块疆土的企业,都需要好好思索学生们需要的是什么。
  那么我既作为学生用户,又作为所在项目组的产品经理,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学生的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哪些 APP,相信每个人都能说上十七八个(仅针对校园生活):
  IM(微信、陌陌、QQ)
  社交(微博、人人、QQ 空间)
  工具(超级课程表、印象笔记、有道词典)
  至于没有提到的,则更是数不胜数了。通讯与社交两类应用基本逃不出这个大圈子,我们不管是与同学交流,还是同社会接轨,都离不开他们,这些应用缔结了我们的社交纽带。
  而工具类中,助力学习生活占了主导。超级课程表在国内高校课表市场占据了主导优势,印象笔记则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都非常青睐。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还需要哪些?
  我举例一些我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几个苦恼的问题,当然前提是结合我校本土的一些实际情况,不同学校则会有不小的差别。
  学校面积过大,取快递及其不方便
  校园一卡通充值和设置都要前往特定机器,支付宝目前不支持本校
  学校教务处教室借用制度混乱,经常自习教室被无端挪为他用
  学校周边设施不完善,餐饮需求以及订餐需求较大
  作为研究生不在学校大部分宣传主体中,有点被边缘化,消息相对闭塞
  经常查看校车时刻表,甚至每次用手机上网去查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没有课表的需求,我也没有太多教务信息的需求,日子照常能过,但是很多小细节都对平时的学习生活造成困扰。
  产品经理的我
  都说一流的产品经理应该能够实现产品功能需求与商业价值的闭环,大约我相距还是甚远。最近一段时间横向以及纵向比较了很多校园产品,不外乎是学校立项、学生团队、校外企业三类人在做。
  校园立项的产品,无论是网站还是 APP,其实都不是在用针对 C 类用户的需求来做。不管是网站的设计,还是 APP 的需求安排,大部分还是为了满足学校自身的业绩或者其他利益相关。就我查看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西电与清华大学,大部分应用都围绕着学校新闻,常用信息查询等,且用户量不多,产品维护不佳。
  学生团队的产品,在设计上往往加入了不少新的想法和创新元素,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拍脑袋式的需求分析方法使产品本身带上了太多的包袱,没有细分用户而试图将所有用户一网打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同时,学生团队人员流动大,没有经济支持,并且很多脱离学校的各大渠道,使得运营、推广都遇到很大的困难。
  校外企业的产品,就我遇到的企业而言,正在从以往的 B2B 转向 B2C,企业的目标不会锁定在一个校园,而是希望覆盖一个地区。优势在于企业有较好的技术实力,也有相对规范的设计和工作流程。劣势在于,希望用一个应用模板覆盖多个学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本土化服务上基本无力,但是可以在校际交流上有所作为。
  而我们作为一个与学校合作的,拒绝了一家企业收纳要求的学生团队,应当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网站目录投稿:痴安